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学习心得专题
含胸拔背,负阴抱阳———再读黄帝内经第三十三课金匮真言论十

含胸拔背,负阴抱阳———再读黄帝内经第三十三课金匮真言论十

作者: 心即佛 | 来源:发表于2020-04-05 00:13 被阅读0次

“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之藏府中陰陽,則藏者為陰府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藏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府皆為陽。”

      人和天地的关系,就是一种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所有的关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关系是阴阳,揭示更多关系的是五行,揭示无穷关系的是八卦,道家的文化是研究关系的文化,中医亦如此,高屋建瓴,见微知著,把人当人,把人体看作一个系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治病治真病。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可知为医者既要有宰相的胸襟,也要有宰相的把握全局的能力。人知道了天地、昼夜和人的阴阳,知道自己的限度,才能有度的把握,才能应和天地的节奏,与天地和谐共振,学会变通不钻牛角尖,快到崩溃的时候一定要和,往极点走的时候一定要谐,知道妥协知道让步,才能走出一片光明。

      人的阴阳,暴露在外的是阳,深藏在内的是阴;人的身躯的阴阳,太阳照到的背部是阳,腹部是阴;人的脏腑的阴阳,藏者为阴,肝心脾肺肾(对应木火土金水)都是深藏不露的,为阴,看得见摸得着与外界相通的,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空心的是腑,为阳。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该藏的不要让他漏,血是肾精所化,流失掉就损伤精气了;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也,该运化的不要让他藏,运不好,要么是阴太过吃多了,要么是阳气不足。脏腑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才好。

    学习黄帝内经第三十三课,知道了和谐的“和”是不要太过,“谐”是一样,夏天与热相安但也不要热得太过,太热了就树荫下歇歇,冬天也不要冻得太过,太冷了就暖屋里躲躲,既要谐更要和。知道了站桩的正确朝向: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背负着北面,面朝着南面,阳背对着阴北,阴腹对着南阳,阳凸起来阴含进去,含胸拔背,可以最好地接受天地之气,道法自然,生生不息。

     

相关文章

  • 含胸拔背,负阴抱阳———再读黄帝内经第三十三课金匮真言论十

    “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之...

  • 呼吸养生法读书笔记3

    百病生于气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有阳必有...

  • 人体之阴阳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

  •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

  • 阴阳表里,天人相应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 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

  • 比起古人,我们正在退化!

    原创雪漠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物负阴而抱阳”,“负”是背的意思,背的时候是背对背,也就是背负;“抱”...

  • 含胸拔背

    含胸拔背:胸部略微往里凹,此时百的背部是自然往外凸的,形成圆弧状,这就是拔背度。 沉肩坠肘:沉肩首须放松两肩关节,...

  • 面南背北

    练气功者为什么都是面南背北? 来自《道德经》中的“ “万物负阴而抱阳” 。 “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指的是两个概...

  • 练气功者为什么都是面南背北?

    站桩为什么面南背北? 这一行为来自《道德经》中的“ “万物负阴而抱阳” 。 “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指的是两个概...

  • 一日一学中医,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 第五十一天

    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 一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 注:南风生于夏季,使心发病,病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含胸拔背,负阴抱阳———再读黄帝内经第三十三课金匮真言论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ie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