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点就着,特别容易“炸毛”却不自知,我是怎么了?

一点就着,特别容易“炸毛”却不自知,我是怎么了?

作者: 晨曦中的金色羽毛 | 来源:发表于2020-12-12 08:56 被阅读0次

    01.特别容易“炸毛”,是因为无法察觉

    闺蜜沐沐曾开玩笑嘲笑我:你表面脾气挺好,但其实却像个定时炸弹,特别容易炸毛,还不自知。

    那时对她的这一说法,我心里只认可前半句,后半句却特别不认同。

    但这几天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经过是这样的:

    昨天上班,一个男同事让我给他发一些电子版的资料。

    我仔细一看,这些资料我近期已经在工作群发了两次。

    而且当时还@所有人,让大家都存一份,免得需要的时候找不到。

    显然那两次他都没保存。

    这时,我心里已经有些情绪,就回复他:这些资料我近期已经在群里发过,你找一下吧。

    这个男同事秒回:哪个群啊?

    我有些无语,想着他一定是懒得翻聊天记录,就没再回复他的信息,希望他能自行领悟。

    谁知,过了一会,他竟然不知趣地跑到我跟前,可怜巴巴地哀求道:我真的找不到了,就再给我发一份吧?

    听着他略带撒娇的语气,我不仅没有心软,反而一下子炸毛了:

    “你不要挑战我的忍耐力,我在群里都发过两次了,自己去找吧!”

    他大概是没想到为这点事竟能把我惹毛,发这么大的脾气,灰溜溜地回去了。

    结果,后来那天我们俩迎面再碰到的时候,他都是躲着我走,看见我就好像见到了老虎一般。

    说实话,本来我还很得意,觉得借这个机会可以让他好好长长记性,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可是发现他竟然绕着我走路了,我又忍不住反思自己: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为什么我会如此生气?

    什么时候我也变成了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了,太可怕了。

    为什么以前遇到类似的情况,能一直理直气壮地认为是别人的错误,却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

    02.大部分人本质上都活在过去

    鸡汤中说:大部分人都活在过去,活在过去的经验中。

    用心理学来解释,是说一个人即便长大后,依然会用童年时期学会的和世界相处方式,对待这个世界。

    具体到我为什么会很容易“炸毛”这件事,可以理解为构建关系的方式也遵循这样的道理。

    心理学认为,我们在童年时期学会的,

    如何和重要他人构建关系的模式,往往会影响我们的一生,成为和他人相处的模板

    重要他人一般是指父母。

    也就是说,我们在童年时期怎么和我们的父母相处、互动,长大后和他人相处不经意间也是如此。

    比如说,我的父母和中国绝大多数家长一样,小时候对我采用的是打压式教育。

    他们常常批评我这做的不够好,那还有待努力,犯错后我常常被贬低的一无是处,

    基本上听不到什么表扬和赞赏的话。

    这导致了我内心极度自卑,长大后依然如此。

    记得刚上小学,学习十以内加减法的时候,我学的特别费劲。

    整天掰着十个指头数来数去,却总也算不清,为此我妈特别郁闷。

    要知道当年她的数理化成绩年年都保持在班级前几名,而如今自己的闺女竟然连十以内加减法都学不会。

    她内心的挫败感就此产生,还很强烈。

    我妈常常崩溃地感慨:我闺女实在是太笨了,怎么一点也没遗传到我的好基因呢?

    看着她失望的眼神,落寞的表情,小小年纪的我也开始自卑起来,内心总是暗示自己:我天生就是比别人笨。

    后来,学习过程中无论学什么,我还是学的比较慢,成绩也始终处于中等水平。

    我妈大概还是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于是慢慢开始给我讲笨鸟先飞的故事,希望我能明白些什么。

    听的多了,我有天突然明白了自己其实就是故事中的那只“笨鸟”,

    也理解了我妈的“良苦用心”:只有比别人更努力,才能赶上别人。

    开家长会时,老师对我妈说:这孩子不聪明,不过挺努力。

    我妈顺势回应道:嗯,就是,我闺女从小就笨,老师您多费心了。

    就这样,无论是学习中还是生活上出现的问题,我妈都能归结到这个结论上,我也都全盘接受认可了。

    可以看出,我和父母之间的互动模式是:贬低——接受

    这也决定了我在和他人建立关系时,仍旧会按照这个模板进行。

    也就是说,我对自己及他人表现出“笨”的行为,是极为反感和厌恶的;

    所以,当那位男同事表现得可怜巴巴,再次向我要资料。

    我的内心深处会自然把他的这种行为归到“笨”的范围,而且超级不耐烦,忍不住发脾气。

    其实我只是完全复制了我妈当年,看到笨笨的我没做好事情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而且我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直到看到他已经有点怕我,

    连走路都绕着我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做的也不对,处理方式欠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我还是很容易“炸毛”,一点就着,还难以改变呢?

    03.我们的行为究竟是被什么所操控?

    想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得先明白另外一个问题:

    我们的很多行为,是受潜意识控制还是意识控制?

    曾经我也坚定不移地认为是后者,但现在我逐渐意识到实际上是前者。

    先别急着否定,看看以下场景你就明白了。

    有段时间,我在准备职称考试,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看书,所以一般会在周末抽出整块的时间学习。

    想象中的自己是这样的:

    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埋头看书,认真思考、做笔记,一上午的时间能看个几十页不成问题。

    但实际上当我真正坐那开始看书时,却是这样的:

    一会想喝水,一会忍不住刷下朋友圈,一会又感觉饿了想吃点零食。

    一个小时过去了,感觉需要休息一下,于是打开了电视,还安慰自己说:

    学习这件事本来就很费脑子,放松一下才能提高效率。

    就这样,躺在沙发上边吃着薯片边看着搞笑综艺,再也没回到书桌前,

    心里想的是:离考试的时间还早,慢慢来吧。

    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吧?无数次在心里告诫自己:不能这么懒下去了,否则考试准没戏。

    然而身体却很诚实,一次次背叛你的主观意识。

    说白了就是,你的潜意识根本就不想坐那学习。

    拿我自己来说,那些备考的书实在太枯燥了,有很多专有名词都看不懂。

    最重要的是我内心根本就不喜欢这个专业,更不想通过考试证明自己的实力,

    所以在我的潜意识中,对这件事一开始就是排斥和抗拒的。

    即使是意识层面强迫自己坐到那,潜意识的想法依然会蹦出来,向真实的我发出各种指令,以示抗议。

    比如我一会去倒个水喝,一会去拿个零食吃,这些行为都是受潜意识的指挥,而我却浑然不知,察觉不到。

    这时的我就像是一个遥控玩具,被遥控器按到哪个键,就会执行哪种操作。

    还拿我向同事发脾气自的例子来说,我的意识层面中,知道工作中要和他人友好相处,形成良好同事关系。

    这是社会秩序,即老师、家长向我们灌输的人人要遵守的社会规则。

    我在通常情况下,会完全去遵守和执行这个规则,毕竟和同事搞不好关系,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但是那个男同事的行为,却激怒了我,

    是因为他的做法唤醒我,让我再次回到了童年我自己做不好某件事的场景,打开了情绪开关。

    在潜意识中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笨”的行为投射到他的身上,行为这时已不受意识的控制。

    表面上看是对他发火,其实是对自己的愤怒,讨厌这样的自己。

    04.如何开启新的良性模式

    那么,既然潜意识是深入骨髓的想法和模式,

    要如何做才能让自己摆脱过去对我们的影响,让自己变得更好呢?

    首先,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就如同有人所说,凡是你在意的,越能伤害到你;凡是你不在意的,越无法伤害到你。

    如果你像我一样有过自卑的经历,可以这样重新看待这个问题:

    每个人就好像一种花,花期不同,开放的时间自然不一样。

    虽然每种花的形态、颜色各异,但各有各的美。

    根本没必要用同一种美的标准,来要求和看待别的花朵,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环境。

    当你能够用上帝视角看待自己的心结时,就能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是和过去的自己握手言和。

    其次,要不断察觉哪些想法是自己的主观意识,哪些是潜意识。

    主观意识一般是我们受道德、规则及法律约束的想法,

    但深藏在潜意识中的想法,却往往是我们的真实想法。

    这个练习有助于了解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而非别人眼中期待的自己。

    而且我们也能从潜意识中找到过去对我们现在的影响,理解自己如今的问题和童年经历的联系。

    再次,当潜意识不知觉控制自身的行动,用意识唤醒潜意识并及时制止。

    比方说,当他人说的一句话激起你的愤怒,你特别想发火。

    但这时你已经意识到这是潜意识的想法,先告诉自己,自己之所以这么生气。

    不是因为他的这句话,而是这句话让你自动开启了童年的某个情景下,构建关系模式的开关。

    如果冲着对方发火,不过是讨厌这种关系模式。

    也就是练习用意识控制潜意识,不断纠正我们的反应和行为模式,最终彻底摆脱曾经的不良模式,开启新的良性模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点就着,特别容易“炸毛”却不自知,我是怎么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hj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