今天,读书会活动,共读《最好的告别》 。作者阿图,美国人,奥巴马医改的有力助手。他同时还写了另一本书《医生的修炼》,我也很喜欢。非常真实现实。
《最好的告别》也很真实,但是这份真实映射到现实生活中,联系到 人生最终告别这个沉重话题时,真实得让人有窒息感。 当我试图在学习完本书后发表一些评论时,一直显示我的评评论有敏感关键字眼,不能通过后台审核。我再三检查,没毛病呀,都是一些正常的字眼啊,当我试着去删减再试着重发,最后才发现,里面的“过度医疗” 和“ 医疗不足” 居然是原因。 当我将这个字眼删了就可以发布评论了。 可是我心里一直放不下,我觉得这是很现实的现象,也很普遍,为什么不能说呢?
想起前几天在春燕家的小阳台喝茶聊天时, 我问了春燕一个问题: 我文字里呈现的锦莉,与面对面呈现的锦莉,会有很大的不同吗? 春燕想了一下,说:文字中呈现的感觉更开放,现实中的有时会让人有距离感。 我对这句话也反思过。文字呈现的有许多是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这涉及很多深层心理的问题。 当借用文字时,你可以肆无忌惮地将你想说的都表达出来,面对面时会自然而然有个社会人的面具跟着你们。
比如“过度医疗”这个话题,“医疗不足”这个现象。都不会在平常的生活中去讨论,甚至谈到时,都可能只是一略而过。(不是医疗体制内的人见这样 的场面机会也) 但是当我们谈到 今天的《最好的告别》,涉及生死,这是绕不开的。医疗不足是常人见得多的现象,无他,无力支付高昂的费用。医疗过度难道就是对的吗,未必,当人全身插满管子,苟延长喘时,病人一样 在承受极大的痛苦。 曾在自媒体看过一则报道: 病 人被家人决定上呼吸机,抢救过来后,呼吸机取下,第一件事 就是暴打老公,因为太痛苦,痛苦到 宁愿去死。 结果 ,又被抢救上呼吸机。 听起来很幽默,想起来很值得思考阿图提 到 的告别。
我觉得最好的告别就是: 好好地活,好好的死。
好好的活: 健康地活,人长寿不是为了病痛缠身,而是要健康的享受生活,不然,越长寿,越长受罪。同时, 人不可避免要会有生老病死, 想开点, 千万别上半生用健康换钱, 下半生用钱买健康。 好好的死: 这个说来容易做来难呀。蝼蚁尚且偷生呢。只有活着,才可以谈其它的。 就如同健康管理里说的, 健康这个 1 倒下了, 后面所有的零都将灰飞烟灭。 不复存在,无立根之本。 我特别喜欢书中有一个例 子, 与老人讨论何时不要抢救, 老人说如果不能看电视了就不要抢救。 我觉得这个老人真是活出了味道, 知道人生是要享乐的, 哪怕是有一桩事情可以带来快乐,就不放弃生命。 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了, 生命也就无可留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