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坛的秋天,让我看到了北国秋天的美。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见北京的秋是有多迷人。北京的秋确实漂亮。也许是生于南方,四季更替带来的风景变化并不甚明显的原因,从来北京第一年起,秋天的绚丽颜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火红的枫叶,金黄的银杏,澈蓝的天空,都在别人的照片里,也长草在我的心里。但来北京四年,虽嚷嚷多次要赏秋北京的秋,也不知道过去的几年秋天自己都在忙些什么,竟一直没能完成愿望。这周末,先是忙了一天搬家,难得一天清闲,我和先生抓住机会去了离家不太远的地坛公园——景美,愿望圆满的感觉更美。
地坛公园,因坛台周有方形泽渠,所以又称方泽坛。它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祇神”之场所,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坛平面呈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之传说。地坛公园,在上个世纪70年代,栽植了200余株银杏树,历经数载,银杏树已成规模,每到深秋,满地金黄,已然成北京赏秋的经典景点。
第一次知道地坛公园,是小时候在语文课本书中学习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这也是我第一次进入到地坛公园,似乎有种重温历史的兴奋感,我和先生在进入公园时,翻出了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认真而深情的读了一遍。我们带着虔诚而期待的心情,开始了我们的游览。
2
秋天的银杏叶很美,我一直都知道,也见过,但认真的去体会,才发觉原来她可以美的这么有层次。进入园中,长长的银杏大道,映入眼帘的是深浅不一的金黄色。有的整株树全都是透亮的黄色,不留一丝杂质,趁着阳光,那种透亮的黄沁人心脾,让人沉醉。有的黄中透着丝丝的绿,似乎还不愿意拥抱这秋,还在眷念着夏的绿意。印象最深的,是叶尾黄,叶身尚是绿色的几株银杏。扇形叶的底部是金黄色,特别像女孩字穿着的蕾丝边裙子,一层一层的叶子铺展开来,就如同一群热烈而奔放的少女,在一起欢快的舞蹈!我和先生围着那株树赞叹不已,拍了很多照片,仍觉不能拍记下眼睛看到的美丽。
秋天当然还少不了红色。园中残垣上的爬山虎,是大片叶子的大红色,甚为耀眼。我更喜欢园中一种小叶子的枫树,我知道是枫树的叶子,但叫不上名字。颜色是红色和黄色搭配着,既不是银杏叶的满片金黄,也不是常见枫叶的满片火红,散落在园中水里,恬静淡雅,散发着浓烈的艺术气息。
园中有不少古树,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到:“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以至于我们每经过一颗古树,就不由得畅想当年史铁生先生在人生坎坷时,在园中的场景。地坛陪伴了史铁生先生很多年,看着他经历过痛苦,也见证了他的涅槃重生。他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跨过人生的坎坷。我想,如果不是先生在2010年怅然离世,现在他应该还会来地坛吧。只是,那又有什么要紧呢?一篇《我与地坛》足以让先生对地坛的感情渗入到每一个去地坛的人的心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