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8-05

2018-08-05

作者: 大珩heng | 来源:发表于2018-09-22 16:28 被阅读18次

    0730【弗林效应复盘】大珩

    天才很多时候是努力的代名词,不要一味的把自己的不成器怪罪到智商头上。

    借用一句网络用语“很多人的努力程度远远还不到拼天赋的地步”。


    【蝎子叔的心理小分享】

    hello~小伙伴们~

    今天蝎子叔想给大家讲讲什么是弗林效应。

    【弗林效应】

    1983年,一位叫弗林的美国教授发现在过去半个世纪中,所有发达国家年轻人的智商指数均出现了持续增长。比如从1932年至1978年,美国年轻人的IQ平均指数提高了14点。这一发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称之为“弗林效应”。

    【我们的智商到底是增长还是降低的?】

    对比起20年前的人,我们现在接触的手机、电脑、网络都是大家无法想象的。很多学者认为过载的信息让人们变得越来越“笨”,夺走了人们的注意力。但是智商测试中,人们的智商是越来越高的。我们到底是在进化还是在退步?

    【如何应对弗林效应】

    智商测试是以图形图像数字为基础的测试,这对于适应现代生活的我们来说,是非常普遍的,所以智商测试结果提高很正常。而真正的理性思考、阅读能力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智商测试结果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些能力。所以我们考察聪不聪明不能单纯从智商测试这个单维度进行,应该从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解读能力等多维度进行。


    0731【知与不知复盘】大珩

    “不知者不罪”,这是句老话,不知者,为什么还要依靠自己的无知来评判某件事这是我十分不理解的事。

    “傻大胆”,有的时候横冲直撞的,也不见得是坏事。

    修炼自己闭嘴的能力,对于自己不知道的领域,记得保持缄默。


    【蝎子叔的心理小分享】

    hello~小伙伴们~早上好啊~

    今天蝎子叔想给大家分享的是达克效应。

    【知与不知】

    Real knowledge is to know the extent of one's ignorance.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onfucius 孔子

    Ignorance more frequently begets confidence than does knowledge.

    无知比博学更容易给人带来自信。

    ——Charles Darwin 查尔斯·达尔文

    One of the painful things about our time is that those who feel certainty are stupid, and those with any imagination and understanding are filled with doubt and indecision.

    我们这个时代令人不快的事之一是:那些确信无疑的人总是很蠢,而任何有哪怕一点点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人却总是优柔寡断,自我怀疑。

    ——Bertrand Russell 伯特兰·罗素

    【达克效应】

    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唐宁和他的博士生贾斯汀·克鲁格对这种无知的自信非常感兴趣,他们做过四个实验,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唐宁-格鲁克效应”,简称“达克效应”。

    说白了就是无知的人越感觉良好。就像不知者无罪一样,有人说不知道强奸犯法,觉得没什么,无所畏惧。英国脱欧投赞成票的人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脱欧之后的利弊,赞成美国出兵乌克兰的人根本不知道乌克兰在哪里,支持增加私人枪械的人根本不了解美国的犯罪率在逐年下降。

    达克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理性无知】

    理性无知是指人们认为学某个东西无用,有选择性的去不学。比如说很多人觉得工作之后又用不上英语,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学习,但是他们从没考虑过学习英语后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表面上看来他们可能很明智,很理性,但是实际上却把自己排除在了知识世界之外。


    0801【】大珩


    【蝎子叔的心理小分享】

    hello~小伙伴们~早上好啊~

    今天蝎子叔想给大家分享的是典型性与基础比率。

    【典型性与基础比率】

    琳达,31岁,单身,一位直率又聪明的女性,主修哲学。在学生时代,她就对歧视问题和社会公正问题较为关心,还参加了反核示威游行。

    她有可能是:

    1.小学老师

    2.在书店工作,学瑜伽

    3.积极参与女权运动

    4.妇女选民联盟成员

    5.银行出纳

    6.保险推销员

    7.银行出纳,还积极参与女权运动。

    人们最有可能选择的是7,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人们的系统2会自动根据系统1的直觉进行判断,而忽略了基础比率。

    基础比率是人群中,有多少人是小学老师?小学老师多还是银行出纳多?银行出纳多,还是积极参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多?

    不管基础比率如何,有85%的人都会坚持选择琳达是一个积极参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

    这就是不顾基础比率只考虑典型性的思维。

    【贝叶斯定理】

    在机器学习中有一种贝叶斯算法,经常用于过滤垃圾邮件。比如说含有“打折”“购买”等词的很可能的垃圾邮件。这个算法会把含有“打折”的邮件给出一个概率,“购买”给出一个概率,最后所有这些关键词的概率的乘积就成为了这封邮件是垃圾邮件的概率,如果有50%以上,很可能就会把它判断为垃圾邮件过滤掉。

    同理在现实生活中,给出一个典型性的个案。

    汤姆,缺乏创造力,智商很高,喜欢按部就班的简单生活,喜欢规规矩矩井井有条的环境。他写文枯燥,偶尔有点生动。他具备竞争意识。他待人冷淡,缺乏同情心,不愿与人接触。自我中心,有强烈的道德感。

    那么他的大学专业很可能是:

    1.计算机科学

    2.工程学

    3.工商管理

    4.自然科学与生命科学

    5.团书馆学

    6.法学

    7.医学

    8.人文与教育

    9.社会科学和社会工作

    还是像前面那个问题,考虑基础比率和典型性。汤姆的描述很适合计算机科学,但是这个专业是招人最多的专业吗?难道招人最多的不是人文与教育,或者是管理类的学科吗?

    人们会在明知计算机科学的专业人数比其他少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选择最有可能是该专业。

    我们应该如何来判断这个可能性呢?

    利用前面提到的贝叶斯算法。他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可能性,该专业的人数占比为分母给出一个概率,在工程学的概率,最后是所有专业概率的乘积。


    0802【】大珩


    【蝎子叔的心理小分享】

    hello~小伙伴们~下午好啊~

    今天蝎子叔想给大家分享的是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

    比如说你花了500块买了一张门票,有人在网上出3000块买相同的门票。如果本着要赚钱的原则,你应该把门票卖出,但是很少人会把自己手里的门票卖出去。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拥有某样东西后,你对这样东西的评价会变高。就好比,“丢了一百块的痛苦比捡到一百块的幸福更强烈”。

    【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

    有50%的机会得到1000块和有100%的机会得到500块。很多人都会选择第二个。

    有50%的机会失去1000块,有100%的机会失去500块。很多人会选择第一个。

    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比如说前面的演唱会门票,很多人3000块也不会卖,那是因为在人们心理,失去的痛苦远远大于购买时获得的幸福。

    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 ;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最经典的就是股票买卖。股票长期亏损却不会抛售,因为总想象着这个股票会有涨回来的一天。而涨起来的股票只要赚了点钱,很多人就会抛售掉。

    【如何避免禀赋效应】

    把钱看作是生钱的工具,而不是所有物。钱一旦砸在手里会迅速贬值。比如说砸在手里的股票,还不如马上抛出投入新的领域赚钱,也比无止境地等涨回来的可能性要高。


    0803【】大珩


    【蝎子叔的心理小分享】

    hello~小伙伴们~早上好啊~

    今天蝎子叔想给大家分享的是框架效应。最近的各种效应有点多啊,不过别担心蝎子叔会在扎心的时候给大家都捋一捋哒~

    【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指的是相同的客观问题,通过变换框架,将得到可预知的不同结果。

    1.如果一笔生意可以稳赚800美元,另一笔生意有85%的机会赚1000美元,但也有15%的可能分文不赚。

    2.如果一笔生意要稳赔800美元,另一笔生意有85%的可能赔1000美元,但相应地也有15%的可能不赔钱。

    结果表明,在第一种情况下,84%的人选择稳赚800美元,表现在对风险的规避,而在第二种情况下87%的人则倾向于选择“有85%的可能赔1000美元,但相应地也有15%的可能不赔钱”的那笔生意,表现为对风险的寻求。

    为什么两个其实是一样的事情,只是描述不同却会有不同的选择呢?因为不同的参照点,就是我们的框架。这两个情景中,一个是得到,一个是失去。参考我们前面说的损失厌恶就知道人们更倾向于规避损失的风险,然而当损失确定时,就会愿意冒险寻找不损失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8-0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rx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