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原生家庭”概念的大火,“是否要与父母和解”也成为了心理学界以及社会大众所热议的话题。
和解,即意味着双方存在冲突和对抗。
通常来说,和解是双方的行为,因为其中涉及到“达成一致”这个结果。而只有双方都认可的解决方式,才能促成这个结果。
但,与父母和解却不太一样,它似乎只是孩子单方面的需求。因为父母未必觉得自己的做法伤害过孩子,即使有,他们也多半会说“那是因为爱”。而一切行为(尤其是父母之于子女),只要披了“爱”的外衣,就变成了理应被接受、被理解的事物。
如果你坚持尚不能放下心中芥蒂,那么,他们会说:“你还不懂事。等你懂事了,就会理解我们了。”亦或者,“等你当了父母就明白了。”
你看,秉持这种观点的父母,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在他们眼里,与孩子之间的矛盾,都是孩子而非自己的问题。所以,他们并不需要和解,他们只需要“孩子快点儿懂事。”
韩剧《请回答1988》里,德善父亲的那句“爸爸也不是生下来就是爸爸”,也因此被很多支持“要与父母和解”的人奉为金句。
但,是否因为是“头一次”,就应该获得全方位的理解和谅解?
如果是的话,那么孩子也有理由哭着说“我也是头一次当孩子”,所以“请你原谅我的不能原谅”。
所以,如果动用因为是“头一次”所以对方一定要多多担待的逻辑,那么,本来就存在矛盾的亲子关系多半会陷入更大的僵局。
何况,对于做父母这件事情,我们其实都不是“头一次”。
01-
被养育的过程,就是为人父母之“见习期”
地球上的所有物种,都始于幼小。人类也是如此。
出生时,我们很弱小,需得在父母的照顾、抚养之下,才能顺利长大。虽然女孩通常在9-11岁,男孩在13-15岁便开始了性征发育,但要到22-25岁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这也是我国法定婚龄设置的原因之一)。此时,我们才拥有了做父母的生理、心理和法律资格。
但这只是资格,并不意味着“合格”。
有人援引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话“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认为准备生育小孩的成年人应该经过培训,方能正式拥有怀孕的机会。且不说这是否符合人权,单从结果导向来说,这话其实也只对了一半——
如同很多职业都需要拥有了从业资格证方能上岗,但这并不能保证所有的从业人员都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一样,父母这个“岗位”也不是靠培训、考试就能保证提升“职业水准”的。
那什么才是成为好父母的关键?我认为是:学习力、觉察力和不断根据实践调整应对方式的灵活性。
而学习,不是从我们成为父母的那一天开始的,而应始于我们出生之日——在被抚养的同时,我们也在旁观父母(自己的,别人的)的养育方式——造物主让人类由孩子开始,而后才能成为父母,是有深意的。
02-
觉察力,让“见习”变得有价值
懂得了做小孩子也同时在“见习”如何当父母,还不够。因为在现实中,将见习当儿戏的人,太多了。他们总是觉得“反正又没有正式上岗,那么认真干嘛?”或者是,“等我正式上岗了,自然就会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要怀抱着“为做父母而做准备”的心去当小孩子——在这个多元且包容性越来越强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基本的选择生或不生的权利——而是,我们要记得,自己当小孩子时的模样:我们的需求,我们的感受、我们对父母态度的期望。
这样子,当有一天我们自己为人父母,便能最大程度地理解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如此,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诉求或情绪表达,我们不会急着贴标签或是被其激怒,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在那个年龄阶段时,也会有同样的反应呀。于是,我们可以走心地与孩子共情(而非带有目的性地将共情作为一种手段),并且通过回忆父母当时的应对方式来选择自己的应对模式——若父母当时的做法让我们感觉良好,那便借鉴;若是给我们带来了伤害,那便反其道而行。
相比起其他职业的“见习”来说,这是不是要简单很多?
我们不用刻意去学习,只要用心地,记得就好。
如同一个巨大的情绪和感受资源库,当有一天我们需要时,可以随时调取出来复习一遍,而后,便知如何应对面前这“不讲道理”的小家伙。
03-
敢于认错,知错就改,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灵活”
很多父母认为,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是“绝对正确”,如此才能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孩子才愿意听从。
殊不知,这并非可以保持权威感的好方法。
“绝对正确”可能会让小孩子心生敬畏之情,从而对父母言听计从。但我们必须得承认,人无完人,父母也是一样。
等孩子逐渐长大,自我意识萌发,ta可能会对父母的要求表达出抗议。
若此时,父母不能放下身段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而想着靠权威感以不容置疑的“暴力”获得压倒性胜利,那么很可能结局是,赢了道理,输了感情。
人是情感的动物。对孩子,道理是必要的,却不能因此而隔绝情感。
相比起陌生人或是自己不喜欢的人,我们更愿意听从自己敬佩或喜爱之人的建议。孩子也是如此——感情好,一切都好说。
腾讯新闻出品的节目《不好说 特想听》第四集《时尚公关跟老妈述职》里,当儿子推心置腹讲出自己因为母亲的做法而受到的委屈和伤害时,母亲表达了歉意。但之后,母亲一直在讲自己的苦衷,似在为自己当时所做的一切进行辩驳。
孩子感受不到母亲的真诚,当他之后进一步说明自己的感受并表达出自己的期望时,母亲淡淡地说:“可以翻篇吗?”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这位妈妈很能干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能够成长,她做了很多“正确”的事情。但因为太在意“正确”而隔绝了情感,这位妈妈其实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并未真正地与孩子产生过链接——孩子希望母亲能搭个梯子让他上树摘到苹果,而母亲却执意要让孩子爬树去摘苹果,并且不能理解孩子的期望,“我为了让你摘到苹果,努力地训练你的爬树技能,你怎么还那么不懂事不知感激呢?”
孩子和母亲,都充满了委屈。孩子想要的,是母亲的理解和因此生发出的改变,而母亲,一直未能看到孩子以及问题的核心,因此只能逃避。最终,这场对话以儿子伴随着一句无奈的“算了”离场而结束。
儿子想要理解和爱,母亲却一直在防御。这里面,大抵有很大程度母亲上对自己“正确”形象的维护。
比起完美的绝对正确的父母,孩子更需要的,是真实又有温度的父母。
真实的父母是什么?有个人追求、有喜怒哀乐、有对有错,有无私也有自私,有爱有恨。
父母就做得不当之处向孩子郑重道歉,其实并不会丝毫折损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相反,孩子会因为你的勇敢和担当,对你心生敬意。同时,孩子也因此学会勇于担当的人生态度。
德善父亲以“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来请求谅解的言论之所以动人,在于他是发自内心地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觉得对儿女有歉意,而非为了甩锅。
缺乏觉察力,囿于自己的评价和感受体系而无法迈出来与孩子产生真实链接的父母,只能按照自己的“臆想”来养育孩子。
这样的父母,即使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也依然做不好父母——因为ta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相反,有觉察能力的父母,能够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及反馈,并不断反思且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
这样的父母,即使只养育了一个孩子,仍然如同养育了很多个孩子般,能够获得无数的宝贵经验和育儿快乐。
因为,教育从来没有通用的规则,以“人”为本才是教育的核心。
孩子与孩子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阶段其特点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从这个角度说,养育孩子和适应社会是一个道理——唯有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觉察力、并拥有“见风使舵”的灵活性,方能有所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