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几乎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所有人也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场抗击病毒的战斗。
时至今日,我们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那么,这种给人类带来巨大麻烦的新型冠状病毒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结构和名称。
关于新冠病毒的一切给人类带来危害的病毒,一向都是以最简单的生命形式存在着。它只有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遗传物质在内部,是病毒的核心,而蛋白质则围绕在外面,形成衣壳。
由于壳微粒的排列不同,病毒就会呈现不同的形态。早在1975年,人们就发现了这种外表有明显棒状粒子凸起的病毒,因为它形似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病毒命名委员会就将它命名为“冠状病毒”。
今年肆虐的冠状病毒与以往发现的病毒有所不同,因此被命名“新型冠状病毒”。
二.感染与传播。
关于新冠病毒的一切新冠病毒受体是血管紧张转化酶2,它如果要感染人类,就要接触到这种酶物质的细胞。而人类恰好有飘浮在空气中携带这种细胞的黏膜,我们的嘴唇、眼皮、鼻腔,口腔都有大量的负责湿润的黏膜。
当新冠病毒以某种形式接触了这种黏膜,与受体结合,感染就开始了。
首先,病毒的包膜会和细胞膜融合,组合生成新的病毒,然后复制出成千上万的病毒颗粒,漫延到气管、支气管,最终到达肺泡,引发肺炎。
接下来就是传播,人的三对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会混合着包裹病毒的呼吸道分泌物,随着咳嗽和喷嚏传播到空气中。
黏膜感染,空气传播,这就是新冠病毒在人类之间迅速肆虐的原因。
2019年12月8日,有人因为持续7天的发烧、咳嗽、呼吸困难入院治疗,5天后,他的妻子也因不明原因发病。
2020年1月2日,又有41名新冠肺炎患者被确诊。此时,忙着置办年货,喜迎春节的人们并不知道,一场可能感染许多人的瘟疫已经开始了。
三.防护
关于新冠病毒的一切新冠肺炎最明显的症状是发烧和咳嗽,从发病到呼吸困难平均8天。一个喷嚏有一万个飞沫颗粒,最远8米,咳嗽有一千到两千个飞沫颗粒,最远6米。即使正常说话,每分钟也会有500左右的飞沫颗粒。
飞沫颗粒在空气中迅速蒸发、变小,成为干燥的飞沫核。它的上皮细胞蛋白质包裹着病毒在空气中飘浮,嗣机接触其他人的黏膜。
当钟南山院士发布肯定人传人的结论之后,人们意识到该自我防护了。
2020年1月20日开始,口罩就成了稀缺资源,因为它多层的结构可以有效地阻挡大的飞沫颗粒。
许多口罩把对0.3微米的碌化钠颗粒的过滤做为测试指标,能够过滤95%的就是N95口罩。
而包裹病毒的飞沫颗粒尺寸,82%都在0.74_2.12微米,所以即便是最普通的医用口罩,一般的防护就够了。
相比口罩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勤洗手。在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病毒能够在玻璃、塑料、金属上存活两天,而人很可能在无意中接触到,并在揉眼睛、抠鼻屎的过程中完成感染。
四.传染率
关于新冠病毒的一切疫情发生后,多家机构对病毒的传染率进行了预估,新冠病毒的传染率Ro为2——3之间,这就意味着平均每个病人会传染2到3个人。
但是,随着人为的强烈干预,这个概率会大幅下降。就象非典一样,从3下降到0.4,直至完全消失。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人类的勇气,使那些最美逆行者虽明知有风险也不会退缩。所以再凶恶的病毒,也只能对人类俯首。
每一次灾难过后,懂得感恩的民族都会唱响对勇士和英雄的赞歌,这次也不会例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