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说一下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几个点:
1.够惊悚,好久没看过,这么让人害怕的同时又值得你细细推敲的电影了。触动我的情绪,又可细细推理。
2.再小成本也可以拍出杰作,金钱在很多人面前不是限制和不能。
3.在我们当代现存的物理理论上开脑洞,最爱这种!
如果你对平行宇宙、量子物理感兴趣,如果你热衷于推理和解谜,如果你狂爱惊悚电影,那么这一部极简主义的一个半小时电影,是你不可多得的选择。
我喜欢的是恐怖游轮、记忆碎片、致命魔术、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银翼杀手、禁闭岛、小岛惊魂、万能钥匙、致命ID……这些烧脑类型的恐怖片。有这些做底子,还是觉得太恐怖了,惊悚,心理恐怖那种,害怕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简直不敢照镜子不敢进出房间。

这部电影没有任何特效,6年前的2013年上映,仅用了5万美元成本,八个演员,5个晚上拍摄完成。讲述彗星来的那一夜,一间房子里,四对情侣聚会发生的事情。时空人物简单,却拍出了这样的佳作。如果你已经足够感兴趣,就直接去看电影吧!如果你想get一些观影前的tips,我想先说说电影的物理理论主题和解谜小道具,帮助你渡过开头想放弃的十分钟。剩余的内容,建议你看完电影再来看。

反向使用物理理论
《Coherence》,直译为相干效应,我们翻译成彗星来的那一夜。这部电影厉害的地方,是反向使用了量子物理理论,大胆假设,怎么说?
根据“薛定谔的猫”理论,在我打开盒子之前,盒子里的猫可能是活的也可能是死的。但是我打开盒子之后,我看到的猫的状态只有一种,活的,或者是死的。在活的情况下,死的可能性坍缩。在死的情况下,活的可能性坍缩。但是另一种多维世界理论认为,所有的可能性都存在着,并且延续下去。但如果多个世界都存在,为什么感觉不到?在我们的世界并没有既死又活这件事。在70年代,科学家们提出了退相干理论(decoherence theory),多维世界存在,但遵循退相干规则(该规则有比表面还要丰富的内涵),彼此不互相干涉,不会产生相互作用,所以我们感受不到其他平行宇宙中的自己。
而电影就是反用了退相干理论,假设,平行宇宙都存在之后,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互相干涉,有了交集,会怎么样?影片选用彗星来了,作为导致那一夜产生了这神奇现象的外因。哈哈,去看电影怎么说吧。
解谜小道具


海报包括所有,这部电影的关键道具全部藏在电影海报中,荧光棒、戒指、绿色的杯子、照片、手机……怪不得这部电影的海报与彗星没有半毛钱关系呢,原来都是解密道具。你问我,为什么同样的海报有这么多张?哈哈哈,看完后你就懂了。
在导演访谈和网友细心截图中发现,其实电影一开头的晃动和黑屏后,已经在向我们展示,多个平行世界的出现,就看你观察的是否仔细了,特别是一些刻意停留的镜头,例如绿色的杯子有的完整有的碎了。对就是例如下图最右边的这个绿杯子。

8个人之间有些特别家常的话,完全不像戏剧语言,还有些奇奇怪怪的对话,相信我,看起来的废话,没有一句是废话。不能说的更多了。

可以在线看的好处是,可以前后拖进度条观察确认。
留心数字和颜色。
跟着女主角艾米的视角,不会混乱。对就是下面这位美女。

注意了,下面我要开始剧透了。
剧情早就在一路埋线。
餐桌上,大家闲聊,女主艾米听到的历史上有关彗星的故事,据说彗星来后的第二天,很多人从自己的家里醒来后,声称不是自己的家,身边的人也不是自己的人。一个女人报警说他的丈夫不是自己的丈夫,因为前一天她杀死了他的丈夫。但是她的丈夫又好好活着,所以警察也不能将他怎么样。
关于那扇不通向哪里的门,房屋女主人李又放了一张和她有未解心结的姐姐的照片,懂风水的贝丝当时就说,这会产生能量纠缠的漩涡。
当四人跑出去,第一次面对了不同版本的自己,拿着蓝色荧光棒的人遇到了拿着红色荧光棒的自己,他们吓坏了。女主角艾米回来后说道,我们一直鼓励发现自己,面对自己,但是真的有一个机会,有一个自己来到你的面前?第一反应却是赶紧逃,害怕和压力。




这段女主角的数字解谜非常有趣,你可以写下来推理一下。休和阿米尔出门回来后,带来了一个奇怪的箱子,有一个乒乓球拍,和写着不同数字的每个人的照片。一开始他们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后半段,他们知道了量子物理理论,生存本能,让他们不想自己消失,知道有多个版本自己后,想起了用掷骰子的方法,在照片背面记录来标记自己,并随机用一个物品当做快码。而艾米发现一件可怕的事,身边的同伴已经不是最初的那个了,而自己也不是这个房间本来的那个艾米。
在这个提示之下,我才发现,麦克和劳拉,早就不是同一版本的,在聚会前就有人开始受到干涉作用。麦克的版本中,演员演了一部电视剧,劳拉是瑜伽教练。但是劳拉的版本中,劳拉却是在硅谷工作,那部电视剧中没有麦克。所以餐桌上两人会有记错对方的对话。
再返回去看细节,有的版本中休觉得阿米尔是个白痴,有的版本中休和阿米尔关系不错一起行动。有的版本中贝丝力挺艾米,有的版本中贝丝认为艾米是灾星。
如果我们就是暗黑版本的自己呢

世界突然将秘密展示给我们看,我们却吓坏了,就好像在《无问西东》中说的,如果你提前预知了你的一生,你还有勇气来到这个世界上吗。
最后女主的绝望是,找不到原来的房间,因为掷骰子会有无数个版本,更别提选择荧光棒颜色,选择快码的物件了,将会有数量级的不同,无穷多的版本。既然回不去,女主的选择是为自己选择一个最好的版本,取而代之。从一个简单的美女变为自私自利的暗黑。虽然没有平行版本的干涉作用发生,但是类似的选择每一天都在发生,如果理想无法实现,你会怎么办。
导演的概念是,我们每个人,总是难免会陷入与自我的意识发生冲突的局面,总是难免陷入对自己生活多种可能性的幻想,例如,如果我考大学填志愿,报了数学而不是法律会怎么样。导演没有停留在例如《狗十三》中小女孩美好的想象,在这一个版本中我没有完成的,在另一个版本中会有一个我替我完成。这一部的做法是,让你面对自己会如何?我会不会为了自己,而动手杀掉活在实现理想世界中的自己。我会不会被另一个妒忌我的自己所动手杀掉?看完,真的害怕。甚至,每次打开门,都疑惑,也许我见到的人已经不再是我认识的原来世界中的人了。我每一天上班的地方,回的家,也都不是原来的那一个了。一种本能害怕他人和环境的改变导致的恐惧。虽然我头脑中了解我们这个世界的真理就是所有的东西都在变,但是这些固定的东西,我可以认知的地方、空间,空间中的物品,我认识的人虽然在和我一样老去变化,但是他或她永远是我刚开始认识的那一个,一种习以为常的安全稳定被打破。
这部电影往前一步,真的这样,你会愿意看看最好的自己就好吗?所以看到结尾,女主居然动手杀掉了那个自己,所以人说什么妖魔鬼怪,最恐怖的还是人心。
害怕自己,如果为了自己的美好生存,我是否愿意杀掉另一个版本的自己。但是比较吊诡的是,如果你杀掉最好版本中的自己,想要取而代之,而杀了人的你,其实已经是暗黑版本的自己,你怎么可能再在最好版本中生存?你会变成恐惧他人发现你的真实身份是“访客”,基本上处于恐惧中,只会按照暗黑版本去选择,去杀戮,你不可能继续存在最好的版本。
而让好版本自己存在的唯一办法,是接受现在的自己,让现在的自己存在着,不灭,也许不完美的,你接受了自己的现在,才能够不去杀戮,让好版本的自己存在的机会增加。至少你能看见好版本的自己,就证明暗黑到要杀人的自己还没有出现,你只有接受可能自己就是暗黑版本的,阻止她的唯一方法是接受她,接受自己不是最好。 很绕,但确实是这电影想到的。
对于他人关系的判断,如果全部简化为问你的数字是几号,答案对不对,来判断的话。那么究竟什么人能成为你的朋友,有一些人的本质不变,不过是无关紧要的选择开启不同版本,难道你就不去认清楚他,视为陌生人吗?而我们熟悉的人真的一直在各种选择中改变,《如懿传》最后,如懿对皇上说,兰因絮果,花开花落自有时。曾经少年时相爱的他们,再各种事件和选择后,自然而然飘散,是众多可能的一种,不该执着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