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遇见的作家故事和好书推荐
“鼠疫”映射的人生——《鼠疫》读后感

“鼠疫”映射的人生——《鼠疫》读后感

作者: 半夏十一 | 来源:发表于2020-03-29 17:30 被阅读0次

《鼠疫》

阿尔贝·加缪(法)著

李玉民译

       3月C段,恰逢国内疫情有了缓和之势,而国际疫情却一次次的登上高峰,就临时将原本计划的另一本书,换成了《鼠疫》,认真拜读。

       书不是很长,懒懒散散的看了一个星期,算是心平气和的看完了;书中描述的面对鼠疫所采取的措施以及人们性情的变化,和我国疫情初期的应对,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一点暂且不提,我想说一说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悟。

       《鼠疫》这一本书,初看平平无奇,深思才慢慢的对其有一点感悟,便越发觉得它的伟大与不凡;个人觉得,作者通过这一本书,想向我们传达三个观念;亦或者说,我个人从这三个方面去理解这本书。

       首先是书中“鼠疫”的象征意义。这本书初版于1947年,写于二战时期。当时德国纳粹进攻法国,加缪和普通法国人一样,加入了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之中。书中的鼠疫,应该是指代当时的纵横欧洲的法西斯主义;但是,作者却没有在文中明确指出鼠疫仅仅象征纳粹主义,使得鼠疫的象征性有了更多的空间,即使现在来看,也能将现在的时代背景带入,读出现在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说,“鼠疫”的象征性,超越了一本记事小说的时间局限性。


       其次,是这本书中的人。个人觉得,这本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人,都是一座城;然后者一种人和一座城,演绎着一种人生,传达着一种人生态度。

       首先是里厄医生,作者在书中所说,里厄医生就是他本人的化身。在描述这一场鼠疫时,作者以客观的、冷静的甚至是毫无感情倾向的态度来向人们呈现着这一场灾难,会让觉得他似乎有些冰冷,不近人情。但事实上,里厄是一个忠于职责、敢于牺牲的人;他关心公众的健康、对于鼠疫夺取人们的生命,他格外心痛,因为为之更加的日夜操劳,甚至一天只休息四个小时;正是他的正直之心,让他站在了站在了受害者一边,并为之与鼠疫这一场灾难反抗,奋斗!

       然后是塔鲁,在文中,他是一个不相信上帝,却想成为圣人的人的代表。自从看见他的父亲用法律剥夺一个人的生命之后,他便在思考如何能不去剥夺他人的生命这一问题,但它发现,有的时候,甚至是一个受害者,也会剥夺别人的生命。为了追求答案,他让自己体会着不同生活,去寻找那一条通往圣人之路,最后选择了同情和理解;也是因为理解,他同里厄医生一起,开始了对于鼠疫的反抗,最后在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之时,败于鼠疫。但我觉得他不会后悔,因为他是一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最优秀的人,因而他选择了,便不会后悔。

       最初的朗贝尔,在我看来,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代表,为了追求自己的个人幸福,在鼠疫爆发期间,他说“我不属于这座城,因而我可以选择离开。”在我看来,他的选择没有错,是一个自然人的选择,换做是我,我也会以同样的理由,选择离开。就像这一次武汉封城之前,逃离武汉的那一群人,他们有错吗?也许有,但是换位思考一下,换做是你我,应该也会选择离开吧。到了后面,看到了里厄医生和塔鲁的反抗和奋斗,在能够离开之时,他用一句“不管我愿不愿意,我就是这城里的人了。”选择了留下,和这儿的人们,一起抗击着鼠疫。就这样一个从利己主义者者到集体主义的转变,不能说是对普遍大众都是成长,但对于他个人来说,至少是一个精神上的升华。

        最后是格朗,在我看来,格朗就是社会大众中的你我,做着一份平凡的工作,有一个深爱却离开了自己的妻子,有着自己的理想,但却一直没有实现……被生活悄无声息的蹂躏着;没有像里厄医生和塔鲁一样,成为抗争鼠疫的领头人,也没有想科塔尔一样,利用鼠疫赚着不干净的钱,一夜暴富;他就普普通通,看是可有可无。

        但在作者却说“如果在这个故事中非得有个英雄不可,那么叙述者恰恰要推荐这个微不足道、不显山露水的英雄:他只有那么一点善良之心,还有一种看似可笑的理想。这就将赋予真理其原本的面目,确认二加二就是等于四,并且归还英雄主义其应有的次要地位,紧随幸福的豪放欲求之后,从来就没有超越过。”

        纵观古今中外史书,皆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史书,而构成社会本质和基础的普通大众,却是几乎没有一丝一毫的文墨加以描写。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那种时运和实力,让史学家将眼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一秒,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存在,他们恰恰是那种掌握着真理的本质的英雄,并用真理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最后,我觉得作者在文中,通过各种任务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面对灾难时的三种态度。

        第一种态度是身体麻木,顺气自然。文中的社会大众,就是这种态度,面对着鼠疫,面对亲人的分别与离去,没有选择反抗,没有选择斗争,而是选择了顺从,随着鼠疫的发展,对于鼠疫的蔓延,已经是顺其其然,每日麻木的生活,回忆过往,忘却现在,每日在咖啡馆谈论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然后就过完了一天。

        第二种个人认为是以帕纳卢神父为代表的一些人,他们在面对灾难时,将信仰寄托于神。认为灾难是上帝的惩罚,有罪的人自会死去,无罪的人自会无罪,宣传着按照上帝的指示行事。但是这种人也许也会转变其处理方式,正如神父一样,后面加入了志愿队,与医生一起抵抗疫情,最后死于已死鼠疫,也许可以说,是死于行为对信仰的背叛。

        第三种以医生和塔鲁为代表的人,他们面对灾难时,没有选择麻木顺从,没有选择将命运交于上帝,而是选择了反抗、选择了斗争。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他们在面临鼠疫这种前所未知的苦难甚至是灾难之时,明知选择反抗的后果会是什么,但还是选择走上这条路,不论后果,甚至是生命,也不后悔。


        最后的最后,我又在想,“鼠疫”除了我所思考的,它还会是什么呢?也许就想作者所说:“鼠疫就是生活,不过如此。”

相关文章

  • “鼠疫”映射的人生——《鼠疫》读后感

    《鼠疫》 阿尔贝·加缪(法)著 李玉民译 3月C段,恰逢国内疫情有了缓和之势,而国际疫情却一次次的登上高峰,就临...

  • 每日笔记(2022年4月16日)

    今日读了《鼠疫》(作者:[法]阿尔贝·加缪),以下是摘录。 鼠疫就是救赎,就是对世人的教育。 《鼠疫》讲述一个席卷...

  • 2020-02-22

    《鼠疫》读后感 读这本书的原因一是近来我国疫情肆虐,虽不是鼠疫,但二者严重程度不相上下,我想通过此书获得一些共...

  • 读书《鼠疫》/疫城轶事

    《鼠疫》是一部灾难小说,说的是一座城经历了十个月鼠疫的故事。小说从鼠疫开始开始,到鼠疫结束结束,似乎只是记录了一场...

  • 加缪——鼠疫

    加缪的《鼠疫》: 书中的人们在老鼠大批死亡直到政府宣布“鼠疫”封闭城市时心里状态的变化。 书中提到中国广州鼠疫,我...

  • 《鼠疫》:囚徒的反抗

    “恐惧与勇敢近在咫尺,而且互相共存。向敌阵突进的人,最晓得个中实情。”——棱罗 鼠疫是什么?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

  • <<鼠疫>>

    作者在写的时候,人类就发生了30多次鼠疫…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不知道鼠疫。文中起初并无察觉鼠疫的到来,...

  • 好像没有来过一样

    赶着把《鼠疫》看完了,塔鲁死于鼠疫,里厄的妻子也病故了。阅读的心情非常沉重。 加缪笔下的鼠疫和武汉冠状新型肺炎虽然...

  • 鼠疫

    这篇主要是讲鼠疫。瘟疫和鼠疫在英语里都是plague,所以本文也不严格区分了。西方古时流行过的最恐怖的瘟疫就是鼠疫...

  • 烟火人间,只为生活

    《鼠疫》 这本书告诉我们,鼠疫是无可避免的厄运,鼠疫出现,苦难便接踵而来。有苦难的地方,会出现抛弃和逃离,也会有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鼠疫”映射的人生——《鼠疫》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yu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