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100篇—第六十九篇

团队与人本这两个专题一起讲,是因为在实践的时候,有的家人表示分不清楚。在测评的时候,也遇到相同的问题:“为员工提供相互沟通、交流学习的平台”以及“为帮助和促进员工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主要做法,不少单位的回答基本上是一样的。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今天主要不是讲这两个专题怎么实践,而是帮助大家做一下区分。
我们就从测评表上的这两个问答说起。
第一、为员工提供相互沟通、交流学习的平台
首先是要明白几个问题:提供这个平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倡员工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学习?这个平台能不能发挥好作用,与团队文化建设有什么关系?
有效的沟通是相互间理解、信任的前提,而理解、信任又是团队协作的基础,所以要积极搭建让员工沟通交流的平台,包括相互切磋和学习的平台,如创造正式或非正式的见面和交流机会等,并且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励员工运用好这样的平台,以达到愿意沟通,乐于交流的状态,从而促进团队协作,培养“通力协作”的团队文化。
油田的组织特点导致员工分散,交流机会较少,通过创造机会让员工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会面并形成互动,能够给员工一个交流情感、切磋经验的机会,从而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实现在工作中更好的支持和配合。所以这个问题问的其实是,被测评单位建立了哪些沟通、学习的平台,并通过什么样的措施,促进了大家互相交流,实现了真正的协作,提升了团队整体的水平。
普遍的错误认识是,把一些谈心的工作、日常的会议等当做团队成员沟通交流的措施。当然,并不是谈心或者会议不能沟通,而是要清楚地认识到,不论是沟通或是学习,都应该是相互的,单向的沟通效果是要打折扣的。因此,不仅要有意识地建立一些定期交流的平台(包括例会),更要想办法用好这些平台,促进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相互了解,使大家的经验能在内部共享,互相学习,大家在工作中就能更好地支持和配合。
所以,大家应该感觉得到,平台不是目的,让平台发挥积极的作用,才是。
第二、为帮助和促进员工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主要做法
考察被测评单位在提高员工素质、帮助员工成长上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效。
要让员工做好工作,就需要提供给他们成长成才的空间。首先是帮助员工提高素质,包括业务技能、工作习惯等职业素养,其次是建立完善合理的成才通道,还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一方面要通过一些措施,帮助员工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有制度性的办法,促进员工成长。
措施不同于途径。很多单位只回答我们采取了多种培训方式,来提升员工的技能和业务素质,这是途径。措施则是在这些培训中,采取了什么办法,让培训真正取得效果。我们知道,很多单位利用微信群做培训,把需要大家学习的内容发布到群里。如果仅仅是这样,那效果如何?采三e家这样一种制度化的学习和讨论,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专题五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根本。
这个专题的目标是创建和谐文化:个人得到发展,团队才能和谐。所以要为员工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要体现员工的个人价值。团队如果能时刻为每一个人的前途着想,那么这个团队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在专题的实践上,需要把握的一个要点是尊重员工。要给予每个人应有的尊重,特别是他们的利益诉求。管理者尊重员工,员工也就会互相尊重,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为团队和个人的成长奠定基础。
对员工的尊重必须是真诚的,和发自内心的。公司不仅要尊重员工对公司的贡献,更要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想法。对于好的建议和合理的要求,要引起重视,并对此作出相应的决策。面对员工不合理的要求,也要给予应有的尊重,告诉他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自己已经知道,将会认真讨论,如果实在行不通,也要让员工知道原因。
个人与团队本来就密不可分,当初设计成两个专题,只是为了便于操作。两个专题从不同的点切入,最后结果是殊途同归。一个是通力协作的团队,一个是员工全面发展,在我看来,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层次追求。
管理离不开沟通。通过良好的沟通,可以让员工理解和认可自己工作的价值,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掌握员工工作状态和工作中的难题,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与支持。
因此,针对测评中这两个提问,我们可以在做法上区分,但在结果和目标上,其实不必要,也是不能完全区别开的。
最后,强调或者说是建议。
一是永远把团队的利益置于首位。团队的利益包括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利益,这一点,作为团队的管理者,尤其要重视。
二是全力以赴去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有助于提高团队的认同感。
三是鼓励团队成员互相帮助,并通过感谢肯定这种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