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想法
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作者: 渭源老骥 | 来源:发表于2018-10-06 20:15 被阅读0次
    画家石云峰《八骏图》

            今夜星光灿烂,皓月当空。

            推开卧室的窗户,秋风萧瑟……

            拧开已经很老的CD机,一曲凄沧的《秋夜呤》仿佛是埙与箜篌的倾诉与惆怅!

            人这一生,在苦短的抱怨声中又觉得一辈子又是那么的漫长。听听刮风下雨,看看云卷云舒,那都是缘聚缘散的印证。暮然回首,在感叹人生蹉跎的同时,却发觉这一切都是上苍的精准安排。因缘善果,机缘巧合,无不是天意。

            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从相逢到相识,从相爱到相亲,恨离悲情,生老病死,无不遵厌兆祥的生活下去,哪怕做出片刻的停留都是遥不可及的奢求。

            人们总怨事无圆满,有太多的悲欢离合。岂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世间本多苦恼。现实是残酷的、严峻的,何时尽?缘灭之时。缘起时必须活着,只要活着就有痛苦,痛苦起源于本身。从哇哇哭声落地到童年既失,少年不在,青春易逝,才发现所有美好的事物、憧憬的未来都已消失在了时光的年轮里,深刻的绉纹里。

            我们每天生活在旦夕祸福的惶恐之中,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不受病魔的折磨?古皇王,近富豪,又有谁能逃脱生离死别的定数?或达官,亦贵人,无不在璀璨耀眼的光环下苟延残喘。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抱恨石沉汨罗江。浪漫千古的诗仙李太白,醉生梦死与宣城。事隔千年,我最崇敬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也含恨自投昆明湖。难道这种死法是这些生活上的痛苦与政治、学术上的痛苦交织在一起的最好解脱吗?葬送一脉江山换得千古绝唱的李煜,在乱世中舞文弄墨,虽看尽世间百态,却终究难逃宿命的千千结,留给了世人最真切的隐痛。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的纳兰性德,最终留下了“我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的凄美绝句,年仅三十撒手人寰。为情徜徉康桥的徐志摩,为爱痴恋终身不娶的金岳霖,天性不善交际的民国女神林徽因,病危之时求见张幼仪,却不发一言,只是静静地多看了几眼阿欢,因为阿欢长得太像徐志摩了。此种情感又有谁能说得清楚?时至今日,都已远去,空留余恨,供后人臆话长短。

            “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慧能禅师的这一偈子我辈无能全解,表面意会,只是一种境界。所谓境界者,它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见解,也是世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心静如止水的境界?并不是单纯的去追求环境的静,而是要在自己心中去发现并理解静,也就是心意的止而得静。这个止不是一切停止,而是妄想的止息,正见正思维的稳固。也就是说我们要如实地去看待这个世界,看待我们的人生。树立一个积极的,面向目标的世界观,力求一个健康的,幸福的人生观,体现自己无私的价值观。随时提醒自己发现问题及时终止,使思维始终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在接受外界声、色、香、味、触的感受后保持心中不起联想,听到就听到,见到就见到,不在心中制造出更多的思虑。不随波逐流,在任何念头一来就以正见正思维去分析,直到最终分无可分的无我无法之境,由认识单纯的境界就可以找到发现整个境界的道路。当然,这是常人很难到达的彼岸。

            总有一些年轻人整天花天酒地,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还有一伙人今天看快手,明天玩抖音,时不时地当主播,自拍几节没思想的段子小品,让人啼笑皆非,还注明什么“不喜勿喷”。再就那些跌入感情漩涡抱头鸣叫、苦苦挣扎的情海孽种们。都是在自轻自贱中挥霍青春。他们总是抱怨社会复杂,怨天尤人,不思进取,不去用正确的三观做指导,一直在好高骛远中从俗浮沉,甚至于自甘堕落。这样就难以达到宁静致远、心静如止水、淡泊旷达的境界,还有什么快乐而言呢?

            智者曰:“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选择,态度主导思路,一切决定于态度。"

            所以,从现在开始,一定要用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并重新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在学习工作中力求兴趣、愉快、舒适。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热情,少一些消极,多一些努力,少一些攀比,多一些淡泊。

            客观理解“世本无一物,”正确看待“何处染尘埃。”常拂内心之尘。

    心静则无尘,无尘自心静。

    苏北画家石云峰画黄山《迎客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ah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