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涛,男,汉族,生于2005年10月,现年16岁,系甘肃省华亭市神峪回族乡下关村罗院社人,肢体一级残疾。一名非常聪明伶俐的孩子,只因刚一出生,就下肢残疾瘫痪,长年卧床而不能行走。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在校接受系统的义务教育,不能吃上农村义务教育孩子的营养加餐,不能感受同学之间的情谊,不知道什么叫做班集体……
2018年3月,在开学后的第一周,我们年级组接到了给残疾学生罗涛的送教任务。当时,老师们认识上还有点浅薄,情感上还有些不情愿。认为在校的学生有些都不好好学,而残疾在家的学生一周靠老师一两次送教,能学些啥?残疾学生待在家里门都出不了,学上有啥用?
记得在第一次送教时,由于我们不知道他家具体地址,就在班里叫了和他邻村的一名学生带路。我们师生一行5人,乘车约半小时后,路实在是太窄了,我们只好弃车步行,爬山而上,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罗涛同学的家。
他家坐落在半山腰间,没有围墙,也没有大门,只见两排破旧的砖房。两排房间的空地上,一位头发花白、走路蹒跚的老奶奶正在收拾零碎,学生说是罗涛的奶奶,我们跟奶奶打了招呼,在他奶奶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西侧的房间。刚走进门,看到的便是两间大小的灶房,案板上碗筷未洗,地面上柴火凌乱。进入灶房的套间,便是罗涛的房间了,室内所有的物件都已破旧,唯一崭新的物件就是那台大电视。罗涛坐在炕上正看着电视,他乌黑的头发,白皙的脸蛋,一双眼睛也显得格外清澈有神,如果不是我们事先知道他的肢体一级残疾,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个残疾孩子的精神状态。我给他做了自我介绍,说明了我们的来意,登记了他的基本信息,并和他奶奶聊起了家庭情况。
罗涛,四口之家。有年过花甲的奶奶,有辛苦劳作的父亲,有身体残疾的母亲。本来生活过的异常艰辛,如今,他们的生活正可谓“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家中唯一有劳动能力的父亲,去年十月因患脑溢血而导致半身不遂,如今恢复还算可以,可以独自行走,但是还不能下地劳动,就连基本的家务活也无能为力。这样,家中所有重担全部压在他66岁的奶奶身上。
在和罗涛交谈时,我们发现他的普通话说得挺好,我们带着好奇问他奶奶时,她说是经常看电视,跟电视学的。“跟电视学的”真了不起!临走时,我征求了罗涛的同意后,详细的查看了他的身体状况。他左手残疾,下肢瘫痪没有知觉,腿上肌肉也明显萎缩,尾椎骨处有巴掌大的一块皮肤溃烂渗血。我问他疼不,他说不疼,我也没有看出他痛苦的表情,可我的心里真的很疼很疼。我们目睹了罗涛的一切,在返回的路上大家再也没有来时的欢快,都沉默着,像是接受了一次生活的教育和思想上的洗礼……
返校之后,我们不再抱怨、不再推诿,立即协商制定送教计划和送教内容。后来三年的送教中,我们除了给他教会基本的汉字、字母、数学、绘画知识外,我们也给他教物理、化学和科学中的小常识。也会根据时令节气,给他带一些新鲜的水果和零食,也会给他带去学习用具和新衣服。同时,根据季节,也跟他们讲讲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春秋流感预防、夏季防洪防溺水,冬季防火放电、防煤烟中毒等安全事项。
领导工作换届,送教矢志不移。按照习惯,我们每次节日都会安排相应的送教活动。2020年6月24日,新任校长张旭红叮嘱我们,这次节日罗涛送教给他说一声,他要带上我校师生节日的祝福和美好祝愿,慰问这位残疾的学生及家人。
这次送教恰逢端午节,张校长提议我们给罗涛带点粽子和香包,我们分头到超市和小商店去买,可是我们跑遍了神峪街道的大小商店,就是没有找到我们想要的粽子和香包。无奈我们又只好给罗涛带了水果、面包和零食,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点遗憾。
来到他家后,他的妈妈蜷着身体坐在东面房前的台阶上,我们推门进去,只看见他和爸爸一起坐在炕上看电视。电视,已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他平时了解外界生活和获取社会信息最直接的工具。
我给他爸和张校长分别做了介绍,张校长便和他爸爸亲切的拉起家常。询问最近家里的情况和身体状况及生活上存在的困难等。随后,张校长还给罗涛耐心的讲解了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罗涛听得仔细,完全沉浸在学习之中。接着,杨瑞瑞老师教罗涛认识了几个常见的汉字、词语,并学习写字。由于上次看到他和他爸爸头发已经很长了,于是,补习过后,我就用自带的理发器帮他们理发。
病痛与生活的不公并没有影响罗涛的善良与感恩。每次送教带去的水果和小吃,罗涛总是先分享给奶奶和爸爸,看到这的温馨画面,感动着我们在场的每位送教老师。如今的罗涛,不知是受善良开朗奶奶的熏陶,还是受到电视节目的启发,还是我们三年来的相互接触。总之,他不仅更加开朗而且更加善谈和阳光了,他身上的这些优点,又在召唤着我们去学习。
三年来,我们从残疾学生罗涛的送教历程中,体会到新时代精准扶贫的英明决策,体会到残疾学生精神扶贫的着力抓手,体会到立德树人奋勇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
(华亭市神峪初中 张旭红 史纪鑫 供稿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