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826123/035085ec6fb6fedb.jpg)
这张图片是几个月前在网上被很多网友推荐的关于电脑桌面整理的方法,对于桌面杂乱无章的我来说,我也认为它是十分有用的。在阅读《小强升职记》后,我才发现原来这种整理方法就是“四象限法则”。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常常听到类似这样的抱怨,“感觉身体被掏空,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干了什么”“一天都过去了,很多事情都还没完成”“事情很杂乱,根本就不清楚如何入手,然后时间就过去了”……
一大堆的杂事铺天盖地,看似很重要的事情都不清楚怎么入手,偶尔还会出现丢三落四的。这是由于不懂得时间的合理分配。
我需要明确的是:我的时间到底去哪里了?怎么分清时间的有效或者无效性?怎么区分工作任务的属性?为了最大化的利用时间,我要如何要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这都可以在“四象限法则”里找到答案。
“四象限法则”由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科维提出,他把事务按照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既紧急又重要事务(如人事危机、客户投诉、即将到期的任务、财务危机等);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事务(如建立人际关系、新的机会、人员培训、制订防范措施等);
第三象限:紧急但不重要事务(如电话铃声、不速之客、行政检查、主管部门会议等);
第四象限:既不紧急也不重要事务(如客套的闲谈、无聊的信件、百无聊赖地刷手机等)。
他的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应该把最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但是如何对四个象限中的待办事项作出划分标准,这也是我在看完书后的疑问,于是我又在网上查了一下相关的资料。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26123/67e2358f93b8c482.jpg)
这是易仁永澄的第二象限工作法,图中标明了四个象限的内容,以及对其是否该去做有了思考,并且给出了思考方法,以及后果。在画自己的象限图时就有了可参考的标准了。
但是,判断一件事是否紧急重要是一个很主观的行为,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认知。比如一件事本身很重要,但可能因为我知识经验的欠缺,认为它并不重要而没有去做,这种情况下,我应该多学习,多向别人请教,提高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力。还有一种情况,比如一位家长的女儿希望爸爸陪她看动画片,看动画片对成年人来说很浪费时间,但他的价值观认为对女儿的爱最重要,那么此时和女儿看动画片就是既紧急又重要的事。
一般来说,我们要尽量少做第三象限的事,不做第四象限的事。但现实中,我们往往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时间,有时候,上级给你分配的某项紧急任务,你认为根本没必要做,事实上也可能就是如此,但你还是要做,人要学会妥协。有时候,你看了一会儿电视综艺节目,这件事既不紧急也不重要,你因此自责浪费了时间,其实,我们也不需要因为做了第三、四象限的事而感到不安。人不能一直绷得太紧,偶尔的娱乐反而有好处,只是不要太多。
总之,通过我上面的分析,希望大家能客观辩证看待时间”四象限法则”,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灵活有效的应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高效,更加有条理。
语训组 冯晓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