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三回赏析:宝黛初见,⽣命最美的时刻。
《红楼梦》第三回的精华,当是黛⽟初⼊贾府,以她的视⾓去观看这个钟鸣⿍⾷之家以及宝黛的初会。
通过作者的描绘可知,黛⽟的⽣活环境,并不是和荣国府类似的⾼宅深院,其⽗已没有先世的世袭爵位,从科第出⾝,“虽系世禄之家,却是书⾹之族”。
公侯之门的豪奢⽣活黛⽟显然并不熟悉,贾府仆妇的吃穿⽤度,给黛⽟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此,她步步留⼼,时时在意,⼩⼼翼翼地守护着⾃尊,以免被⼈耻笑。这样⼀种⼼理状态在黛⽟⽇后的⽣活中⼀直没被抹去。
⽣命的最初,是没有⽐较的。断桥边的⼀枝梅花,寂寞开放,但并不会羡慕“花开时节动京城”、万⼈追捧的牡丹,⽔中的游鱼,悠游⾃在地⽣活着,也并不会真想跃⼊龙门。
⼈类社会却清晰划分出等级贵贱,在上者俯视乃⾄奴役在下者,操纵、决定着后者的命运。
于是,冷酷的客观现实在⼈类⼼理中也筑起了⾼墙。⽣命不得已按照权威的要求调适⾃⼰,不能逾越规矩。
对那个时代的⼥性⽽⾔,要求尤为严苛,公开正式的场合,多说⼀句话,多⾏⼀步路,也许就会被他⼈冷眼相看。因此,萨特说“他⼈就是地狱”,他⼈冰冷的眼光确实会构成巨⼤的精神压⼒。年幼的黛⽟,已开始为⾃⼰构筑脆弱的⼼理防线。
当然,⽣命中也还有⾎缘亲情,贾母见到外孙⼥时,搂⼊怀中,⼼肝⼉⾁叫着⼤哭,慈祥外祖母的形象跃然纸上。亲⼈的关爱,是对⽣命苦难最重要的抚慰。贾母充当着黛⽟的保护⼈,在以后的⼀段时期内,呵护着黛⽟的⽣命成长。
在黛玉和众人的聊天中,又说起了那个时隐时现的癞头和尚,提起在三岁的时候,癞头和尚跑到林家,要化黛玉出家。父母不从,癞头和尚便说“既舍不得,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
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这里给了我们一个疑问,既然在之前神话的设计中,癞头和尚明知黛玉为还泪而来,为何还要劝其出家。
从佛教文化来看,红尘如火宅,世界苦难重重,超越红尘是唯一的解脱之道,菩萨是要普渡众生的,因此有义务为迷茫中的众生指明一个方向。至于众生是否选择超越,则各随其业力的牵引。
因此癞头和尚也可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对众多红尘中的生命来说,青灯古佛的清凉寂寞,却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生命为爱而来,因爱而生,在爱中成长,为爱快乐和痛苦,只有体验、感受、挥洒、舞动过,才会甘愿落幕。
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黛玉遇见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相信很多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次或几次心动难忘的初见,初见之后的故事,尽管各不相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未必就有圆满的归宿,“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也未必不是最美的结尾,“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更成了无数人心中永远的伤痛。
而初见的那份美丽清新,始终是暖暖照在人们心底,挥之不去的一缕阳光。
不禁让人感叹,初见的美从何而来?为何成为古今人们共同的追忆?初见,是前世的情缘,还是对未知的神往?如果,生命真的在宇宙中轮回不息,那么,我们必定曾经相遇过。或许,那时,我们还没有形成为人,只是自然中的一粒顽石,一株草木,或者,一只游鱼,一只飞鸟,但我们都沐浴在自然的清风之中,共听着风声、雨声、潮起潮落。
土中的水曾将你滋润,而草木也给寂寞的顽石带来了生机。一种神秘的联系,使有缘的生命纠缠在一起。
在现代科学中,当量子发生纠缠,无论再遥远的距离,即使不同的星系,彼此依然关联。人们愿意相信,黛玉和宝玉的初见,是三生石上注定的情缘。作者将之生动描绘出来: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除了前世的情缘,初见的美,或许还来自一对未知的神往。生命的画卷,永远在不断的展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