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失落。在现在的我看来,应该是失去了洋溢的神气,落入了阴暗的低谷。
我在现实生活,生活还不足二十年,所以让我懂得失落的事件,就那几样。
高考,所有学生的生活转折点。同样,也是我的转折点。在高考成绩公布的那几天,我成功地品尝到了失落的滋味。那天的阳光很温和。不过,在我看来,也只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片刻宁静。我记得,当时的我,拿了一个笔记本电脑,还在肆无忌惮地看着电视剧。直至中午,微信的班级群被可以查询成绩的消息给塞爆。我就跳转页面开始查询成绩,对着准考证上的信息一一输入。午间的阳光透过了窗棂入射进来。很遗憾,没有折射进入我的心底。因为,我尽力的克制着自己的紧张,所以在鼠标、键盘上留下的手汗并不多。网络很快,我知道了我的成绩,不像是我的理想,像是生活的现实。所有人都知道,下午的二点钟的太阳十分毒辣。但是,我的外公、叔公、姑姑、舅舅…打电话,发微信,甚至直接坐在我的身边。他们的脸色、声音、文字都很平静。几天后,朋友圈是别人的炫耀、学校榜单上是别人的名字。那次暑假,我呆在家里,很平静,很苦涩,我知道这是失落的感觉。
我原本以为,我当时已经到低谷了。可是,我没想到,我还可以在往下跌一层。这次的失落呢,发生在报考志愿。我父亲,一个白手起家的小商人。他呢,想让我去读警校,走当官的路线。报考警校,要进行政审。事情恰恰就在那天。在我母亲与村里的村官交流时,我知道了,我家新建的房子,在我备考的某一个月中,被拆了。于是,我想明白了。明白了,一直放养我的父亲,为什么要让我走从政;明白了,考前几天,我奶奶因眼疾看病时,医生说“气极伤身”的原因;明白了,整个家里,甚至是整个村里,只有我一人在那里傻乐,被人蒙在鼓里。在那段时间里,父亲、母亲、奶奶,三个人轮着劝我读警校、去当官。也许是想让我有能力之后,向村里那个“眼红的人”讨回我们所失去的一切罢了。那年,我们村的庙宇给考上大学的人发红包,让几个准大学生戴着红色的别花,在村里逛着。然后,我们一行人就来到了一个考六百多分的人的家里,送红包、放鞭炮…仪式很隆重,所有人都洋溢在喜气洋洋的氛围里面。但是,生活就是这么巧,我那被拆得剩废石一堆的新房,就在他们家前面。唢呐、大鼓声音很响亮,可那座原本可以入住的新房消失了,就好像它没有存在过一样。那天,看着废石堆,我很平静,在人们后面躲着刺耳的鞭炮声。
知道被大学录取之后,我要返回学校,领取毕业证书。生活又给我开了个小玩笑,在学校中,陪伴了我六年的一位老师在走道上。为了不让她问我的成绩,我只是低着头,看着地板砖,装作不认识,默默地与她擦肩而过。学校为了招生,动作很快,制作了一个红色的大板报,上面写着我们这一届学生的名字。我仔细地寻找过,上面没有我的名字。那天晚上,我们班级聚了个餐,人到得不全。我们的段长兼历史老师就没到场,后来知道了,他辞职回老家工作了;喜欢了三年的女孩子迟到了,就像当年,“要追上了,但好像还在起点;要放弃了,但好像还有希望。”;我们宿舍还是坐满了一桌,虽然有说有笑,但是如今上大学的上大学,复读的复读。
去年的六月,我懂得了失落,一开始很苦涩,接着是无奈,之后一切归于平静。好像有,好像没有,这就是失落的滋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