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过滤简单来说是利用某兴趣相投、拥有共同经验之群体的喜好来推荐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个人通过合作的机制给予信息相当程度的回应(如评分)并记录下来以达到过滤的目的进而帮助别人筛选信息,回应不一定局限于特别感兴趣的,特别不感兴趣信息的纪录也相当重要。协同过滤又可分为评比(rating)或者群体过滤(social filtering)协同过滤以其出色的速度和健壮性,在全球互联网领域炙手可热。
-
定义
1、基于以用户为基础(User-based)的协同过滤
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的基本原理也是类似的,只是说它使用所有用户对物品或者信息的偏好,发现物品和物品之间的相似度,然后根据用户的历史偏好信息,将类似的物品推荐给用户, 很好的诠释了它的基本原理。
上图示意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机制的基本原理,假设用户 A 喜欢物品 A,物品 C,用户 B 喜欢物品 B,用户 C 喜欢物品 A ,物品 C 和物品 D;从这些用户的历史喜好信息中,我们可以发现用户 A 和用户 C 的口味和偏好是比较类似的,同时用户 C 还喜欢物品 D,那么我们可以推断用户 A 可能也喜欢物品 D,因此可以将物品 D 推荐给用户 A。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机制和基于人口统计学的推荐机制都是计算用户的相似度,并基于“邻居”用户群计算推荐,但它们所不同的是如何计算用户的相似度,基于人口统计学的机制只考虑用户本身的特征,而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机制可是在用户的历史偏好的数据上计算用户的相似度,它的基本假设是,喜欢类似物品的用户可能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口味和偏好。
步骤:1.收集用户信息
收集可以代表用户兴趣的信息。一般的网站系统使用评分的方式或是给予评价,这种方式被称为“主动评分”。另外一种是“被动评分”,是根据用户的行为模式由系统代替用户完成评价,不需要用户直接打分或输入评价数据。电子商务网站在被动评分的数据获取上有其优势,用户购买的商品记录是相当有用的数据。
2.最近邻搜索(Nearest neighbor search, NNS)
以用户为基础(User-based)的协同过滤的出发点是与用户兴趣爱好相同的另一组用户,就是计算两个用户的相似度。例如:查找n个和A有相似兴趣用户,把他们对M的评分作为A对M的评分预测。一般会根据数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算法,目前较多使用的相似度算法有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Cosine-based Similarity、Adjusted Cosine Similarity。
3.产生推荐结果
有了最近邻集合,就可以对目标用户的兴趣进行预测,产生推荐结果。依据推荐目的的不同进行不同形式的推荐,较常见的推荐结果有Top-N 推荐和关系推荐。Top-N 推荐是针对个体用户产生,对每个人产生不一样的结果,例如:通过对A用户的最近邻用户进行统计,选择出现频率高且在A用户的评分项目中不存在的,作为推荐结果。关系推荐是对最近邻用户的记录进行关系规则(association rules)挖掘。
2、基于项目(Item-based)的协同过滤
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的基本原理也是类似的,只是说它使用所有用户对物品或者信息的偏好,发现物品和物品之间的相似度,然后根据用户的历史偏好信息,将类似的物品推荐给用户,很好的诠释了它的基本原理。
假设用户 A 喜欢物品 A 和物品 C,用户 B 喜欢物品 A,物品 B 和物品 C,用户 C 喜欢物品 A,从这些用户的历史喜好可以分析出物品 A 和物品 C 时比较类似的,喜欢物品 A 的人都喜欢物品 C,基于这个数据可以推断用户 C 很有可能也喜欢物品 C,所以系统会将物品 C 推荐给用户 C。
与上面讲的类似,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和基于内容的推荐其实都是基于物品相似度预测推荐,只是相似度计算的方法不一样,前者是从用户历史的偏好推断,而后者是基于物品本身的属性特征信息。
同时协同过滤,在基于用户和基于项目两个策略中应该如何选择呢?其实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机制是 Amazon 在基于用户的机制上改良的一种策略,因为在大部分的 Web 站点中,物品的个数是远远小于用户的数量的,而且物品的个数和相似度相对比较稳定,同时基于项目的机制比基于用户的实时性更好一些。但也不是所有的场景都是这样的情况,可以设想一下在一些新闻推荐系统中,也许物品,也就是新闻的个数可能大于用户的个数,而且新闻的更新程度也有很快,所以它的形似度依然不稳定。所以,其实可以看出,推荐策略的选择其实和具体的应用场景有很大的关系。
步骤:1.收集用户信息
同以用户为基础(User-based)的协同过滤。
2.针对项目的最近邻搜索
先计算已评价项目和待预测项目的相似度,并以相似度作为权重,加权各已评价项目的分数,得到待预测项目的预测值。例如:要对项目 A 和项目 B 进行相似性计算,要先找出同时对 A 和 B 打过分的组合,对这些组合进行相似度计算,常用的算法同以用户为基础(User-based)的协同过滤。
3.产生推荐结果
以项目为基础的协同过滤不用考虑用户间的差别,所以精度比较差。但是却不需要用户的历史数据,或是进行用户识别。对于项目来讲,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要稳定很多,因此可以离线完成工作量最大的相似性计算步骤,从而降低了在线计算量,提高推荐效率,尤其是在用户多于项目的情形下尤为显著。
3、基于模型(Model- based)的协同过滤
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推荐就是基于样本的用户喜好信息,训练一个推荐模型,然后根据实时的用户喜好的信息进行预测,计算推荐。
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机制是现今应用最广泛的推荐机制,它有以下几个显著优点:
- 它不需要对物品或者用户进行严格的建模,而且不要求物品的描述是机器可理解的,所以这种方法也是领域无关的。
- 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推荐是开放的,可以共用他人的经验,很好的支持用户发现潜在的兴趣偏好
而它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方法的核心是基于历史数据,所以对新物品和新用户都有“冷启动”的问题。
- 推荐的效果依赖于用户历史偏好数据的多少和准确性。
- 在大部分的实现中,用户历史偏好是用稀疏矩阵进行存储的,而稀疏矩阵上的计算有些明显的问题,包括可能少部分人的错误偏好会对推荐的准确度有很大的影响等等。
- 对于一些特殊品味的用户不能给予很好的推荐。
- 由于以历史数据为基础,抓取和建模用户的偏好后,很难修改或者根据用户的使用演变,从而导致这个方法不够灵活。
优点
1、能够过滤机器难以自动内容分析的信息,如艺术品,音乐等。
2、共用其他人的经验,避免了内容分析的不完全或不精确,并且能够基于一些复杂的,难以表述的概念(如信息质量、个人品味)进行过滤。
3、有推荐新信息的能力。可以发现内容上完全不相似的信息,用户对推荐信息的内容事先是预料不到的。可以发现用户潜在的但自己尚未发现的兴趣偏好。
4、推荐个性化、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有效的利用其他相似用户的回馈信息、加快个性化学习的速度。
缺点
1、新用户问题(New User Problem) 系统开始时推荐质量较差;
2、新项目问题(New Item Problem) 质量取决于历史数据集;
3、稀疏性问题(Sparsity);
4、系统延伸性问题(Scalability)。
-
案例
国外:AMAZON
Amazon 作为推荐引擎的鼻祖,它已经将推荐的思想渗透在应用的各个角落。Amazon 推荐的核心是通过数据挖掘算法和比较用户的消费偏好于其他用户进行对比,借以预测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商品。对应于上面介绍的各种推荐机制,Amazon 采用的是分区的混合的机制,并将不同的推荐结果分不同的区显示给用户
Amazon 利用可以记录的所有用户在站点上的行为,根据不同数据的特点对它们进行处理,并分成不同区为用户推送推荐:
1、今日推荐 (Today's Recommendation For You): 通常是根据用户的近期的历史购买或者查看记录,并结合时下流行的物品给出一个折中的推荐。
2、新产品的推荐 (New For You): 采用了基于内容的推荐机制 (Content-based Recommendation),将一些新到物品推荐给用户。在方法选择上由于新物品没有大量的用户喜好信息,所以基于内容的推荐能很好的解决这个“冷启动”的问题。
3、 (Frequently Bought Together):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找到经常被一起或同一个人购买的物品集,进行捆绑销售,这是一种典型的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机制。
4、别人购买 / 浏览的商品 (Customers Who Bought/See This Item Also Bought/See):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的应用,通过社会化机制用户能更快更方便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物品。
值得一提的是,Amazon 在做推荐时,设计和用户体验也做得特别独到:
Amazon 利用有它大量历史数据的优势,量化推荐原因。
基于社会化的推荐,Amazon 会给你事实的数据,让用户信服,例如:购买此物品的用户百分之多少也购买了那个物品;
基于物品本身的推荐,Amazon 也会列出推荐的理由,例如:因为你的购物框中有 ***,或者因为你购买过 ***,所以给你推荐类似的 ***。
另外,Amazon 很多推荐是基于用户的 profile 计算出来的,用户的 profile 中记录了用户在 Amazon 上的行为,包括看了那些物品,买了那些物品,收藏夹和 wish list 里的物品等等,当然 Amazon 里还集成了评分等其他的用户反馈的方式,它们都是 profile 的一部分,同时,Amazon 提供了让用户自主管理自己 profile 的功能,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更明确的告诉推荐引擎他的品味和意图是什么。
国内案例:豆瓣
当你在豆瓣电影中将一些你看过的或是感兴趣的电影加入你看过和想看的列表里,并为它们做相应的评分,这时豆瓣的推荐引擎已经拿到你的一些偏好信息。豆瓣的推荐是通过“豆瓣猜”,为了让用户清楚这些推荐是如何来的,豆瓣还给出了“豆瓣猜”的一个简要的介绍。
“你的个人推荐是根据你的收藏和评价自动得出的,每个人的推荐清单都不同。你的收藏和评价越多,豆瓣给你的推荐会越准确和丰富。
每天推荐的内容可能会有变化。随着豆瓣的长大,给你推荐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准。”
这一点让我们可以清晰明了的知道,豆瓣必然是基于社会化的协同过滤的推荐,这样用户越多,用户的反馈越多,那么推荐的效果会越来越准确。
小结
相对于 Amazon 的用户行为模型,豆瓣电影的模型更加简单,就是“看过”和“想看”,这也让他们的推荐更加专注于用户的品味,毕竟买东西和看电影的动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另外,豆瓣也有基于物品本身的推荐,当你查看一些电影的详细信息的时候,他会给你推荐出“喜欢这个电影的人也喜欢的电影
总结
在网络数据爆炸的年代,如何让用户更快的找到想要的数据,如何让用户发现自己潜在的兴趣和需求,无论是对于电子商务还是社会网络的应用都是至关重要的。推荐引擎的出现,使得这个问题越来越被大家关注。其实推荐引擎只是默默的记录和观察你的一举一动,然后再借由所有用户产生的海量数据分析和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而慢慢的了解你,你的需求,你的习惯,并默默的无声息的帮助你快速的解决你的问题,找到你想要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