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讲到藤野先生的伟大的时候,12班何之畅讲到藤野先生帮鲁迅改讲义,说明他很关心鲁迅,而且做事很细致认真,所以这在鲁迅眼里很伟大。我否认了这个回答。我说他这样似乎并没有很有说服力,这件事很平常,那我们老师好像都可以说自己伟大。后来想想,我这样否定他的答案,其实就把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限制窄了,只是为了把学生往一个方向引导,只为了得出正确答案。正真高明的引导应该是拓宽学生的思路,再在学生的回答中发现矛盾,或者发现联系,进行层层深入的引导。名师的课堂其实就是这样,看起来精彩的生成,其实是因为老师把握了这个选择。
在分析藤野先生伟大这个问题上,应该放开,工作细致认真,难道不可以是伟大?也可以。同样的,对鲁迅的关心,求实的科学精神,都可以算是一种伟大。但是在鲁迅心目中,最伟大的点一定是什么呢?这样就自然聚焦到了藤野先生希望医学能够传入中国这一点。所以在8班上课的时候,我就选择拓宽学生的思维。孩子们很快就找到了很多伟大之处:关心鲁迅啊,求实精神啊,尊重鲁迅啊,不带有色眼镜看鲁迅等等。但是还没有说到最关键,但是有两个孩子找到了两个地方。一个是鲁迅离开,藤野先生“悲哀”,一个是为什么鲁迅看着藤野先生的照片就会有了勇气和坚持下去的动力。我启发他们去思考这两个问题,很快就有人发现,藤野先生的伟大在于把医学传到中国。跳出了国别的歧视,是一种大格局,大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