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的缓发性

教育的缓发性

作者: 致良知的雪 | 来源:发表于2017-07-20 23:00 被阅读0次

最近我听了一位博士的讲课,有些道理,他讲的这样的观点,以前我没想到过,关于教育的缓发性,他是这样说的:

    事情的起因和出现结果中间经历的时间的迟延性叫缓发性,我们教育孩子具有巨大的缓发性.具有漫长的过程,古人创造的成语“百年树木,十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要把人类上千个人类行为模式设定到孩子身上养成习惯很慢,需要条件:首先这些习惯可供他模仿,然后基本学会,反复模仿固定在他身上,神经系统记录,普遍认为一个习惯养成需要21天,其实心里学研究需要66天,大概两个月。我们做父母经常犯的错误是 :做错了马上批评,做对了就不说!孩子做对了要马上确认!马上鼓励表扬!我们往往没有耐心,“你怎么那么慢!你怎么那么笨!…”成了多少父母教育孩子的口头禅,甚至开始打骂,而这些知识、习惯的训练需要25年时间.孩子才成熟。大多数孩子没教好不是孩子问题,是家长不懂原理,训练不足,没耐心训练,教育孩子的结果一定是缓发性的。

    然而即便孩子训练时理念很好,教育的方法对,这些孩子表面短时间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30年或40年后,这些孩子表现出事业有成,心理健康,家庭幸福,可以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而打骂教育出来的孩子,孩子也不是马上出问题,有些父母打骂完会后悔,认为哄好了就没事了,其实这种负面教育的缓发性,也是在30年、40年成年后出现,表现轻的精神出状况,找不到幸福感,有些女性表现出受虐倾向,还有一部人童年的阴影被压到了潜意识里面,表面原谅了父母,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各种不顺精神被压到临界值,一旦爆发就犯下滔天大罪,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诸多真实的案例听得我心惊肉跳,为了孩子身心健康,一生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宁,我们做父母的应该警醒,给孩子多一些耐心!不要打骂我们的孩子!几十年后我们老了,我们最想看到的,是留下了我们基因的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孩子!

                              2017-7-20

相关文章

  • 教育的缓发性

    最近我听了一位博士的讲课,有些道理,他讲的这样的观点,以前我没想到过,关于教育的缓发性,他是这样说的: 事情...

  • 缓发性

    做人要勤奋,做人要执着,但做事不一定要图块。马跑起来比骆驼快,但是骆驼一生走过的路却是马的两倍。没有人见过在沙漠里...

  • 父母是孩子的心理第一教育者

    作为父母,教育具有时代性,我们没有紧跟社会教育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教育也具有缓发性,孩子的问题是长期累...

  •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大特点:缓发性

    所有成长过程中的速成,一般都伴随着巨大的副作用。 孩子玩手机,把手机砸了,孩子当然不能再玩手机。但孩子可能会迷恋上...

  • 很好的一篇文章,推荐大家都看看

    《教育孩子最大特点:缓发性》 所有的速成,都伴随着巨大的副作用! 孩子玩手机,把手机砸了,孩子当然不能再玩手机。但...

  • 鼓励自发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文/青禾 鼓励自发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什么是自发性教育呢?首先得有以下几个特征: 1.孩子愿意去尝试 ...

  • 关于“缓教育”的那点事儿

    这几天一直在思考“缓教育”的功能和方法。这两天对此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所谓的“缓教育”是我自己对某种教育方式...

  • 刻不容缓的性教育

    最近看到太多刷新眼球的新闻:关于高管性侵未成年养女,韩国的N号房,这些新闻一次次刷新了大众的视野,愤怒、可怕、担忧...

  • 缓,缓,缓!

  • “安全教育“应该成为全民自主意识(原创)

    文/淡若止水 “安全教育”可以放到很多层面来说,包括伤害和被伤害;原发性和继发性;生理性和精神性;显性和隐性等。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的缓发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xs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