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衡姓薛,字玄卿,最早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做官,后来北周灭齐传于隋,薛道衡就当了隋朝的官,一路扶摇直上,到了隋炀帝当政的时候,已经官拜司隶大夫之职。
这司隶大夫是个什么官,咱不知道,但是咱知道这薛道衡除了会作官还会写诗。
有一首《人日思归》的短诗特别脍炙人口: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还有一句诗也很受追捧: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这些诗,透着那么点骚气,不过很入一个人的法眼。
这个人就是——隋炀帝杨广。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43560/a7cb46932926b865.png)
我们现在印象里,杨广是个荒淫无耻、恶贯满盈的昏君、暴君,但是在当时,他可是一副有志青年的模样,而且很有才气,时不时写个诗唱个曲什么的,颇得万民敬仰。
更有好事者把这些玩意儿编撰成册,让隋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久而久之,养成了杨广嫉贤妒能的“好习惯”,所以对于能写几首骚包诗的薛道衡特别关注。
这种关注,可不是红粉,分明是个黑粉啊!
这一点,薛道衡也隐约感觉到了,于是已经古稀之齢的薛老骚猫打算致仕(退休)——惹不过你逃还不行吗?
这一点他倒有自知之明,不像有些人——恋栈。
可是,道衡将心照明月,奈何杨广照沟渠——不答应。
怎么办?
薛老老有办法,于是写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颂》,极尽肉麻地吹捧了一通隋炀帝的老爸——先皇隋文帝杨坚,心里想:我都这么不要脸了,您就当我是个P,把我放了吧。
可是老薛啊老薛,你糊涂啊,干嘛吹已故的皇帝,不捧当今的圣上呢?
人家隋炀帝可不是上文里没文化的刘病已,人家可是堂堂正正的关陇世家出身,是见过土喝过风的主啊,手捧薛道衡的《颂》,想起《诗经》里的《鱼藻》。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
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
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
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明写周武王,实刺周幽王也。
呵呵,好你个薛老不死啊,明里颂扬隋文帝,实际是在讽刺我啊!
恰在此时,又听说薛道衡有次在议论一道新法令迟迟不能颁布时,说了一句:“向使高颖不死,令决当久行。”
意思是,要是高颖还活着,这道法令早就施行了。
完了,BBQ了,薛道衡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提及高颖啊!
高颖是谁?他是隋朝的开国功臣,隋文帝时还执掌过许多年朝政大权,但是他得罪过隋炀帝杨广。
那还是隋朝灭南朝陈统一天下的时候,高颖当时保着杨广这个兵马大元帅杀进建康城。
陈后主兵败时,抱着两个爱妃跳进一口枯井里,最后被隋兵瓮中捉鳖井里抓龙给一锅端了。从此这口井有了个“胭脂井”的名字——井说:我很冤!
杨广听说其中有个叫张丽华的妃子,长得那叫一个美,真是瓜子脸大眼睛樱桃小口一点点,于是就动起了歪心思,想要把人弄过来,没想到高颖一点没有眼力价,说什么“殷鉴不远,安可复尔”,一刀将张丽华给斩了。
好你个高——呸——矮穷挫,你给我等着!
后来杨广登基了,想起这档子往事,心有不甘,果然安了个“诽谤朝廷”的罪名把高颖给咔嚓了。
朝堂上都知道“高颖”这两个字便是隋炀帝的忌讳,谁也不敢触及,偏偏这个薛道衡老了老了,嘴没把门的,给说漏了。
结果,隋炀帝一声令下,薛道衡收监,不几日便下令赐死。
当薛道衡猛然间听到“赐死”两个字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正在犹豫是不是再跟人打听打听,不料隋炀帝反而等不及了,派来第二道催命符,直接让狱卒把老头儿给勒毙了事。
当杨广听说薛道衡呜呼了以后,依然愤愤地说了句:
“更能做‘空梁落燕泥’否?”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43560/a4eb24501b741cf1.png)
所以第二个诗案故事讲的是——嫉妒。
薛道衡难道真的因为杨广的嫉妒,为了一句诗赐死了一个人吗?何尝不是专制者对个体生命的肆意剥夺呢?
文 | 云间大彭
更多文章,欢迎点击关注“云间大彭”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