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目标:
1.读书打卡,早晚1小时,完成朗读打卡(1天读3小时)一周3本书✘(本周缩减读书时间,是为了能降低自己的焦虑,放慢自己的脚步,真正地尝试去享受时间和生活。感受到虽然读书时间减短了,但是整个人也变得轻松了许多。当然,我也只是侧重在敲打释放和锻炼身体去了,并没有放下读书,只是渴望平衡一下自己,不想那么紧绷神经,惨兮兮的。)
2.成长日记+每日反思(阅读、情绪、育儿)✔(觉察情绪和反思自己内心,让我越来越能够在情绪发生的时候保持一种觉知。比如,当老公因为没有联系上我,而在电话里发火时,自己可以在十分钟内觉察到那种旧有创伤带来的恐惧感。当老公因为儿子的雪糕融化了,儿子大哭大闹时,我可以在半个小时内觉察到自己深处那种无力和评价,以及自己内心深处对老公儿子的情绪的评判与不接纳,表面上却非得按着“我应该要……”去勉强自己的那种隔离感。)
3.敲打释放+舞动冥想 (每天两次)✔(本周比较专注于这方面,也确实觉得在这方面的坚持让自己受益匪浅)
4.每天专心陪伴玩耍5分钟(反思教育方式)✔(开始决心断开手机,真正找出时间陪儿子玩和做手功,也是我为什么没有读书的原因之一。)
5.阅读《胡因梦传》《世界在你心中》✘
6.读书清单笔记一篇+分享(周六分享)✘
7.周检视✔(清明假期,人心浮躁,在周一才完成)
8.听书一本《睡眠革命》✔
9.给儿子读故事✔
10.听猫叔课一节✘
一、收获
1.心态放松了,真正能够意识到要去专注当下,去进入当下,然后慢慢尝试放下恐惧和焦虑。所以,不管是读书还是早起还是其他事情,我都刻意的放缓一点。因为以前真的太用力,活得很累。(也有可能是我在给自己找借口,不知道是不是在寻找偷懒的理由?所以可以看得出来我心中两股力量一直在拉扯。)
2.疗愈这一块做得相对较多,也比较多的去觉察情绪。当我开始保持觉知,我发现自己就更加容易从情绪里出来。尤其是,会主动告诉老公我的心里对他的不满,因为以前就算不满也不断压抑和安慰自己,知道情绪爆发,老公才莫名其妙的发现自己做了让我不舒服的事情。也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在自己的模式里挣扎,无论是任何一种痛苦,都是因为自己内在小孩的创伤,那些恐惧和不安让我根本无法平静。并且,现在的我真的已经进入了一种懵懂无知的状态,因为以往建立起来的那些观点都被瓦解,分崩离析,我现在在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系统。
3.育儿,越来越多的去接纳儿子去老公。然后,我感受到自己根本无法爱儿子,因为我太需要儿子的爱。太多的控制、担忧、要求,附加在儿子身上,根本就没有能力去看见儿子,更加不要说去真正的爱护和引导儿子。所以,愈加觉得自己不修行根本就不能够教育孩子。
二、问题
1.秩序混乱。发现自己的房间很乱,也许就是因为内在秩序的混乱。而且也感觉到儿子受到我的影响,对一切东西都是乱扔乱放。感受到自己需要在这一块做调整,否则我会不断因此对儿子、老公、自己发难。尤其是心情低落的时候,特别不能接受房间乱七八糟的,怎么收拾么也收拾不好,我就会发狂。
2.低自我价值感,让自己有许多不配得。注重自己的形象的同时又觉得自己不配得。不是脸不好看,就是衣服穿不好看。好不容易衣服好看了,在别人面前一站又觉得自己太矮了。如果有个异性,恨不得他能够马上看到我在心灵上的美好……总之,在低自我价值这一块,还是有许多的问题。以前我觉得自己如何了不起(自高自大),其实也是一种自卑。现在就特别感觉在谁的面前我都特别卑微,就算是面对自己的大姐,我现在都答应自己挺自卑的。
3.方向感模糊。我是谁?究竟要成为什么样?我很模糊,很不确定。不过现在我能够确定的是要坚持做好三件事是:读书、自我疗愈、育儿。同时,坚持每天写成长日记,觉察自己内心的状态和感受。
三、方向
1.读书,不管一天读多久书,不管怎样放慢脚步,要完成100天33本书的目标,同时要学会去享受读书的乐趣。真正让读书变成一件生活中必做的事情来做。
2.育儿,育儿先育己,把孩子当成我的自我成长的镜子,不断反思与修正。这样子想,让我感觉到更加有劲儿,感觉到非得要不断努力去做好。
3.疗愈,疗愈也是修行。不断往内去看见,去觉察,去了解。如果不深入地去了解自己,是没有办法去看见他人的。但是,我经常会有一种错愕,发现自己努力这么多得来的轻松与释然,别人却自然而然就拥有了。不管怎样,内在的修行,内在的觉知力,是值得我一生努力的事情。
虽然没有明确的目标,但是疗愈(敲打释放+大树之舞)读书、育儿,这三件事却是我内心真正渴望做好的!所以,暂且不管目标和方向,只是专注于每天做好这三件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