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系列沙龙活动第十期《曼陀罗心灵彩绘》如期进行,授课专家是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和深厚理论功底的薄冬梅老师。

鼓 掌
王波老师说:“先鼓掌,再欣赏。”是的,热烈的掌声送给薄冬梅老师!薄老师讲得太好了,回来的路上,在朦胧的的灯光下,我和张宁老师驻足又聊了一个小时,太兴奋、太默契、太愉悦了!
从“唐卡”“坛城”到“本我”“自我”“超我”,
从佛洛依德的“冲天柱”到荣格的“木兰花”,
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到魏礼贤的“中国在西方的精神使者””,
从“集体潜意识”、“共时性”到“量子纠缠”,
从“内倾”到“外倾”,
从自性动力的“七阶段”到佛教的“明心见性。
曼陀罗绘画治疗是心理学大师荣格首创并大力倡导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曼陀罗绘画能够整合绘画者内心的矛盾,获得内在的和谐与稳定。荣格在生活中最没有方向的时候,开始绘制曼陀罗。这一绘画形式,成为他自我疗愈以及对集体潜意识心灵的深度探索的重要方式。曼陀罗是“自性”的象征,自性的特点就是统一、完整、自足、和谐。绘画曼陀罗是投射与回收自性的过程。曼陀罗强调整体性,心理的整体性约等于自性本身,整体性等于神性。
薄老师的课内容丰富!
与自我在一起——明心
之前我带领上一批学生绘制了两年多的曼陀罗,这一批学生又开始绘制曼陀罗近一个月的时间,昨天学生们还彩绘曼陀罗,其间,我只看到学生受到滋养后的变化,至于为什么发生变化,没求甚解,今晚通过听薄老师的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似乎顿悟了:自我只是意识的中心,而自性才是心灵的核心和全部。绘制曼陀罗的过程是一个正准备走向自性化或正在自行化的过程,自性化是一个过程,并没有最终的结果,我认为自性化的过程就是开悟的过程!自性动力是心理发展的原动力。 自性动力分为七个阶段:保护、分化、凝聚、整合、指引、超越、开悟。绘制曼陀罗的过程就是从“保护、分化、凝聚、整合、指引”到“超越、开悟”的过程。
今晚我的“个人曼陀罗”——《爱》,我颇为得意,因为我觉察到我绘画的过程是一个能量整合的过程,是一个突破的过程,是一个内心的涌动酣畅淋漓的过程,特别是外围的黑色圈圈是能量、是资源,我看到了自己的资源和能量,同时,我更觉察到这些黑色圈圈是曾经的“困难和阴影”,现在我让强有力的自我意象去面对,中间能量饱满的红色的小人是自我意象,这样,我从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超越困难的力量和智慧。
在薄老师的引导下,“保护阶段”的这张曼陀罗也让我觉察到“稳当、严谨、出错率低”与“保守、迷茫、无力”并存的真实的自我。
与他人在一起——见性
双人曼陀罗是自己和张宁共舞,“舞台”不大,但我们舞出了自我、舞出了默契、舞出了融合、舞出了愉悦、舞出了“心在一起”。
也因此,回来的路上,我们共叙“旧情”,从家庭的温暖甜蜜到个人的成长变化,我们幸福着。
再 鼓 掌
王波老师说:“先鼓掌,再欣赏。”
是的,再次热烈的掌声送给薄冬梅老师!其实和薄老师是老朋友了!
热烈的掌声也送给今晚的每一个伙伴,因为彼此是彼此的镜子。
当然更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送给能从“曼陀罗”这面镜子和“他人”这面镜子中有所觉察的自己:觉察到自己的思维习惯,觉察到自己的情绪、行为模式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