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和我说的“教育”并不一样

你和我说的“教育”并不一样

作者: 芷水文心 | 来源:发表于2019-07-07 18:17 被阅读0次
    你怎么看一片生命的丛林?

    这几天的生活,我很喜欢。

    每天早上七点多开始到校上班,下午六点回家,按部就班而又踏踏实实地做下学期的课程。原本和孩子约好的“白天各自忙,晚上一起奔放”最终并没有完全实现,因为“指间渡”还有暑期每日的读书打卡任务,孩子呢,晚上也总想在他的房间里玩一会儿他久违的儿时玩具。于是在各自的忙碌之后,我会听他弹一会儿吉他,再一起看半部电影,或者散一小会儿步,聊聊一天以来各自的感受。直到夜深,一家人安然入睡。

    这已经是我理想的生活,我很满足。这段时间,在每天充实的工作和有价值的“行动”之中,在每天的阅读和思考中,我认真地把自己和自己的经历阅读了一遍又一遍,反思了一遍又一遍,我终于认清了属于自己独有的价值,这种认识会是一种稳定的判断,这也将是一种自信的判断。不依赖他人的评价,也不依赖他人的反应,更不会在不同的瞬间不断摇摆动摇。

    这是一场对自我的教育。

    这是忙碌之后获得的沉静,这也是危机之中迸发的勇气。

    我开始学会对和我不一样的人又多了一些理解,这种理解并非出自我的妥协,而是我开始去思考,我们到底是不是一类人,我们在不在一个思考的场域里,我们的目标是否追求一致。如果没有一个相同的大前提,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其实我们大可节约自己的时间,果断地错过也不留遗憾,坚决地朝着自己更远的路途出发。

    这样的情景,就好像在外旅游的路途中遇到一群驴友。有的可能是因为旅行社的原因,你们不得不同行,但最终也会三五成群,各自找友;也有些旅途相遇的驴友,有的可能一开始聊得不错,发现很是投缘,可是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现,那都是一种错觉,因为你觉得沿途风景是你此行的目的,而他觉得要多拍些照片发到朋友圈才是目的,于是分道扬镳,但终会留下两三人与你同行,只要我们自己是一个有自我风格的旅人,就不必纠结于别人的选择,更不必迁就别人的人生。不用为割舍过去而怀念,不用为与谁错过而叹息,无论主动再见还是被动离别,那都只适合放在回忆的橱窗里来审美,顶多留在文字的扉页里偶尔阅读一遍。前边的路还无限,所需的时间还无数,尤其不要忘记了,永远要记得:怜取眼前人。

    当然,人生就是一场旅途,只是我选择了教育这条路线。我们可能因为“教育”而见面、认识,甚至汇聚在一起。或许我们同为家长,或许我们成为同事,或许我们建立起来的不过是家校关系。但是,我毫不怀疑的是,我们旅行的出发点不尽相同,我们对教育的理解甚至根本不同,我们说出来的看似同一个词语“教育”,而我们真正的理解差异却已千里。

    有的人说,教育才是分数。因为一个人的成长就像参与了一次市场经济,而所有的贩卖标准就只看你有没有成绩作为资本。没有这个资本,我们无法提升自己的市值,我们也无法掌握参与这场经济的主动权。

    很可悲的是,强烈要求分数的人往往都没有建立起需要分数最起码的资本。一棵树,树干越粗壮,枝叶越繁茂,花朵越明媚,受到的虫灾越少,自然果实越硕大。所谓的树干,无非是孩子一个健康而坚实的自我,它需要父母的爱来呵护,需要在成长岁月之中汲取足够情感的营养;而树枝,就仿佛是孩子成长的思维,自由而舒展地伸向天空的任何一个地方,没有被残忍地剪短,没有因为哪一边总是见不到阳光就萎缩了方向;而叶呢,那是丰厚的经历滋养,这经历或许从生活中得来,或许从书本中得来,总之,足够开阔的眼界让每一片叶子都有信心期待阳光并得到舒展。当然,我们更期望这棵树不曾遭受过太多的灾害,比如让它难以抵抗的风雨,这风雨或许是家庭中压抑的关系,或许是父母长期争吵的雷电,或许是成人焦虑不止如急雨的批评;甚至象征着阳光的父母长期不在场,只是成长中的光合作用无法进行。如果遭受虫灾却没人帮忙那就更不得了了,一次虫灾尚且能自我修复,但是接二连三的虫灾倘使不被发现,那小树又怎么能长得壮硕呢?

    但是绝大多数“教育者”并不顾及这些,他们不知道分数的由来,他们仿佛觉得树生来就是要结果子的,结果子只是树的责任,却丝毫不会去想,从一棵小树发芽抽枝到结果实这一路,我们为这棵小树做了些什么。不,我这里指的做了些什么,不止是我们给与了它多少阳光多少雨露,更需要反思的是,我们制造了多少让小树萎靡的风暴。我们对它的精心呵护是不是树成长的方向,我们是不是以为树会在风暴的威慑下才会长得更好?我们所做出的一切是不是都在朝着果实繁盛的方向努力?

    然而,事实却常常是,那些培育了一棵孱弱小树的人最期待果实。但是他们的内心里感觉到了已经不可能违背一棵树成长的规律的焦虑。就是这种焦虑,让人太容易相信有一种违反自然规律的“教育”能让一棵资本不够的小树结出更丰盛的果实,然而,这种相信一旦落空,又立即转化为仇恨——这仇恨里边,有多少是一种责任的推卸,有多少是抱怨的嫁祸呢?我不知道。但不管怎样,我都报以深深的同情。

    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第一次做父母,而且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成长为完美的父母。更何况有些人在培育树苗之前并不看说明,只按自己被培育的方式来,甚至有的人并不考虑培育方式,只按自己的性情来,更有甚者,连自己的性情也不参与,任它自由疯长。

    这就很清楚了。有人要的教育是从自己培育的树上摘得果实,让它有资格在市场的流动中待价而沽。而我所要的教育,是要一棵健康生长的小树。

    即使过去的岁月注定这棵树的枝干孱弱,我也希望他的枝条能自由伸张,希望他的叶子能够茂密饱满,希望他敢开花而不被嘲笑,希望他能结出果实而不自卑。因为我知道,一棵树的秋天不止一次,一棵树的果实不止一次。而每一次的收获都该意味着又一次的成长,这成长将是一次螺旋的上升。如果没有一棵健康的树,他不可能结出第一次丰收的果实,也不可能结出第二次丰收的果实,它甚至会很快就拒绝春天,提前衰老到荒凉……而真正的教育,就应该把我们的精力放在认识这棵树,调理这棵树上,只有有了健壮的树,我们才有可能收获真正的而且是不止一次的果实。

    是的,我也要果实。我怕我的孩子成绩考得不好,我会担心我的孩子考不上大学。但是我能做的是什么?拔苗助长么?我唯一能做的,就只是给他营造一个风和日丽的家庭氛围,让他不用花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家庭当中带来的一堆恶劣情绪;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感受到我愿意帮助他,在任何一个他跌倒的时候,我都会扶着他,而不至于让他不敢尝试害怕失败。没有一棵树不渴望生长,也没有一个孩子甘心沦落,除非那不是他自己的生命想去的方向。

    而我对教育的这种理解并非出于哪一本书,也并不源于某个系统,只是因为我是一个读过很多家庭孩子的一位母亲,而已。十年以来,我的家庭里就渗透我们这样对“教育”的理解。

    当我意识到,和我一起谈“教育”的人,并不是和我一样持有对“教育”的理解时,起初,我想改变他们的看法,和我一起同行。后来,我觉得,他们会认为我浪费了他们的时间,我也会认为我可以用这些不可收效的时间去栽培更多棵小树,探索更多的旅途时,我开始渐渐选择,果断告别,坚定上路!

    或许你会说,在教育这条旅游线路中,你已经没有机会做一个散客,因为你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你就只能充当导游。

    是的,还好我选择了一个不错的旅行社,在这里,只寻找尺码相同,追求真教育的人。我不需要榨取什么利益作为我人生的补充,我只期望我身上所带的逐渐丰富的装备——教育学、心理学、哲学、语文专业知识能因为我,而实现它们在教育上应该实现的价值。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和我说的“教育”并不一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ri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