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了两周左右的“灵感喷涌期”之后,我的写作事业再次进入了瓶颈,简言之就是:
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了。
灵感枯竭是一件很令我难过的事情,因为我知道自己应该做这件事,而且我知道我肯定能做这件事,但是我不知道我该怎样做这件事。
知道应该做,是因为我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
知道肯定能,是因为我之前的一段时间都按照规定和要求完成了类似的任务;
不知道怎么做,是因为我之前思考过的东西,基本都已经写完了,那些我花半小时就能提炼出几千字的内容已经没有了,我获取和提炼观点的速度不够我写的快了。
我仔细想了想,其实写作跟存钱一样,想要写出更多的内容,无非两条路——开源,节流。
节流更像是把一样东西省着用,比如说,我这个星期专门围绕着一个话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然后从各个角度出发,将他理解透彻,每天写一个角度,或者每天都在完善之前所说过的内容,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自己每天都有的写,而且能将一些内容论述透彻,有些大V,比如李笑来老师采取的就是这样的方式。
但这样就容易出现一定的问题,比如,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视角,或者是没有其他人参与到讨论中,写作的思路很容易受到局限,这样就很容易在一周的时间里,翻来覆去写的都是相似甚至是完全一样的内容,除了让自己的思路和看法更加固化,没什么更大的意义。而如果一开始,我们的思路就是错的,那就更会南辕北辙。
当然了,节流还有其他的玩法:我在一个话题上可以写五千字,然后分成上中下来写,这样就可以度过三天的时间,好比说我之前写的读书笔记,一本书,我的笔记外带感悟将近一万字,要拆解三天甚至更久才能说完,这个也可以算是节流了。不过对于我来说,这样的拆解除非是实在没办法(比如“字数实在太多”),不然还是不太喜欢的,因为前后的连续性可能会打断。
因此,节流看起来并不是很好的选择,起码不是最佳的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开源呢?
开源更像是积累素材,比如说,我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想,我今天看过的书里面哪些地方产生了共鸣,我看的哪个电影或者电视剧让我有了深入的思考,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开源的地方,也都是我们的金矿。
不过这条路,有点困难,因为这意味着你至少要做两件事:
第一,不停的去看。对于我们人脑来说,积累素材就类似于往电脑里面“输入资料”,写作就像是电脑显示器向外“输出信息”,如果我们不输入足够多的有效资料,无论是电脑还是人脑就肯定无法输出足够的有效信息,因此,每天拿出一定量的时间去观察、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还不是最难的;
第二,不停地去想。很多人说,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我只能告诉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样是看书,有的人能从里面看出来几千字的稿子,进而获取几千块甚至更多的稿费,有的人却只能看个热闹,这就告诉我们既要有往里面输入的信息,又要不停的去思考其中的原理。
有的人说,我看的都是没用的书,比如花花公子杂志一类的,要么就是看没用的资讯,比如LOL比赛什么的,还有用吗?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时代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是绝对无法产生价值的,也没有任何书或者资讯绝对无法给你带来提升,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动脑。
好比看花花公子,有的人看看图片,舔舔照片,至多再YY一下就完事了,有的人却不断地研究里面的商业逻辑,然后著书立说,或者直接运用;
同样是看LOL的比赛,有的人看个热闹,喊两声“大神!”,或者再去现场和网上贡献一下金钱,有的人却边看边分析里面的门道,怎么打团,什么英雄的优缺点等等,然后用在自己的实战里。
说到这里,你还觉得看杂志或者看游戏没用吗?
东西都是同样的东西,只不过输入的电脑不同,展现出来的内容,也就自然不一样了。
说到这里,还是要简单地总结一下:
最近出现的灵感枯竭给我敲响了警钟,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还是要慢慢的积累素材,不要过多的放松,更不要让放松变成放纵。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扰,或者更好的方法,请留言一起讨论吧!
日更打卡第九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