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反馈”是产品可用性的基本要求之一,指用户的每一次操作立刻得到回应。
反馈有主动操作获得反馈(告知操作有效、操作结果展示...)和被动获得系统反馈(任务状态更新、引导用户操作、状态异常提示)
1、反馈强度:
持续时长:每次反馈都会有一定的持续时长,需合理控制。时长越长,反馈强度越强,时长越短,反馈强度越弱。根据 Material Desig设计规范的建议,一般的移动端反馈动效持续时长通常在300毫秒内,超过400ms可能会感觉太慢。
不同持续时长的动效效果出现位置:当反馈出现的位置越靠近视觉中心,就越容易被用户注意到,反馈的强度也就越大。
2、形式选择
反馈可以分为“页面跳转”、“模态反馈”及“非模态反馈”。
页面跳转:当用户即将进行的操作较为复杂或当前页面与即将操作的页面毫无关联时,使用页面跳转的反馈方式。页面跳转的动效有多种形式,直接切换、水平切换、垂直切换、收缩放大、联动等等,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场景,使用符合用户预期的跳转方式。
不同的页面切换效果模态反馈:模态模式让用户可以专注于一个独立的任务,确保用户收到关键信息,并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但反馈强度较强,干扰大,需要适度使用。
常见的模态弹出层组件有以下几种形式:
常见模态反馈样式示意非模态反馈:非模态反馈指的是一种在不打断或影响用户正常操作的前提下进行信息反馈的有效形式。包含以下几种形式:
常见非模态反馈样式示意非模态反馈的强弱取决于视觉设计(大小、色彩、动效等),但通常来说比较轻量,能有效展示信息,也能塑造氛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