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超越原生家庭,跟父母和解的心理学方法

超越原生家庭,跟父母和解的心理学方法

作者: 李源小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7-12 02:45 被阅读0次

我最早的记忆,只能回到幼儿园和家里新房子刚建好的水泥地面上,在抹平晾干之前,地面上渗出了很多的水珠,我跟哥哥光着脚,在上面嬉闹着转圈跑,母亲在旁边看着我们,很开心。

超越原生家庭,跟父母和解的心理学方法

在有一次心理催眠课程中,心理老师引导我们在催眠状态下,回顾自己从现在年龄起倒推,寻找记忆里每一年的快乐时光。

我记得,我在催眠状态下看到自己每一年,都有一个房间储存着我的记忆,我很着急的寻找快乐的记忆。30岁的房间…29岁…28岁…………5岁!

终于!5岁那年!

看到了我跟我的母亲和哥哥,在新家的水泥地面上,玩的很开心,最重要的是,那是我记忆中,母亲为数不多的好心情。

我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母亲对我的意义是这么重要。我的快乐与她密切相关。

从前我总以为,她不在我的心里。看起来,她也并不想走进我的心里。

因为记忆中,母亲从没有抱过我。

我最初的模糊记忆里,只记得我要抱抱的时候,她就会很烦,“起开!起开!一边去!没看我忙着呢,快一边去!”

然后我就会哇哇大哭。我不记得那时候会有怎样的心情,现在想,应该会感觉自己太招人烦了,自己是个没人要的孩子吧。

除此之外,母亲总是发脾气的,似乎永远很生气。

如果,周末不上学,起床晚了,就会听见她大喊“你怎么这么懒,别人家孩子都吃完饭干活去了,你还睡觉…”最后看我仍然蒙头不起,就会略带抱怨,“谁知道你哪来那么多觉要睡?!”

但直到今天,我仍然需要9个小时的睡眠。

超越原生家庭,跟父母和解的心理学方法

我记得有一年临近春节,全家大扫除、贴春联的一天,她突然暴跳如雷,先吼我父亲,顺带我们一起。“这都啥时候了,对联到如今怎么还没贴上,你们一天都干啥了?!”

我对她暴躁的态度很生气,我很奇怪的是,哥哥跟父亲毫无反应,我在想,为啥只有我生气?

没想通,我就带着怒气,三下五除二,把剩下的春联,“唰唰唰…”全部贴完。她看我很生气又麻利的贴完,高兴地夸我“俺闺女真麻利!”

超越原生家庭,跟父母和解的心理学方法

有一次,我被她突然的暴怒吓哭了。我不记得事由,或许正是没有事由,她突然高分贝大骂所有人,当然,每次都是以我的父亲为起点,我想那次应该也是。那时候,我24岁。

虽然父亲很少还嘴,甚至极少数情况下,还要遭受母亲的家庭暴力。可我依然觉得,我是在父母争吵中长大的。

那时候我发誓,我决不跟我的男朋友,未来的另一半吵架。

我对母亲出现了强烈的反认同。但其实,反认同正是认同。因为对母亲行为的不认同的注意力,跟认同用的一样多。

也就是说,我有多么地不想像她一样,就会跟她多么像。

我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证明了我跟她有多像,并且无法挣脱。

我工作也很拼,但没有母亲体格健壮。如今她63岁的年纪,仍然能做体力劳动。

我也会脾气暴躁,毫无耐心,虽然只是对陌生人。

我也经常焦虑,行动力过快。

我也害怕,如果工作不优秀就没人喜欢我。

我也害怕,我的另一半不会满足我的要求,所以从来不提。

我也经常会有很多恶念,想毁灭,残忍,冷漠,无情,抠门儿,爱占小便宜,急功近利,自私,虚荣,悲观。

似乎,除了5岁那年水泥地面上的美好,她在我心里全是负面的形象。

超越原生家庭,跟父母和解的心理学方法

在我青春期的年纪,哥哥遭遇了一次交通事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他也遭了罪。家庭氛围在那段时间像是陷入了漩涡。

我不知道我应该做什么,那时候,我只想玩,去网吧,去海边,去跟男生逛公园。

每天哥哥和母亲都会骂我,为什么不懂事!不听话!

他们俩个愤怒的力量加起来,感觉能杀我好几回,他们好像觉得,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恨我到咬牙切齿!见到我就想杀了我!

每次被骂完,我会去水塘边的树林里冷静一下,有一次,我在一颗碗口粗的树上,刻了个“恨”字。现在想起来,很非主流啊。

可那时,我把他们对我的恨意的转移,是个很好的管理情绪的策略。

以至于每次回家,见到母亲和哥哥,我都会恐惧,直到有一次,母亲说,“你滚吧,你也长大了,爱跟谁走,就跟谁走,这个家跟你没关系,你不属于这个家里!赶紧滚!”

我不记得当晚怎么过的,第二天,我就离家出走了,唯一能支持我的父亲,无可奈何的给我联系,能收留我的地方。

我去了几百里之外的表叔家,在表叔呆了两周,他给我找了40岁左右的男人,带我去做短期工。

那个男人打车送我去了一个工厂,我看了一圈,觉得跟没安全感,就摇摇头要走。他劝我几次,也很无奈。

回去的车上,他一直在挤我,用色眯眯的神情看着我说,要不要跟我去另一个地方?那里很适合你做短期工!

我头也没回的逃跑了。

父亲又跟我联系了一个短期工作,去一个熟人的糖果铺。这个熟人是女的,我去了。

距离家出走20天,我每天在糖果堆里吃到牙疼。没想到,不吃糖了也牙疼,后来才知道我长智齿了,那年17岁。

那是冬天,我开始感冒发烧,在回家的车上头晕呕吐,虚弱到走不动路。

一病不起,在床上躺了八个月。

超越原生家庭,跟父母和解的心理学方法

生病的那几个月,每个晚上睡觉都会梦到从高处,后仰坠落;有时候是很矮的台阶,但也是后仰掉下台阶,然后吓醒。

每晚都要吓醒一次,才能真正的睡着。

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释梦里,坠落的恐惧,与被母亲和哥哥恨到咬牙切齿的恐惧,其实是同一个。

那段时间我很害怕,可怕的是,我甚至不知道怕什么,每天都惶恐不安。就像后仰的坠落一样,每次是未知的,不可预测的。

我很想哭,因为动物们在生存危机的情况下,会吃掉最弱小的同类,以维持自己的生命。

我感受到的是,他们是人,是我的亲人,但是他们并不爱我。我唯一的价值就是他们的出气筒。

有一次在病床上,母亲给我炒了鸡蛋,端给我吃。我带着被她骂出家门的距离感,接过了炒鸡蛋,虽然我吃不下。然后心里告诉自己,她其实是爱我的。

我不想承认,在母亲遇到危机的时候,她会不管我的死活,杀死我,用我的血愈合她的不安。

可是,今天我要承认,也许我跟母亲一样无情。但这个结果,我要留给她和过去。

超越原生家庭,跟父母和解的心理学方法

在我长到足够大的时候,我试图了解,为什么我的母亲不爱我?

我跟她本人和父亲多方了解,母亲的成长经历。她是家里的二女儿,有个大姐,还有两个弟弟,最大的小她一岁。

她经常碎碎念的一件事是,当年考大学,她把上学名额让给了大弟弟,但大弟却几分之差,没考上大学。

我想,她是想说,她的牺牲也付之东流了吧。

我也无法想象,母亲在50+多的时候,仍然会跟她的母亲,我的姥姥诉苦,说她在婆家受到的委屈,和儿媳妇对她的种种。

原来,我的母亲,内心从没长大过。

而这一定是因为创伤,因为人在哪里受过伤,心里状态,就趴在那里,再也不动了。不会在成长,心理学术语称为“固着”。

假如是3岁的时候,她被要求照顾弟弟,失去了被母亲呵护的机会。那她成年后的一切心智言行,看起来似乎就是当年那个3岁小孩子的幼稚行为。

这意味着母亲她,也没有被爱的经验。我认为她不爱我,其实是她不会用更好,更有爱的方式对我。

看到母亲创伤的那一刻,我突然很心疼她,我很想抱抱她。也理解了她的所有一切作为,这其实是“代际传递”。

母亲当年受过的委屈,我也体会一遍,就理解她了,孩子都是爱父母的,以期望获得父母的爱。

我看到了她内心里,其实住着一个需要我经常逗她开心的宝宝。我很想保护她。

但是,我要让这种传递,到我为止。

超越原生家庭,跟父母和解的心理学方法

想学习切断代际传递,摆脱原生家庭困扰的同学,欢迎关注微信412801249 备注“咨询”可获得通过。

相关文章

  • 超越原生家庭,跟父母和解的心理学方法

    我最早的记忆,只能回到幼儿园和家里新房子刚建好的水泥地面上,在抹平晾干之前,地面上渗出了很多的水珠,我跟哥哥光着脚...

  • 11.24(感恩节)

    谈心理学就绕不开原生家庭,会说到与父母和解 我理解的与父母和解是这样一种状态——你跟父母关系的本质不再是父子、父女...

  • 原谅与爱

    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我们对原生家庭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从“父母皆祸害”,到“原谅父母”,“与原生家庭和解”,不管...

  • 原生家庭欠了你什么

    在心理学上,原生家庭概念的提出,初衷是让人通过对原生家庭的剖析,与父母、与童年的自己达成和解,从而达到自我认知的完...

  • 跟原生家庭和解

    多年以来原生家庭始终困扰着自己。以前不懂,最近几年才慢慢明白了,原生家庭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 就...

  • 跟原生家庭和解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家,在很多时候是我们内心的港湾,是温暖与爱的代名...

  • 其实,所有的父母,都不是“第一次”做父母……

    随着“原生家庭”概念的大火,“是否要与父母和解”也成为了心理学界以及社会大众所热议的话题。 和解,即意味着双方存在...

  • 2019-03-21

    我们的身上都烙着原生家庭的印记,无论是自我疗愈还是跟父母和解,都不要试图从婚姻中寻找「父母」。

  • 像个孤儿一样努力吧

    可以跟旧爱和解,和骂过傻逼的同事和解,但很难跟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 可以在长到某个年龄,原谅仇人,原谅陌生人,却很...

  • 原生家庭之和父母和解

    告诉大家一些真相,当我们和母亲关系不好,在亲密关系中关系也不好,在人际关系中也会有一样的课题。有的人和母亲关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超越原生家庭,跟父母和解的心理学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xl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