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搞圈子文化,不是好的品牌市集

不搞圈子文化,不是好的品牌市集

作者: 大舅妈 | 来源:发表于2022-11-27 12:59 被阅读0次

    每个周末都有7-8场的创意市集,相信年轻人总会去逛一场吧。

    “并不。”在市集经济刚开始的时候,阿伞非常热衷逛不同空间的摊,但现在的她说:“逛多了,觉得基本雷同,除非逛街经过看看,也不会专门为市集跑到太远的地方。”

    图片来源@点睇

    她所去的市集,都是本地算比较稳定、且小有名气的。“每次的宣传,都让人觉得摊位好丰富啊!怎么到现场一看,5-6个摊主挤在个小房间,有的就是一个架子或者铺一张布,完全没有淘的欲望,五分钟就出来了。”

    我发现,本地有很多知名的市集品牌,但是有响当当的名字,就有品牌效应吗?


    01.出名的市集=有品牌力吗?

    我在找市集合作的时候,商场策划阿乐给我推荐了几个本地小有名气的合作方。

    这类市集的名气,是2B的,也就是对摊主、场地方很吸引。“因为他们有多次策划组织经验,也有一定的号召力。对场地方来说,这些品牌有自己的资源,快速组一个市集不成问题。对摊主而言,紧跟着这类有声望的市集,能带他们进更高客流的场。”

    图文无关,来源@益闻网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类市集总觉像大杂烩他们的主打特色是什么?话到嘴边但说不出。手工首饰、服饰、花艺香薰、咖啡柠檬茶,甚至塔罗牌都俨然成了市集标配。“挺腻的其实。发现市集的选品其实差不多吧,基本走马观花。只有看到类别很少见的摊位,才会走过去认真看两眼。”阿伞说。

    有名气≠有品牌力,因为缺少了市集定位。

    “摆摊还要定位,太卷了吧!”确实。但是市集市场逐渐饱和,如果不打造独特的风格与个性,缺乏内容生产力,无论外壳包装得多精致,消费者很快就“腻了”。

    02.什么是有品牌力的市集?

    就像买手,会根据某种风格,去采集不同品类。有品牌力的市集,他们会招募聚集同一风格的摊主,来贩卖生活方式。所以会发现,真正由品牌效应的市集,内容更窄更垂直。

    ·【生活美学】凡几 Common Rare

    凡几从2015年开始探索市集经济的玩法,也是想从品牌力、设计力上突破传统市集的“吃螃蟹的人”。主打“Small Things Matter(平凡也珍贵)”的理念,主理人希望为文创艺术家、设计师及手工匠人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平台来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参与者从小细节提高生活品质。凡几合作了 800+ 家独立原创品牌,见证着草稿 CIAOGAO、UNISKIN 优时颜等品牌走向大众。

    从摊位的规划上,除了饮食、文创品牌以外,还有户外、宠物专区。虽然生活方式很杂,但由于凡几的准入门槛也相对较高,因此对摊主和消费者来说,整体品质和体验也较好。

    @凡几COMMONRARE

    · 【二手复古】“银盐”

    银盐,是Vintage党的狂欢。从2018年开始,他们认为,旧物是有故事和生命力的,所以搭建了二手复古物件交流的场域,望传递复古美学,传播复古生活方式。市集分为:复古服饰及配饰、质感手作、复古生活方式、黑胶二手杂志书籍等精神角落、餐食。同时也招募复古活动方,共同策划了舞蹈、骑行、露营、手工坊等活动。整体VI下来,都是复古调调,“穿越味十足”,迷幻又真实。

    图片来源:公众号@银盐SPACE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手工艺】“双手做工”

    作为木墨家居旗下的活动品牌,“双手做工”市集,高喊“双手做工,养活自己”,以手工艺为核心的劳动者市集,提倡用探索手作之美的方式来探讨“如何生活”。市集摊位主要分手工艺(日用器皿、皮具木作、金工)、农夫(手作饰品、食品、花艺香薰等)板块,并举行展览、对谈、开放麦形式进行互动交流。

    图片来源:公众号@双手做工 图片来源:公众号@aranya

    ·【泛艺术美食】伍德吃托客

    伍德吃托客从2015年开始,开始打造成一个美食IP。创始人认为,美食是让摊主和消费者更容易破冰的媒介。

    因为不管你来自什么样的生活语境,处于哪种消费阶级,审美是性冷淡还是波普,在面对一块好吃的汉堡时,这些差异都将被抹平。——边忭

    “讲伍德”,已经从精致街头美食,延展到青年艺术、生活体验方式、图书插画等板块,打造综合性生活方式展,为青年人提供体验消费产品。

    图片来源@socialbeta 图片来源:站酷@北武

    ·【精品咖啡文化】咖势

    今年将举办第四年的咖势,算是大湾区规模比较大的咖啡文化市集。在广州CBD,近180家咖啡品牌集结,与咖啡因狂热分子联结,让消费者能在同一个物理空间内,“打卡”完大部分大湾区咖啡店。以咖啡为媒介,除了传统的意式与单品之外,各个摊主也会推出限定特调来惊喜观众。

    图片来源@网易新闻

    03.生活方式市集,玩的是社群,谁都愿意买单!

    “赶集”赶上瘾之后,市集不单止是提供新的消费场景,而是玩圈子文化。摊主、消费者参加不同市集就是身份认同,给自己“打标签”——我是手工党、我是古着圈……

    蝉爷在回顾银盐复古市集时聊到,

    对国内的复古迷而言,可供线下交流的活动、场所确实太少了,当然少不意味着要将就,因为期待,才会以更严格的态度审视来之不易的每一次活动。——来源“蝉市”公众号

    回归到生活方式市集,他们并不是卖货的思维,为各个品牌提供平台,尽可能表达自我的风格态度,让消费者与之交朋友。

    图片来源@益闻网

    这种新颖的社群感,让市集满足了买家和卖家社交需求,换句话能为更高一级的心理需求而买单。


    “对于市集又收摊主费,又收观众门票,你怎么看?”

    摊主C说,他们其实很欢迎市集门票制。首先,是将不愿意消费的人先排除,而且愿意为特定风格市集买单的观众,也一定是这些圈子的人,所以他们的购买力和意愿也会更高。

    同样把市集逛腻了的Zoe,在凡几市集年中发布来深消息后,就迫不及待买了139元的套票。就算因疫情和台风多次延期,Zoe也是一直等最新的消息,在十一的时候从广州奔去深圳参加。对于第一次参加凡几市集,为啥她那么笃定预付款下单,“这个品牌在上海办了很多场了,一直关注他们的公众号,相信他们的眼光。”果不其然,与凡几“面基”后,再次认证了她的直觉,让她更沉迷凡几市集了。

    市集就是一个有选题的容器,自自然然有了气场,也吸引到这个圈子的人

    这才是真正有品牌力的市集,不在于售卖,在于造圈子、造生活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搞圈子文化,不是好的品牌市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kc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