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去小区里跑步,带着我的蓝牙耳机,听着樊登老师讲《瓦尔登湖》的上、下集,终于明白了,我多次打开《瓦尔登湖》,却又没法看下去的原因之所在了。
《瓦尔登湖》这本书不能够用平常看书的样子追求快速去阅读,越是想快点看到一些有用的知识,越是会觉得这本书不知所云,因为这本书可以算是一本梭罗的日记,他的思想的流淌。跑步的时候听着樊登老师的讲述,我仿佛和作者索罗一起静静得坐在瓦尔登湖旁,单纯得享受着自然的馈赠,生命的流淌,鸟儿叽叽喳喳的在耳旁歌唱,微风轻柔的拂过脸庞。
如果无法进入到这样的心境之中,我们就无法在这本书中找到心灵的碰撞。年初的时候参加过《道德经》的学习,当我的老师在讲述道德经的内容的时候,下面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你讲的这些内容怎么样才能够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呢?”但是,学习哲学,心灵类的知识,没有办法像学习经管类、技术类的书籍可以立刻找到方式方法,马上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运用。
读哲学,读《瓦尔登湖》这样的书的过程中其实不能够用读其他书的方式去开启,想着立刻把它都装入大脑这样的读书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有人可能要读一辈子,才能在每一次读的时候有新的启迪,就像最近在学习《易经》一样,作为初学者,不可能完全领略这些内容中间的奥秘,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把这些内容在大脑里留下一点印象,等到我们在生活中有了新的经历,再回过头去,可以加深对它内涵的理解。
迎着风奔跑的时候,听着瓦尔登湖还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享受,用一种不求甚解的状态,用一种忘记忙碌工作的状态才能听得下去,读这些书的时候,如果有着一丝丝急功近利的想法,有着一丝丝想为我所用的想法,就很难与作者产生思想的共鸣。
当然,其实《瓦尔登湖》也只是代表了梭罗的一种人生选择,一种生活状态。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进行,是选择A, 还是选择B, 没有对错,因为人生本来就一种选择,有着多姿多彩的模样。
这让我想到了年初的时候和朋友进行交流,那个时候我把自己的日子安排得特别紧凑,而我的朋友是属于那种不会给自己太多压力的人。那段时间我邀请她进行分享,也邀请她进入我的社群,但是她还是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生活,她说她读书,完全就是因为喜欢,没有想着读书可以带给她什么;她会享受和孩子的几个朋友的父母组成一个小的圈子,大家每日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她说面对要去演讲,公众表达,她选择直接放弃,这不是她擅长的方式;她会选择在周末的时候不使用手机完全沉浸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之中……
我当时的状态是,我希望能够利用上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因为我觉得自己要上的课,要学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又希望自己可以不断去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对于未来有着无限的期待,我恨不得自己的时间可以多出好几倍来,因为我的人生榜样她的生活状态就是那种异常紧凑的状态,所以慢慢得我也觉得这样的状态才是最好的人生状态,精彩的人生不就该是这样的吗。所以当我看到一些老人,因为没有文化而每天只能看看电视的时候,我着实为他们的生活状态而感到难受,我希望自己的未来不是这个样子的,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位终身的成长者。无论年龄多少,一直成为一个精神上的贵族。
当然,我现在也可以理解像我的这位朋友,让时间慢下来的方式是另外一种状态,无关对错,只要内心喜悦平和,觉得这是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状态。
在听了一个老师讲解身心灵课程后,我体悟到了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要把自己的能量和呼吸放入其中,当我们做事情的时候,用带着能量的状态去学习和没有能量的状态去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不论我们选择怎么样的生活方式,是选择极致自律积极进取的状态,还是像索罗一样享受独处的时光和生命的流淌,无关对错,只要你带着自己的能量,喜悦进入到这样的状态之中,都是可以获得成长的。
对我而言,我会兼顾两者,我会用一种更加高效的状态开启自己的一天,用单点突破的方式去养成自己的微习惯,并且带着能量的状态去感知自己在做的每一件事情,感知自己在学习的每一个当下。
艰涩难懂的《瓦尔登湖》,无论读不读得下去,它给我们的是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的启迪,亲爱的朋友,你喜欢哪样的生活状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