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会发现,生活中人们常常听到一个词的时候就会联想起另一个词,看到一个概念的时候就会联想到另一个概念。比如,我们看到”坚持“会想到吃苦;看到”癌症“会想到死亡;看到”理想“会想到牺牲;看到”愚昧“会想到封建王朝。
是过往的教育使概念与概念之间在人的大脑中相互连接,丰富了人对于事的认知。但概念有时是模糊的,甚至是错的,所以认知能力必须要提高,只有不断地对一个概念进行剔除、深化、革新,才能消除片面,增加大脑的宽带,在纷繁的世界看到真相与理性之光。
就像我初次看到“快乐“与”专注”这两个词并列在一起的时候,不懂是为什么。因为当看到”快乐“这个词的时候,联想到的是笑、看喜剧、吃烧烤火锅、享受休闲娱乐。但当我看到”专注“这个词的时候,脑海中与之对应的词汇是严肃,认真,注意力集中,勤奋刻苦等,认为这根本应该是两种相反的东西。
我的生活每天跟孩子们呆在一起,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玩乐高,而且玩的时候认真专注,不管你怎么喊都是拒绝。所以他们的爸妈或者爷爷奶奶就站在旁边看着,不去打扰,等孩子玩开心了再走。于是我也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好像那时四驱车和悠悠球就是我的整个世界。
于是我便有了这样一种想法,可能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兼备快乐与专注的能力,只因为长大后,玩在父母眼中成了不务正业, 成绩好才是王道。学习跟玩成了零和博弈,相互矛盾的两个个体。以至于我们将学习好的人只称为”学霸“,把玩着还能念好书的人称之为”学神“,前者还是人,后者简直是神。
抱着两个词汇带来的疑惑,研读了几篇文章,使我对”快乐“与”专注“又加深了一层理解,原来它们的关系不止可以是因为做一件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所以专注;还可以是专注做一件事,从中能体会到快乐。
比如生活中的各种刷(微博 朋友圈 淘宝等)跟打游戏在我眼里就属于前者。我们也知道时尚买手跟专业游戏玩家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不是以此获利或者成长,而是享受轻松快乐感觉,所以快乐仅仅是快乐。
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后者
我们小时候常听老师说学习是快乐的,真的无法理解,因为只有结论没有方法对启发别人没有任何帮助。所以我写下来,如果能切实地帮助一些人从骨子里相信并落实行动,真正尝到专注带来的快乐自然是好事,更重要的是帮助自己,深化学来的知识,因为真的见过太多人因为当下的教育而终生厌恶学习,使好奇心被偏见蒙尘,以前的我也是如此,所以害怕自己再次迷失,所以必须学习必须记录。
首先,我们要知道,专注做事中获得的快乐体验究竟是什么。
你肯定有这样的感觉,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做着做着就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上厕所,即使久坐使你背疼也忘掉了。一直等到事情结束,才恍然大悟一拍脑门说,呀怎么搞到现在了!(你肯定有过这样的体验) 这样个感觉被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研究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心流
它指的是当人们沉浸在当下的某件事情时,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从而体验到的一种幸福的精神状态。
在米哈里著的《创造力》这本书中,他观察了很多艺术家创作时的状态,发现他们创作时常常忘记饥饿,疲劳和不适,灵感源源不断,心灵平静灵活,心流被认为是创造力的源泉。他是这样描述心流的:
你感觉自己完全在为这件事情努力,自己也因此显得很遥远。时光飞逝,你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都如行云流水一般发生。你全神贯注,所有的能力都被发挥到极致。具体来说,就是7个方面:完全沉静、感到狂喜、内心清晰、力所能及、平静感、时光飞逝以及内在动力。
米哈里总结了”心流“的五个体验
高度专注一直到结束
自我消失,忘记很多生理需求,也不在意他人的评价
时间感停止
有控制全局的感觉
过程即回报
进入”心流“是有的条件,不然凡事就都不会有无聊一说,如果你不想错过心流带
给自己的快乐,就要努力接近这个条件。
拥有自主能动人格
也就是拥有更少的自我意识,拥有更多的成功取向,以及责任心更强的人。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于自身外在以及行为表现的满意程度。一个人如果自我意识更高,他可能会过于在意在别人中的表现,而无法集中精力在所做的事情上,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太把自己当回事”。
成就取向,是指强调把个人成就和价值作为获得成功的基础,所以拥有更多成功取向的人常愿意接受新的挑战,也更愿意努力学习新技能。
责任心自不必说,责任心更强的人,喜欢解决问题,能够自我控制,认真做事。
其次,如何做一件事才能进入心流呢?
1、尝试更多的事情
我们总说培养兴趣,首先你得有一个兴趣。很多人的悲哀在于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如果是这样你可以选择尝试做更多的事情,去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只有动手去实践一件事,才会真正知道自己对它的感受,只靠想象、分析和测试都不能真正帮你做到这点。
2、设定能及时反馈的目标
清晰的目标和及时反馈是相辅相成的,清晰是指一眼就明白不需要揣摩的,所以不要加形容词,一定要简单且具体,也因为简单所以才能及时反馈。比如健身,“每次尽力做”就是一个不清晰的目标,你的大脑还需要在努力的时候反复思考“是不是尽力了?”,很难投入;但是设定到“每组12次,组间休息30秒,这就是个清晰的目标,做没做到马上自己就知道了。
3、控制技能和难度比
如同上次讲到的刻意练习中只在“学习区”里学习一样,想要进入心流就必须做有挑战的事情,不然就不能说在进步而是在享受。做毫无挑战的事情,只会让我们觉得无聊。打游戏为什么会感觉刺激,就是因为它的设计正好跟你的技能修炼以及游戏难度是成正比的,越打越厉害越打越难,赢了以后非常有成就感。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水平,不断调整技能跟难度比,不断给自己一个挑战。
心流这个概念,让我明白为什么为什么在练琴的时候有时候感到快乐而有时候会犯困,分析了原因,我发现以前因为有老师监督,弹琴的速度跟准确率的难度是在逐步提升的,而且当时有两个“小伙伴”,一个是节拍器,一个是小锅样式的厨房计时器。我每天打开节拍器,再转一下这个“小锅”定好练琴时间,比如20分钟练习琶音,速度80,不知不觉一个上午过去了,一点都不觉得累。
学习心流,让我对自己犯困的练琴状态有了了解,如果当时凭这一点我就悲观的认为自己对琴丧失了兴趣,那简直是天大的错误。学习心流也让我让对学习任何一项技能的规划都有帮助。
时至今日,我总能回忆起自己努力的三个美好片段,那是全情投入的幸福。
第一个,是备战艺考的那一年,我17岁,为了让我安静的练琴我妈特意找了一间空房子。于是我每天下午都会去那里,背起吉他插上音箱跟效果器,站着弹奏。电吉他分量不轻,每天背着弹是非常累的,而且弹奏的也是练习不是表演,居然能背着弹一下午,而且内心非常愉快。偶尔歇一歇看看窗外,街道零星的行人或是站在电线杆上的麻雀,都能让内心感到平静,喝口水,然后打开音箱再来一遍。
第二段是我上大三的时候,告别了20年的短发刚刚能扎一个小马尾的我还有点不习惯。扎起小编儿的那段时间爱上了跑步,每周都要抽出几天去玄武湖跑。有一天身体感觉良好,计划挑战环湖,于是就出发了。在跑完差不多一半的时候,感觉非常累,好像每跑一步都是身体的极限。我告诉自己绝不能停,停下来别想再跑了,于是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集中在自己的胸腔,渐渐的,身体的运用好像被上了弦,真的停不下来,我感受到跑步分泌的多巴胺给我带来的愉悦。湖面的粼粼波光,树叶的沙沙作响,奔跑中的我看着自己的影子,马尾在身后左右摇摆,那一刻好像真的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第三段是在大学里,爱上了一门课,名字叫《西方当代美术主流》。教课的老师叫王峰秀,一个穿海魂衫留齐刘海的老太太,非常酷。这门课让我对美术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始自己尝试画画。2013年的5月,在合租房里我撑起了捡来的画板,开始画。虽然大多都是素描临摹,人的眼睛或者头像,但是从来没有学过画画的我一点也不感觉到枯燥,一画就画到半夜。深夜人静的时候,当窗外的灯光熄灭,独自一人在昏黄的灯光下挥动铅笔,笔尖摩擦着粗糙的素描纸发出簌簌的声音,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我的笔下。等到一幅画完成后心里特别敞亮,躺下就能睡着,清晨自动睁眼,然后起床接着画。
那些快乐的美好时光,是因为当下的全情投入。无论在之后的日子有没有坚持,都像一颗种子种在了心里,每当回忆起那些践行过程中的快乐,都让我知道自己曾经爱过一件事,对生活有过新的期待,成为过更有幸福感的人。当遭遇挫折或者孤独的时候,这些美好就是内心的光亮。
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练习,只要得法,都将会是快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