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断断续续地在读曾鸣的智能商业20讲,还剩十几页,基本上算是已经读完了吧,先写写自己的一些感受。
今年开年以来就一直很焦虑。这种焦虑感一方面源于经济不景气和行业的整体萧条,另一方面则是源于自己年纪渐长,但事业上却并没有相应的起色。
在这个原地踏步也等于是退步,并且年轻人损耗极高的行业里,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叶大浪中的漂萍,不知道自己将漂往何方,也不知道会不会在下一刻就被漩涡吞没。个人对自我命运的掌控力度,实在是太小太小。
看了这本书,当然也并没有解决我的问题,但多少算是缓解了我的焦虑吧。曾鸣的娓娓道来理性而清晰地梳理了互联网发展的逻辑,也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了未来智能商业的可能。
虽然这本书实际上是写给百亿以上的公司看的,对于个人而言其中的很多理论都是屠龙术。但一窥时代浪潮的模样,应该多少能为个人的未来发展带来一些益处。
1.点线面体
作为个人,我们在商业世界中只是一个独立的点。一个点想要独立实现快速飞升是非常难的,必然要借助于其所在的线、面、体。
在个人进行职业选择、规划时,更要看到公司、领域、行业,乃至整个大的经济体的发展趋势。然而这对个人而言还是比较难的,看到趋势并且抓住,不止是能力,更是气运。尤其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2.活数据+机器决策
“网络即生态的基础设施,活数据是决策的基础,机器决策意味着高效且自动化的决策。”
虽然这条同样是写给企业的,但未来随着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和AI的进一步发展,或许我们对大数据和AI的使用,就像我们如今使用一个手机APP一样普遍。
尤其是,假如需要开辟除工资收入外的其他收入渠道。
3.网红——未来商业的基础
智能商业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消解了传统的大品牌,另一方面却也塑造了网红。淘宝上成功的网红品牌多不赘述,新崛起的短视频载体娱乐,也是网红流量的集散地。
智能商业为个人带来的机遇是,哪怕你再小众、再定制化,智能商业都会把你的产品送到需要的受众面前。
对于个人而言,足够专注某个领域,让自己足够特别,或许能在未来,成为一个特别的小网红。如果你所在的领域离钱足够近,变现也相对更容易。
读完这本书,仍有很多问题是我仍在继续思考的,大略列出如下:
1.目前所在的公司于行业中是个什么水准,所处的整个行业相对是个怎样的发展趋势,还有哪些发展机会?
2.我在职场中还能走多远?若以三年为一个节点,按照目前的发展状况,三年后我会是什么样?
3.我的能力在哪里,我的价值在哪里,什么是我发自内心愿意去花上至少一万小时的事情?
4.在这件事上,我可以怎么做,如何借智能商业时代的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