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711187/30b63e0be4ef704b.jpeg)
腊八是进入腊月后一系列带年味节的第一个节日,也是年俗中一个重要节令。现在年味淡了,腊八也随之变得不那么重要。记得小时候最盼腊八这一天,最喜欢过腊八节了。
喜欢过腊八,是因为这一天要喝腊八粥,几种米,几种豆,凑成八样,红黄白绿、大小圆扁的米粒豆粒,放到锅里熬啊熬,一直熬到黏糊糊,散发出香味,热腾腾盛出一大碗,趁热喝,粥进到嘴里,黏黏的,甜甜的,香喷喷,一大碗粥顷刻见底。咂咂嘴,舌尖留着五谷香味,也尝到了年的味道。
改革开放前经济困难时期,各家的生活都不富裕。虽然如此,每到腊八这一天,母亲总能让我们喝上腊八粥。当时吃供应粮,粮食只那么几种,豆子更少,凑不够八样,母亲就把南瓜子仁、葵花子仁各算作一样,把供应的那点舍不得吃的白糖撒到里面凑数,没想到这样煮出来的腊八粥又香又甜,非常好吃。小时候盼年,是因为过年有好吃的,年对孩子们的诱惑,便从腊八这一天的腊八粥开始。
腊八这一天吃腊八粥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习俗。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做腊八粥,祭祀祖先,有的农民还要将"腊八粥"洒在门、篱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谷之神。辛劳了一年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喝八宝粥,表示家人团聚也预示明年的安康。同时不忘把煮好的八宝粥送左邻右舍,馈赠亲朋好友,用八宝粥传递乡邻亲戚间的感情。
多年来,一直没忘这个传统习俗。每到腊月初八这一天,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如今煮腊八粥,再也不像母亲那个年代,连煮粥的八样食材都凑不齐,现在物质极大丰富,腊八粥的食材应有尽有,用料也十分讲究起来,人们在民俗节的基础上,开始追求腊八粥的保健功能。
其实,喝粥养生这在中国的粥文化中早有记载,苏东坡喜欢豆粥,曾说"沙瓶煮豆软如酥",其好友吴子野劝他吃白米粥:"能推陈换新,新粥益胃",意思是说白粥不但能充饥,对身体还好。陆游更会吃粥,曰:"只将食粥至神仙。"他认为喝粥可以长寿,可以做神仙。《黄帝内经》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理念,腊八粥用到的红豆、绿豆、大豆、黄米、小米等有易消化,促进脏腑功能恢复的保健养生功能。所以腊八喝碗腊八粥,不但是过节的气氛,更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11187/2f3b9f759d0abd23.jpeg)
数九寒冬里的腊八这一天,煮上一锅好吃保健的腊八粥,过一个健康快乐的腊八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