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智慧去分辨,有力量去接受

有智慧去分辨,有力量去接受

作者: 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间 | 来源:发表于2023-10-03 13:31 被阅读0次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

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没有人是完美的、永远不犯错误的,自己有事没做好,别人指出来也很正常,都是对自己的帮助,不要把“批评”想得那么可怕。人要向前进步,就必须要学会接受批评和不同意见。

对于他人的批评,中道的态度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既无需害怕、生气、反弹,又不要当做深重的心理负担,自卑失落一滑到底。

我们害怕他人的批评,是因为内心深处渴求肯定、不自信;而真修佛子不畏惧批评,反而“闻过则喜”,是因为他们内心中把他人的批评当做自己成长的阶梯。

人对自我的执著,导致有时会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最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所以时时刻刻追求“我”的存在感、成就感、满足感,不喜欢被否定被批评。

怕他人不认可乃至否定自己,出发点紧紧围绕着“我”,故容易敏感。真正让我们痛苦的就是这个“我”,体会到了吗?

但是修行人恰恰要破除这些,因为我执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在《藉心经说真谛》和说法法音《如何断我执》中,南无始祖报身佛讲到我执,也就是执我,是贪嗔痴慢疑五毒积聚的因,生发的果。

主要是从自己的私欲利益出发,损伤他人的利益,以自己的私心杂念剥得幸福,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执我强盛到极度时,为了自己可以六亲不认,无所不为,这是自私狭隘到顶点。

比如认为这个东西是我的,认为这件事是我才能办的,这件事是我的重要,认为我的利益被人损伤,认为我的东西被人夺走,认为我所做的一切都被别人刺伤,这是不可以的,认为我才能处理一切,满心满念“我我我”,不顾他人的荣辱悲伤疼痛,也很难接受来自他人的否定和批评,这些都是我执的部分表现,这也造成了我们一不如意,就生出种种的烦恼之障。

如果闭塞视听,唯“我”是从,就如同旭日普照,而自己却躲在暗处,无缘于善教知识,亦难沐于佛法光耀。

此非阳光之咎,乃众生自失。当觉得“找不到路”的时候,并不是地上没有路,是自己的智慧蒙尘,看不到其他的途径,或者内心偏执和狭隘,别人指出了,自己看到了也不愿走。

所以,不管是逆耳之言,还是拂心之事,我们心里只要依止佛法的真谛,处处减少进而断除我执,自然也就减少了自他之间的对立,而不是只想着别人怎么说我,怎么不如我意,那么逐步通过修行,就会让自己有智慧去分辨别人的话,也会有力量去接受别人的评价。

人生短暂,人身难得,菩提道难追,解脱道难成,好不容易人生一世求学到佛法,要珍惜自己的光阴和慧命呀。

相关文章

  • 人必要有某种支撑的力量,才可稳稳地走下去

    文/素履 @ 关于祈祷 愿你有勇气接受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耐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有宁静的心...

  • 生活

    请赐予我力量,去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请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

  • 解析·图论 CLZ最小环

    赐予我力量,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安东尼达斯 ...

  • 放下

    “愿上帝赐予我力量,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 我所能改变...

  • 《易经》7|不易、变易、简易

    愿赐予我力量,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 原以为这种哲理深刻...

  • Day4 |认识自我

    白朗宁有句名言:“有勇气改变你能够改变的,有意愿接受你无法改变的,有智慧去分辨你是否有能力改变。” 但人最大的敌人...

  •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第十章

    有勇气改变你能改变的,有意愿接受你无法改变的,有智慧去分辨你是否有能力改变。 ─白朗宁 本章介绍了思维导图可...

  • 改变还是接受?

    愿上帝赐予我力量,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两者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

  • 《别说你懂导图》day11

    ?效能加油站-曾国藩训练营第29天 白郎宁有句名言:“有勇气改变你能够改变的,有意愿接受你无法接受的,有智慧去分辨...

  •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20190505

    用思维导图认识自我 “有勇气改变你能够改变的,有意愿接受你无法改变的,有智慧去分辨你是否有能力改变” 这是一种人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智慧去分辨,有力量去接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ue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