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原本想要睡个懒觉,上周实在太忙太累,甚至连中午半个小时的午休都被压缩了。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早上正在酣睡,手机微信响了几声,迷迷糊糊睁开眼睛一看,原来同事加班发给我的活动稿子。这个不回就不合适了,人家都在工作,我作为统筹策划更应该及时给予人家回应才行。
回完信息,一看时间才6:00多,心想继续睡吧,没一会儿同事又把修改后的稿子发了过来。就这样一来一去,从6:00多,一直到9:00多,我除了上厕所那几分钟,其他时间全在对接工作了。
这是我第一次独自承担大型活动,我的内心其实是忐忑和抗拒的,如果有可能,我宁愿这些活动全部被取消,不要举行才好,这样我就不必有任何的担心和顾虑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越来越社恐,越来越希望缩在自己那个安全的壳里,独自安静和美丽,不要有任何人来打扰。当我意识到自己有了这种退缩的想法时,这种想法已经在我身上不知不觉存在很久了。
意识让我心惊,同时也开始不自觉地回想以前。我隐约记得年轻时候的自己不是这样的,因为我是白羊座女生呀,我敢想、敢拼、敢闯,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信和勇气,不怕失败,因为我满脑子只想着怎么做好那件事,根本没有去想过后果。
如果再年轻20岁,哪怕再年轻10岁,遇到今天这样的事情,我一定会既开心又兴奋,脑细胞飞快旋转,只为了产生一个又一个更有创意的想法,而不是一边被迫营业,一边担心失败,把时间精力花费在内耗上。
前段时间,我读了几本类似鸡汤性质的心理书,其中有一本名字叫《我的外婆从不内耗》,读完之后,我还特意从网上买了一本纸质书送给我的女儿。由于家里的空间有限,最近这些年我很少买纸质书了,最多看到比较不错的书会花钱买一本电子版。这本书能让我买来纸质版,可见我内心是比较认同书中内容的。
内耗这个词最近今年特别流行,还有焦虑、抑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多。以前我不知道什么是内耗,后来才发现,原来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内耗。
我特别佩服作者的外婆,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从不内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计较后果,不计较成败得失,颇有一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感觉。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载,如果说什么做什么都要先思忖一下,合不合适?会不会得罪人?能不能成功?或者该有多累啊。
年轻的时候很幼稚,总认为这个世界黑就是黑白就白是白,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经历了成年以后的搓磨才明白,世界不是黑白分明的,灰色地带甚至比黑色和白色地带所占的面积更大。事情也不是非对即错,而是具有两面性,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就会有不同的结论。
古人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一切都会过去,无论好的还是坏的。对于像我这种人生已经步入后半场的人来说,何必再去过多在意世俗的眼光?也许活得潇洒一些、自我一些,离开的时候才不会后悔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