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客观事物的基本特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是人的性别还是物的性质,一旦生成,便是永恆。想改变是极不容易的。
有人说人有三性,一是天性,二是秉性,三是习性。 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指的就是习性。因为三性当中,只有习性,可东可西,可善可恶。秉性和天性是最不容易改变的。特别是天性,更是如此。
何为天性?天性就是种性。是先天带来的。它不会因环境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比如高粱种子,无论土地多么贫瘠,只要把种子埋进土里,它总是长得比谷子高。而谷子的矮也与土地无关。土地再肥沃,水肥再充足,谷子还是没有高粱高。这就是种性。表现在人类身上,就是人的天性。
虽然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但人的天性不会遗传。天赋人性的时侯,是从来不看父母,也不管家庭的。
据史料记载,尧舜禹时代的舜帝,是以孝治天下的鼻祖。可舜帝的家庭,却是一个集阴谋,狠毒与狡诈于一体的小集团。舜的父亲是一个生性顽劣,好吃懒做的盲人。舜的继母是一个嚣张跋扈贪婪狠毒的母老虎。舜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一个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顽童。 他们三个狼狈为奸,利用各种机会谋杀舜帝。比如舜帝在仓顶干活时,他父亲在仓底放火。舜帝在井下干活时,他弟弟往井下扔石块,又配合他母亲封井,欲置舜帝于死地……这样的家庭值得爱,值得孝吗?
可舜帝天性使然,不管别人怎样作孽,他就是恨不起来。面对父母兄弟的阴谋与迫害,舜帝不发火,不反抗,也不怨恨,而是选择接受并设法避让。同时,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他忍辱负重尽职尽孝,以德报怨,无怨无悔。
人的习性可善可恶,而且受环境和条件影响。就像古人所说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说通俗点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可舜帝为什么能够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天性不可改。
天性是纯善无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是金子就会闪闪发光,即便是埋在土里,发光的性质也不会改变。只是人们看不见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