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桂妃研读社》
【桂妃研读社|D106】《学会写作》终稿

【桂妃研读社|D106】《学会写作》终稿

作者: 乐晴q | 来源:发表于2018-06-26 17:59 被阅读185次

    【桂妃研读社|D106】《学会写作》终稿

    大纲:

    一、写作前的准备

    二、叙述方法

    三、文章写法

    四、打磨语言

    五、新媒体写作

    【导入】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有篇文章在讨论清华大学今年将规划开一门新的必修课《写作与沟通》。这门课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写作真的如此重要吗?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你看到某自媒体大咖单篇软文收入近70万,,只能干着急;或者你想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可是写着写着就成了流水账;再比如你需要向领导提交一份工作总结,可是写了改改了写,总是觉得不能客观得体的表现自己的工作状况。你看我们生活当中需要用文字表达的情况无处不在。那怎么才能用文字更好的表达出你想要叙述的内容呢?今天咱们讲的这本书叫《学会写作》,它能教会我们怎么学会写作,成为真正会表达的人。

    在讲这本书具体内容之前呢,我们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作者。作者刘杨,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国际MBA,十年媒体从业经验。24岁放弃电视台正式身份,28岁放弃百万年薪,34岁放弃北京户口,35岁再次创业,创办互联网写作写作教育品牌“主编课堂”教授写作方法。累计培训10多万人。最终呢他把他的写作技巧总结到了这本《学会写作》当中。作为一本讲解写作技巧的书,知识点涵盖的面比较广,为了方便大家清晰明了理解这些技巧,我们主要从五个模块进行解读。

    一、写作前的准备

    二、叙述方法

    三、构建文章逻辑

    四、打磨语言

    五、新媒体写作

    【正文】我们要想学会写作,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写作,写作前需要做哪些准备。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写作前的准备

    (一)认识写作

    1、什么是写作

    作者认为,写作呢其实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转化成文字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用笔把我们经历的或者想到的写下来。这就是写作。 那大家会不会说,我没有想法怎么写啊?可是你是真的没有想法吗?下面我们来看个例子:

    假如你走在马路上,看到有人扶起了摔倒的老太太。那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呢?你会不会想“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还是有好人的”,也许你还会有些别的想法。再比如你在上班路上,看到一件有趣的事,到了单位,你把这件事情讲给同事听,吧啦吧啦。其实想法也就是大家看到了一件什么事物,或者把看到某事物后的感受。 如果我们换个方式把这件事表达出来,把语言转换成文字。不就成了一篇文章吗。

      知道了什么是写作,这样一说,可以写的东西太多了,那我们应该往什么方向写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

    2、写作方向。

    我们要写作,总要知道为什么写,这就是写作的方向。比如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孩子的成长经历等,或者对某件事物发表评论、抒发感情,再或者是说明某件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等。从以上几点来明确写作方向。,然后就知道自己需要写什么样的文章了。

    知道了什么是写作,应该往哪些方向写,那我们就来讲一下怎样积累写作的内容

    (二)积累素材

    在讲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调查,大家在写东西得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脑袋一片空白,没有东西可写的情况?有的请敲个1,看来这是挺普遍的现象哈。大家都很知道这样一句话,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的道理,写作也需要有内容才行。很多人想好好写点东西,可提起笔来却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写。那怎样才能解决没东西可写的尴尬呢?作者就给我们提供了积累素材的四种方法,我们主要讲一下其中的三种。

    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积累素材的第一个方法,

    1、用切身感受法积累素材

    我们所说的切身感受,就是身体感知的六个方面,包括眼,耳,鼻,舌,身,意。

    比如说用眼睛收集素材就是把大家看到的可以用于写作的画面的所有的细节都记下来。举个例子,你看到桌子上放着一瓶可乐,这事的时候可以记下桌子上放着一瓶饮料。也可以记桌子上放着一瓶可乐。相比较之下,可乐更能带给别人一种画面感,对不对?因为可乐比饮料更细节化。

    而用耳朵搜集素材要做到搜集特定场景下一切能听到的声音以及听到某个声音的感受。比如说晚上八点半,你待在家里的书房,这时你可能会听到电视机的声音、汽车的喇叭声、刹车声,厨房的炒菜声、抽油烟机的声音,挂钟的声音、隔壁传来的钢琴声、小孩子的哭声等等。这时你会不会觉得是不是家长又逼孩子上兴趣班了啊?

    当然鼻,舌,身,意也是我们搜集素材的途径之一了。比方说,我们在回家途中,闻到别人家的饭菜的香味,说不定就能引起我们的某个回忆或者情感。或者说我们做一件事失败了,那我们可以记录下失败后的难受、痛苦,然后我们会采取什么思考和行动。

    好,以上我们讲了利用眼、耳、鼻、舌、身、意来搜集素材。通过看、听细节的内容记录素材,也可以通过嗅觉、味觉和身体的感觉联想到一些素材。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搜集素材的第二个方式

    2、利用笔记积累素材

    记笔记是写作的基本功,就是记下想法或者重要内容。大家都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下来的内容,会让你的印象更深刻。根据笔记的用途分类,我们可以把笔记分为两类:日常笔记和读书笔记

    日常笔记就是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或手机,把碰到的和经历的事情,某一瞬间的感悟,记录下来。比如,胡适的日记:“7月2日,天气太热不能做事,打牌消遣”。文字不长,但很有趣。

    读书笔记则是把读书过程中看到的好内容,或者领悟到的一些好想法记录下来。比如我们读鲁迅的《肥皂》,有一段对满月的描写“他看见了一地的月光,仿佛铺满了一地的白纱”就可以把它摘抄下来。或者是在读书的时候边读边想,把对书的内容的感悟,理解、思考等等记下来。

    记笔记是为写作积累素材,需要经常查找翻阅,为了方便查找,我们应该做到对笔记进行分类整理。另外还要给笔记加目录或索引,方便以后查阅。为了标记的更明显,可以用彩笔或便签条给标识出来。

    说完了读书笔记,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三种积累素材的方式

    3、利用网络快速积累素材

    写作时网络搜索,就是想好写什么话题,再找相关的内容,或者是边写边找。可问题是网络信息的解读众多,真假难辨,这也就使得素材积累难度增大。那如何利用现有的工具快速积累素材呢,我们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和大数据。

    搜索引擎像是百度、搜狗等。我们可以搜集到知识素材、意见及趋势。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百度来搜索一下罗辑思维是什么,包括成立的时间、大事记、发起人、栏目等等。然后再搜一下罗辑思维受到哪些评价,包括媒体、用户、竞争对手、自己团队等的评价,

    另外我们都知道,一条新闻会在一定时间内受到大家的关注,但这个时间是多久,谁在关注它,关注的重点是什么?这些就要借助大数据的统计。大数据,会对同类的内容进行分类、汇总,各处相关的趋势分析。举个例子,大家都愿意关注时下最新、最热门的新闻。都想知道一天中,到底什么新闻是头条。媒体的内容数据工具就会做这样的分析。

    好,到这里积累素材的三个方法我们就全讲完了。分别是1、利用五官和身体的感知搜集素材;;2、利用读书笔记搜集素材;3、利用网络搜集素材。这几个搜集素材的方法,大家记住了吗?有了素材,我们就需要把这些内容组织起来了,那怎样才能有条理的把他们叙述出来呢?接下来讲一下文章的叙述方法

    第二部分:文章的叙述方法

    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把事情讲清楚,不管是故事啦、小说啦、散文啦,都要能通过文字把意思表达清楚。那如何才能把事情讲清楚呢。这就需要用到叙述的方法。叙述方法是支撑文章的脉络。它主要包括三种,这就是故事叙述法、金字塔叙述法和脑洞大开叙述法。下面我们来一一解读。

    (一)、故事叙述法

    所谓故事叙述法,就是按照讲故事的顺序,把文章写的条理清晰。故事叙述法有三种顺序,分别是1、时间推移法  2、事件脉络法  3、主旨发散法

    1、时间推移法。

    时间,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季节交替、风云变幻、动植物生长等等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因此在写作中按照时间顺序来梳理素材,可以为写作的人提供清晰的思路。在使用时间推移法的时候,可以先制作一份时间表格,通过表格理顺时间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首先、把事件当做一个整体来看,需要在表格中列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其次,找到时间发展中的规律,比如越来越接近目标,或者即便因为某种波动,最后还能达成目标最后、要注意不同时间事情的内在联系

    举个例子:早晨起床到上班的描述。刚睁开眼睛,一看手机,天哪,已经七点四十了,八点就要签到了。于是你从床上一跃而起,五分钟刷牙洗脸化妆,抓起衣服就往外跑,鞋子还穿错了。楼下路过包子铺,直接扔了两个钢镚给老板,看也不看老板一眼,抓起包子就跑,只用了十五分钟就飞奔到公司。

    讲完了时间推移法,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个方法

    2、事件脉络法

    所谓的事件脉络,就是我们常说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事情的推进过程基本是一样。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为了完整的展现整个事件,可以先画一下故事的脉络图。

    比如:画一个学书法的脉络图:原因是我的字写的不好看,经过呢就是每天练习一张字帖,找个书法老师帮忙圈阅。结果呢就是写字明显进步

    故事的脉络可以是按正常的时间先后,依次呈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可以用倒叙的方法先列出结果,再补充起因和经过;当然也可以用插叙的方法,先列出经过、再写原因和结果。

    想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或者表达出人意料的结果,就可以运用倒叙的方式。比如你可以写“我从两年前的200斤瘦到现在的120斤,你们猜我是怎么做到的”。有了让人大吃一惊的结果,就产生了对别人的吸引力,这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她产生这样的结果。

    而插叙一般只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或者和为了形成内容和现实的反差。比如说我们写,因为我吃饭有个坏习惯,哪怕吃不饱也不会去盛第二碗。所以爷爷哪怕病重也坚持给中午放学的我去盛饭。就可以这么写:爷爷病重那年也坚持给中午放学的我盛饭,因为他知道我的坏习惯,所以他坚持给我盛饭,用勺子一压再压,让米饭结结实实的出现在碗里。

    其实,不管用顺序、倒叙还是插叙,核心就是把事情的脉络讲清楚。好,我们再来学习一下第三个方法

    3、主旨发散法

    所谓主旨发散法,就是你可以确定一个核心点,然后用几个不同的例子来支持证明核心点。

    举个例子,王周生有一篇文章叫《这不是一颗流星》。主旨是孩子和外婆的感情,作者用了三个场景来表现这种感情。一个场景是,孩子在看马戏,突然说,要是黑熊死了就好了,这样就可以有熊皮手套了。第二个场景是,外婆在病房里,孩子趴在外婆的耳边说,等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熊皮手套,这样你就不会生冻疮了。第三个场景,外婆去世,孩子在那诉说梦见外婆的情景。

    这三个场景都是围绕着孙子和外婆的感情发散出来的,文章的最后,作者再次回到这个主旨。

    (二)、金字塔叙述法

    所谓金字塔叙述法就是,为了让别人抓住重点,把结论放在最开始的位置。然后再讲做出结论的原因,就像个金字塔一样。。

    大家先来看个小例子,小李要给领导写个申请调价的邮件。

    王总:您好!供应商把我们的原材料价格上调了,运输公司也要把运费给我们上调5%,还有我们的竞争对手的价格也上调了10-20%,您看我们的产品价格要不要上调呢?

    写完后,小李自己总觉的有点乱,于是又重新调整了一下顺序,写到:

    王总,您看,我们的产品要不要上调20%,理由如下:供应商把原材料价格涨了10%,运费也涨5%,竞争对手的价格也上调了10-20%不等。第二种写法领导会不会更好接受一些呢?

    (三)、脑洞大开叙述法

    首先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脑洞大开叙述法。所谓脑洞大开叙述法就是指运用自己天马行空的联想,把风马牛不相关的东西联系到一起来叙述一件事。对于写作来说,找素材和丰富观点,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积累过程。而脑洞大开式叙述法,则可以通短期训练培养出来。,很多人都觉的自己想象力不足,那怎么练习来提高我们的想象力,突破常规呢?作者提供了一个方法叫故事接龙法,也就是顺着某个固定的开头,只设置好时间、地点、人物,然后自己再自己增加人物、设置冲突等把故事写完整,直到结尾。

    我们来讲个小例子,作者要做一个宣传讲解《孝经》的课程,如果他们说,我们要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谁来给大家讲解《孝经》你会去吗?不会的请扣1。看来大部分人都不会去啊,为什么呢?没引起大家的兴趣嘛。对不对。但是如果他们换一个主题《如何通过一本不到2000字的书走上人生巅峰》,你会去听吗?这大概吊起你的胃口了吧,什么书能让我走上人生巅峰,我得去听听呢。其实,这就是运用了脑洞大开的方式,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达到了引起读者兴趣的目的。

    好,讲到这里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以上我们主要讲了文章的三种叙述方法,分别是故事叙述法,就是用像讲故事一样把文章的写清楚;金字塔叙述法,就是先提出个论点,然后再用案列解释分析。脑洞大开叙述法、就是运用自己的联想把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到一起叙述。当我们选定了一篇文章的叙述方法,就可以依照这个脉络,搭建文章的逻辑框架了。接着讲一下搭建文章的逻辑框架。

    第三个部分,构建文章逻辑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某些时候感觉自己灵感突发,噼里啪啦就写了一堆,但是写完后发现,这什么玩意啊?自己都看不懂,乱七八糟的,更不要说读者了。有这种情况的请敲个1,没有的敲2.问题出在哪里了?大概就是文章缺乏条理吧。那怎样才能让文章变的条理呢。

    (一)构建文章的逻辑性

    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是一个整体,好的文章首先要逻辑清晰,让所有的素材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独分散的存在。如何保证文章内在逻辑的完整性呢?当我们定下文章用什么方式来叙述,然后就可以把提纲列出来了,在动笔前想好开头怎么写,中间打算写几点,需要有哪些资料,提供哪些数据等等。写好了提纲再去填充提纲所需要的支撑内容。列提纲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写几个关键词或者小标题,或者是把每段的意思都大致描述出来,这样都可以。

    不知道大家平时阅读文章的时候是不是这样:先浏览一下标题,如果能吸引我,我就点开它,点开之后呢再看一下开头,如果开头能吸引我,就继续看下去,如果吸引不了,抓紧时间翻篇。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点开一篇文章后,开头就基本决定了我们要不要把一篇文章继续读下去。那文章的开头到底怎么写才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呢?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给我们提供的写作方法:

    (二)开头的写法

    1、故事开头法

    从小到大,大概大家最爱听的就是故事吧。因此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用故事开头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式。那我们应该怎样在文章的开头写上一篇故事呢?其实故事是真实的虚构的倒不要紧,重要的是跟主题相关,要在200字内把故事讲清楚,最后要点出故事和文章的关系

    比如文章《免费资源这么多,我为什么还要付费学习》看起来,是要告诉我们付费学习的道理的,但如果作者一开始就讲什么什么原因,导致了我要付费学习。这样写会显得比较沉重,所以作者写了这样的开头:一个半月前,我花了999元参加了一个写作训练营。跟朋友提起这事的时候,有的朋友大吃一惊。“我的天!你钱多得没地方花了吗?到网上搜搜,大把教写作的教材啊!”然后再开始写什么什么原因,这样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2、总结开头法

    所谓总结式开头发就是在文章的最开始,开门见山的提出见解和结论。让读者知道文章的立场和主旨。然后再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展开。

    举个例子,小说的总结开头:“躺在病床上回顾自己的一生,他仿佛再难以找到一个词比折腾更能恰当地形容这30年。”这样开头以后,作者就可以回忆30年来的经历,来论证自己折腾的30年了。

    接下来是第三种开头的方法

    3、自然叙述开头

    开头虽然有很多的技巧,但大部分人还是习惯使用自然叙述开头。所谓自然叙述,就是作者把想跟读者说的第一句话作为开头,就像拉家常一样,看似没有经过刻意的设计,反而更能打动人心。

    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幻想平时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其实自然叙述法的窍门就是捕捉最细微的感情,让作者的感情直达读者的内心。

    以上是文章开头的三种写法。分别是1、故事开头法;2、总结式开头;3、自然叙述开头法。以上文章开头的几种模式,无论哪种,就是想引起读者的注意,牢牢抓住读者,把更好的内容展现给读者。开头的写作方法,你学会了吗?

    (二)文章内容的应避免的四个问题

    写文章就像建房子,结构千差万别,很难说哪种结果更好。也很难总结出一个准确的公式。但在文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却是有规律的,因此我们要避免以下四个问题

    1、局部肿胀

    所谓局部肿胀就是指,该重点强调的地方的地方没有强调,而可以简单描写的地方,却写得过分详细。就像一个人口渴的时候,本来应该多喝水,结果却吃了很多东西。

    怎样避免文章的局部肿胀了?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练习,在写作前,先归规划好文章每一部分的比例,分出重点和非重点的内容。比如,故事的开头,引入人物占20%,故事的发展展开事件占30%,故事的结尾也占10%,对事物的理解及感慨占20%。反思占20%。

    2、顾此失彼。 顾此失彼就是,观点不明确,前面讲一个意思,到后面又自己推翻自己,或者前面写一个重点,到后面又写成了另外一个重点。

    比如说,有人写了一篇文章叫跑步可以治疗抑郁吗?前面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列举了一些研究和数据。准备跑步治疗依据是有科学依据的,但到后来的时候,作者又说,即便是专业运动员,也会有人得抑郁症,作者呈现了一个,没有结论的中立状态,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作者也没有明确的解答。

    如何避免顾此失彼呢?嗯,大家可以在写作前先想好自己的观点,围绕观点写,相信自己的观点,并且不断的提醒自己。

    3、理所当然 理所当然表现为,只写了跟主题相关的内容,却没有推理过程。在写作中,我们虽然不能相信所有想当然的对,一定要找出材料跟结论了联系,不然的话,读者就不知道你所说的是什么。

    4、跑题万里 跑题就是偏离主题,不是围绕你想表达的内容来写,让别人抓不住重点。如何避免跑题,就是在最开始限定关键词,抓住关键词不放,把问题说透。

    知道了应该文章内容应避免的问题,我们再来学习一下结尾的写法。

    (三)、结尾的写法

    我们的认知活动通常都会是有开头就得有结尾。阅读的时候,也是这样,了解到一个知识或者看到某篇文章,既然开始了,之后就想要知道结果是什么。假如一篇文章,作者故意只给了开头和中间的内容,大家就会觉得很别扭。既然结尾也是如此重要,那我们应该怎么写呢 文章的结尾有通常有以下几种:

    1、是恍然大悟式结尾

    一般写故事,最忌讳平铺直叙,让读者看到中间就能预知结局的这种故事,就会让人觉得没有味道。设置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结尾,也能起到让人顿悟的作用。比如,现在很多新媒体广告,东拉西扯了很多事,最后再放出广告,让读者恍然大悟

    2、开放式结尾

    一般文章的结尾都会展现故事的结局,或者讨论话题的结论。而那种没有给出故事结尾的或者只阐述事实,没有结论和判断的,就是开放式结局。 一般情况下读者希望阅读是完整的,但是如果作者,故意不给出结尾,这样子就会让读者回味,或者把这个故事构建完全,自己给出个结尾。一来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比如,钱钟书的围城就采用了开放式结尾,最后方鸿渐和孙柔嘉有没有和好,到底往哪发展也不知道。结尾处只用了一个挂钟,让时间倒回到五小时之前,但在现在的时点上,谁也不知道下一步将如何。

    3、场景式结尾

    除了常规式的结尾,另有文章也可以采用故事或者场景方式结尾。比如,写人物的文章,最后不去总结人物的优缺点,而是呈现一个人物工作或者生活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人物实际生活的环境里;写事件的文章,最后不是展望或者感慨,而是截取一个事物的小片段,再现事物的风貌。

    文章结尾的方法非常多,没有好坏之分,作者列举的这几种结尾方式,大家可以试着用这些方法改写自己文章的结尾,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讲到这里,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以上主要讲了1、文章的开头的三种写法分别是故事开头法、总结式开头法和自然叙述开头法,2、文章内容应避免的4个问题、即局部肿胀、顾此失彼、理所当然、跑题万里。3、文章结尾的3种写法,分别是恍然大悟式结尾、开放式结尾、场景式结尾。

    第五部分:语言的写法

    语言是一篇文章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文章是靠语言来表达和体现的。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比如说,茶杯放在桌子上,还可以怎么说?我看到有同学说,桌子上放着茶杯,很好,这两句话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组织语言的方式却不相同。那如何组织语言呢?学习组织语言之前,我们要先知道语言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一)、语言的结构

    语言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词语、句式和语言的风格。

    1、词语

    词语是语言中最小的单位,因此找到准确的词语来表达特定的内容,是写作最基础的本领。比如,同样是形容生气,写男性生气可以用怒不可遏来描述,而写女性生气,就可以用涨红了脸,气的浑身发抖等。关于如何用词,有三个原则:分别是清晰表达,意思精简,个性化。为了锻炼语言的运用,大家可以经常做做这样的练习:比如,写出20个跟“高兴”意思差不多的词,或者用十种句式形容一个人的状态,像安于现状啦,焦虑紧张啦等等

    写完一篇文章后,我们需要检查词义是否准确精简。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看一下词语是不是表达了合适的意思;其次呢要看词语跟句子的搭配是否通顺。最后,我们还要看一下一个句子是不是有好几种理解,避免产生歧义。

    2、句式

    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句式呢,其实所谓句式就是句子是以什么方式写出来的。比如结构复杂的长句子和结构简单,表达清晰的短句子,用浅显生动的事物打比方来解释抽象难理解的比喻句等等。

    举个例子:如,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这就是个比喻句

    我们写句子的标准就是要能讲清楚到底这个句子讲的是什么?在做句式训练的时候,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来写。

    (1)、长句子与短句子。长句结构复杂,适合表达严密、复杂的事情。短句结构简单,表达会很清晰,只是句与句之间的衔接较多。

    (2)、具体和抽象句子。具体的句子主要是描写具象的事物,讲的都是生活的大白话;抽象的句子逻辑关系比较复杂

    (3)、严肃和幽默的句子。严肃的句子以表达清晰意思为主要目标;幽默的句子经常是搞怪无厘头的,思维比较跳跃。

    (4)、 陈述的句子还是抒情、质问的句子。陈述的句子比较平和,抒情,而质问、反问的句子常常会带给读者更多思考和感情冲击。

    句式本身没有好坏对错,关键是找到自己用着顺手的,坚持经常练习,过不了多久,这种句式就会成为你写作时的有效工具。

    接下来再来讲结构的第三个内容

    3、风格

    风格就是文章文章的特点,就像优秀的相声演员大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王朔的文章透着痞气,台湾作家吴念真的文章很暖心。如果我们对某个作家的文章比较熟悉,那如果你再阅读他一个新作品的时候,你可能仅仅通过文字,就能判断出作者是谁了。

    讲完了语言的结构,我们再来看一下细节内容

    (二)、细节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哈,大家是不是经常会觉得自己之所以写不出好文章,是因为自己的故事和素材都太平凡了。根本没什么好写的啊。是的回复1。其实呢这大概是大家的一种误解。

    首先作为写作者,大家占有的资料是差不多的。比如说同样都是“记一次春游”,大部分人写的是春游的行程,而有的人就能抓住春游中一两件打动人心的小事。其次,关于文章的震撼力,大多数的好文章并不是靠宏大叙事来打动人,而是靠散落在文章里的细节描写。这一方面是写作技巧问题,更重要的是写作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那到底如何在一篇文章中写好细节呢?作者就给我们介绍了几个常用的方法:

    1、场面描写

    写作中经常会遇见场面描写,比如事情发生的场景、情节冲突的场面等。在这些场面中,如果仅仅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简单要素,文章可能就会比较平淡,而通过细节描写,把当时现场的景物、声音及人物动作、表情、神态都交代清楚的话,场面就会变得很生动,比如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写自己的父亲的背影,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等等。

    2、侧面描写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一方面来自于事物本身,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外界对事物的评价和反馈。这也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发,写作中的细节不一定正面来写当事人和当时发生事情。有时候,通过侧面描写,反而能更好地表现主题。

    比如有一篇文章说到一个人工作很干练,用了这样一个句子,“她给自己冲了一杯咖啡,开始回复积攒了一个礼拜的邮件,回完,咖啡还是热的。”这段话里,没有提到一个“快”字,但是主人公麻利的风格已经跃然纸上,

    3、环境描写

    有时候,就事论事会不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这时候如果写点跟这个事有关系但又不是太相关的内容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写写事件发生时候的环境、天气、房间的陈列等等,看似跟主题不相关的对话,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更容易帮助读者去还原事件的全貌。那环境描写怎么写呢?一般来说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自然环境描写。所谓环境是心情的反映,处在某种情绪中的人只能体会到跟自己心情相近的环境,比如紧张的人看不到艳阳高照,他脑袋里都是没完没了的蝉鸣;焦虑的人虽然走在太阳地里,但他看到的都是太阳映照下自己的影子。一般情况下自然环境描写可以帮助作者传递事件发生时的情绪。

    第二种,闯入者描写。闯入者既可以是闯入的人,也可以是突发事件。比如:突然插队的车,突然进来的快递员,突然接到的电话等,大部分时候,我们会自动过滤掉了这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但有些时候把闯入者当成环境的一部分,反而可以增加真实性和戏剧性。

    第三种,外界大环境描写。其实在每一个时刻,全中国、全世界都同时有很多事情在发生,这些事情可能很大,也可能跟文章讲述的内容没有直接关联,但有时候,用细节展现宏观环境对现实的影响,可以呈现某种必然性和戏剧性。

    (三)、学会写对话

    学习写作,对话往往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可是大家可能会觉得对话有什么难写的啊,别人说什么我就记什么呗,这样不就行了吗?作者认为好的对话可以展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那怎样才能写出好的对话呢?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三种写作的方法。

    1、情节发展对话

    情节发展对话对话最常见的作用就是推动情节发展。那在写作中,如何设计这种可以推动情节快速发展的对话呢?我们就以“三打白骨精”为例。

    首先,所写对话要能不断激化矛盾,突出人物性格。白骨精在那装可怜,而孙悟空却毫不留情,可是由于师父颠倒黑白,再加上猪八戒火上浇油,这一切都让读者越来越为事态担心。另外从他们的对话大家可以看出来各自的性格,孙悟空心直口快,做事干脆,而师父却是左右为难,犹豫不决。两个人不同的性格就很容易导致话不投机半句多,引发两人的矛盾冲突。

    其次,要注意对话的句式设计。虽然是对话,但不意味着一定写成师父说、悟空说、师父又说、悟空又说,对话一定是在叙述铺垫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时候才出现。

    最后,要注意对话的细节。人们在说话时不只会运用语言,还会运用表情、动作、神态来辅助语言,比如说话的轻重缓急,说话时的动作,脸上的表情等。这些细节能为对话加分,也能让整个文章增色不少

    2、立场式对话

    我们在用对话展示立场时,语言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当时场景。不能总是唱高调,过于刻意地美化人物反而让人觉得不真实。举例来说,如果要描写一个老华侨的爱国之情,不一定要让他说他的爱国举动,可以说说他在海外思念祖国又不能回来时有多么难受。难受是一种情绪,这种情绪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思念,思念又自然过渡到他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从而展现他爱国的立场。

    3、隐喻双关对话

    隐喻和双关都是为了让一句话同时表达两个意思,不同的是,隐喻更希望告诉对方的是字面以外的意思,而双关则是希望对方同时领悟到字面和字面以外的两个意思。

    举个例子来说: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说:“你走了,你种的那些花却留在这里,并在继续生长,我望着它们,不由得愉快地想到,我的小儿子给卡普里留下了一件美好的东西——鲜花。要是你随时随地,在你整个的一生中,给人们留下的全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和对你的亲切回忆,那么你的生活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在这个对话里,高尔基讲的是鲜花,但借物言志,表达的却是眼前的美好。

    而双关式对话多出现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某些不适合自由谈论的场合,或者某些需要给对方施压的情况。“最近路上不太平,你可要小心。”这句话如果是革命同志之间的对话,有提醒对方小心的意思,如果是商战中讲给竞争对手听,则有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意思。

    以上我们通过讲解和案例告诉大家对话写作的几个方向及写作的注意事项等。好的对话一般不会凭空设计出来,它基本都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写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这就像一个只写城市题材的小说家很难写好偏远农村村民的对话,因为这个环境他可能不熟悉。

    (四)文章修改

    文章写好以后,还需要反复修改。修改文章的方法很多,每个人的方法也不一样。那基本应该从哪些方面修改呢?

    1、文字的修改

    现在大家基本都用电脑写作,用键盘敲出来的字很容易出现同音不同字的现象,另外就是网络用语泛滥,人们会刻意使用一些错字。比如说,胖子会故意写成“胖纸”,子女的“子”写成“纸张的“纸”,比如的、得、地的用法,另外还有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等。这些看似小问题,但都需要修改

    2、句子的结构的修改

    我们写文章,句子的结构需要符合基本的语法。比如有这样的一句话,“引发火灾的原因是长期疏忽安全检查造成的”。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意思是因为疏于检查造成火灾,但是仔细看就会发现句子的语病。正确的说法要么是“引发火灾的原因是长期疏忽安全检查”,或者“长期疏忽安全检查最终导致了这场火灾”。相比较而言,长句子更容易出现语病,而检查句子有没有语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缩句,也就是去掉所有的修饰语,改成个短句,比如上面的例子,缩句后是“原因是造成的”。这样大家就能很好地发现问题所在。

    3、段落的修改

    一篇文章都会有逻辑结构。根据这个结构我们会把组织好的语言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文章中。但是我们之前就说过了,叙述可以按顺序写,也可以用倒叙或者插叙的方式写。当写作者写完一篇文章,再回看的时候,也许会有新的想法。这时不妨利用不用的段落组合,试试调整以后会不会更好。

    4、点睛之笔修改

    根据“二八法则”一篇文章能给读者留下印象的东西,可能只有一到两处。这些叙述不多,但意义重要的地方称为点睛之笔。修改文章的时候可以增加或者完善这一两个关键点。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标题就是最能概括文章内容的,所以写一个好的标题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六、新媒体写作相关内容

    我们先来做个小调查哈,你每天早晨醒来会第一时间拿起手机翻阅一下在你休息的这段时间都发生了些什么新鲜事吗?会的请敲个1。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从新媒体获取信息的习惯,很多人早起第一件事不是洗漱,而是打开手机看看有什么新鲜事。这种情况促使传统媒体纷纷向新媒体过渡,传统的写作也向新媒体进行了延伸。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写作者。那我们应该怎样开始新媒体写作呢?首先是找到写作话题

    (一)、找到写作话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困惑,很想好好写点东西,但就是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写。那怎样找到写作的话题呢,作者给我提供了4个小秘密武器,我把他们合并后就是以下两点

    1、从网络、媒体、热点中找话题

    我们日常生活中总会或多或少的接触一些信息渠道,比如说报纸了、图书了、电视了、网络了等等。获取的信息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带着问题看这些信息就会收获不一样的风景。比如这个内容讲的对吗?还有没有更好的解释?从另外的角度应该是怎么样的?反过来想又会有什么收获?每个人都有自己筛选信息的方法,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挖掘一些东西。这就是话题的一种来源。

    2、从日常生活中找话题

    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的话题。看一本书,希望评论一下,这是话题。跟朋友聊天,有所收获,这也是话题。但很多人总觉得生活平淡,不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话题。那我们应该怎样从生活中找话题呢?一个是生活的经历,比如经历的风波、惊喜等具体的故事;另一个就是对于生活的评论和体验。比如两个人关于房价的态度,这也构成了写作的话题。

    找到话题后,我们就可以开写了。但是有内容,却怎么也写不出来,怎么办呢?这时作者告诉我们,万事都有套路,新媒体写作也不例外。正确理解套路且适当运用,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新媒体写作的套路

    新媒体写作的套路就是,找到一个写的好的样板,依葫芦画瓢的再写一篇。通过复制高手的经验,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模仿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首先要做到吃透这篇文章。然后像庖丁解牛一样,把文章拆解开,去了解文章的价值观、逻辑框架、叙事技巧和文章的语言。把各个部分都了解清楚了,再去模仿就相对简单了。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模仿的套路,作者给我们分了四个模板

    1、我有个朋友式哲理散文套路

    基本套路:3+1结构(3个故事,加一个道理),或者3+3+1结构(每个故事后面附故事感悟,最后有个总结。

    比如说我们要写“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这时我们就可以用“我有一个朋友的”套路来写。第一个故事可以写,一个朋友放弃稳定工作,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第二个故事可以写,一个朋友放弃自己安稳的生活,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第三个故事就可以是一个朋友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最后总结出一个道理,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才是成功的人生。

    用“我有个朋友”来举例可以让大家觉得故事真实可信,拉近读者和作者的距离。前面三个事例一般都只讲故事没有评论,最后总结出共同点,统一评论。

    2、传奇人生故事套路

    基本套路:现实场景+简历+典型场景+评论模式。

    比如,我们写吴奇隆的传奇人生。可以先交代吴奇隆的奢华婚礼,然后追忆成长经历,表明人物性格努力、孝顺、正直,接着再回到当下场景,提高文章立意--老天不会亏待一个好人。

    3、转折式广告套路

    基本套路:抽象产品功能、特质或者消费者感受,写成干货文章,然后突然转折……

    比如说某便当盒的广告,结合朱生豪和宋清如的爱情故事,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宋清如负责烧饭。告诉我们爱就是一蔬一饭,就好像是某便当盒,双层设计,不串味。

    4、爆款时评类文章套路

    基本套路:强调事态的严重性+罗列各方观点+事件进展+评论。

    比如之前的顺丰快递小哥被打的视频。可以先写一下新闻评论里瞬间几十万的留言,网友呼吁顺丰老板为快递小哥主持公道,强调事态的严重性。再写一下顺丰集团和老板的反映,然后分析事态的原因,最后推演事件的可能后果加上评论。

    以上提供了四种常见文体的写作套路,作为初学写作的书友,可以按照以上套路进行模仿练习。

    另外作者还提到了应用文的写作模板和新媒体写作完成后的版权保护内容。应用文写作模板,就不再讲解了。至于自己写完文章后的版权保护,我们可以选择有版权保护措施的平台去投稿。或者一旦发现自己的文章被抄袭或未授权转载,应该及时采取举报、追究到底等方式保护自己文章的版权。

    讲到这里,我们全书基本内容就讲完了,再来回顾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本书我们主要讲了5个方面的内容,1是认识了一下什么写作,应该往哪些方向写。如果没有内容可写,我们应该怎样积累素材,即利用眼耳鼻舌身意的自我感知和笔记及网络来积累。2是写文章调理不清晰怎么办,按照作者给我们提供的三种叙述方法,也就是故事叙述法、金字塔叙述法和脑洞大开叙述法或许能解决你大部分的问题。3、写了开头就不知道怎么写怎么办?作者就分别从开头、内容、结尾告诉了我们写作的方法。4有了脉络和框架,我们要让文章更有立体感,这时就要好好打磨文章的语言了。最后作者介绍了新媒体写作的内容。这些大家都学会了吗?

    叶圣陶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可见写作是生活的反应,愿大家生活幸福,妙笔生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桂妃研读社|D106】《学会写作》终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vm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