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跑步,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孤独的身影含着一种自在、洒脱。
跑步,最能让人学会与自己相处,享受一种静谧、淡然、轻盈的人生状态。
很多运动都必须有伙伴、有对手,跑步只需有动机、有奔跑的愿望,一个念头就能让自己跑起来。
然而,千万不要忘了,一个人跑步既有好处,也有弊端、有隐患:
1、跑友是跑友的一面镜子,一个人跑最大的隐患常常是看不到自己在跑步中存在的问题。
身体是否过于前倾?躯干平稳性如何?落地动作是否存在问题?身体重心和着地的关系合理吗?腾空高度与步频、步幅匹配吗?
跑步中个人姿态,我们可以感觉到,但不能准确评估。很多长期跑步形成的习惯,我们以为是合理的,却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人跑不能发现的问题,跑友稍加注意就能指出。等到自己跑出伤痛才发现,悔之晚矣。
2、凡事都有意外,跑步也一样,一个人跑步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
道路不熟悉,脚崴了怎么办?地面积水或者有坑儿,摔倒受伤了怎么办?
跑着跑着身体突然不舒服,出现某些紧急问题如何处理?比如腿抽筋、疾病发作。
女生夜跑,遇到心怀鬼胎的人怎么办?
一个人长距离跑,补给如何满足?
出现意外情况,身边有跑友、有一群人,更容易及时处理、及时救治。
3、有对比才有准确的评判,一个人跑常常陷入想当然的误区。
自己的配速在同龄人中处于什么水平?心率偏高还是合理?一次长跑多久才能恢复?大家对比对比,交流一下,远远胜过看文章浏览视频。
一个人跑,常常想挑战一下自己,总想跑得更快一些、更远一些,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恶性循环。这时,有人提醒,有人现身说法,自己很快就能调整过来。
4、日复一日的重复总有单调的一面,一个人跑最容易懈怠、容易放弃。
本来计划8公里,跑得有些累了,说不定就改成了5公里、3公里;这时候,如果有同伴一起跑,咬咬牙也能坚持下来。
一场感冒或者连续出差,一周没跑步了,好像也无所谓,无人约跑,无人提醒,不跑也罢。这种事多发生几次,跑步也就成了过去。
跑了几个月,还是那么胖,或者还是跑得气喘如牛、依然很慢,看不到自己跑步的变化,感受不到跑步的进步。这时候,没有跑友激励、指点、开导,也许,再也不跑了。
当然,一个人跑存在的这些隐患肯定可以避免:
如果你只是喜欢慢跑,如果你总是在固定的路线欢乐跑,这些隐患都不是问题。
如果你知道健康跑的基本尺度,知道自己的跑步处于什么水平,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能够不断激励自己坚持跑步,内心强大,那么,你就已经避开了上面所说的4大隐患,可以长长久久地跑下去了。
如果你仅仅是刚开始跑步,那么,越早意识到一个人跑步可能存在的隐患,你就能跑得越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