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黛玉听丫嬛说宝玉来了,心中疑惑,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不见那蠢物也罢。
黛玉为什么会对宝玉有此印象?想必是受王夫人影响。
王夫人曾说,宝玉是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这样的宝玉,似是个蠢物。
待她看到宝玉,深感意外。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到像在那里见过的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正式相见时,宝玉对黛玉也似曾相识。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未为不可。”
面善,旧相识,久别重逢,每一种感觉都是前世的缘分。
紧接着宝玉走近黛玉,对她细细地打量一番。问的第一句话,却是:“妹妹可曾读书?”
聪明的黛玉,通过交谈,知道贾母对于女子读书的态度, 就说,不曾读,上过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宝玉本身不喜读书,一见面,就问黛玉,可曾读书。如果黛玉如实列出所读书目,恐怕宝玉对她的印象会大打折扣。
黛玉如此回答,既没有拂贾母的心意,又能引起宝玉的好感。
接着宝玉又问黛玉的名字和表字。听说黛玉没有表字,立刻送了“颦颦”二字。
一般初次见面,多少有些生疏和客气。宝玉真的拿黛玉当做旧相识,毫不见外,这份亲昵,黛玉独享。
紧接着,宝玉问黛玉有没有玉。听黛玉说没有,反应有点激烈。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这段话里,可以看出宝玉也知这块玉是罕物,正因其罕,他有,自然希望黛玉也有。如果黛玉没有,那这罕物就不会择人高低,就是一块劳什子,就是无用的,令人讨厌的东西,就应遭到鄙视。
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就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宝玉不仅生气还很伤心。家里姐妹没有,他只是觉得这东西无趣。现在,这样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他就觉得,这肯定不是好东西。你没有,我也不要。
第一次见面,黛玉在宝玉心中的位置,就如此高。人,只会希望跟他喜欢的人,保持一致。这包括有共同的爱好,拥有一样的东西。
玉,是宝黛爱情的障碍。因为先有玉,后面才有了金玉良缘,宝黛的情路才被阻断。
初次见面,是宝玉摔玉,大哭大闹,后面是黛玉因玉哭闹。
读书、赠字和摔玉,这是宝玉见到黛玉后,所做的三件事。
对读书的态度,关系着以后二人共同的价值观,这也是他们的感情基础。
赠字,表明宝玉对黛玉的喜爱,特殊的好感。
摔玉,代表着宝玉希望和黛玉身份一样,冥冥中,他想求得认同,破除阻碍。
相比宝玉的热情外露,黛玉内敛很多。只是到了晚上,她才伤心难过,对鹦哥说:
“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
后袭人进来劝解,方才好了。
这是黛玉第一次为宝玉落泪。初次见面,就开始还泪,直到泪尽,才算还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