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只剩我一个的时候,我点起一支烟,开始孤独地吞云吐雾。
不懂烟的牌子,我买的是上面带仕女图的,南京,下面还有一行小字,金陵十二钗。
然后想起张艺谋拍摄的《金陵十三钗》,忽然想知道这“十三钗”和那“十二钗”的区别。
于是打开掌阅,查看《金陵十三钗》这本书,书名是有的,但作者怎么换了个人,这可真是奇了个大怪。
如果我没记错,《金陵十三钗》是严歌苓将自己的短篇小说进行扩展创作的,大概其就是学校里扩写作文那种手法。结果就成就了长篇小说《金陵十三钗》,也成就了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
2011年电影大火,我还记得当时有一段采访,严歌苓说,该作品之所以叫《金陵十三钗》,就是因为“十三”是个不祥的数字,这个数字预示了南京城的悲剧,预示着中华民族的悲剧,也预示着主人公所面临的巨大悲剧。
好了,有这一段话,足以劝退我这个不看一切悲剧的人。
不管别人怎么赞美“只有悲剧才深刻有内涵”,反正我不看悲剧。
就像2022年的《长津湖》,儿子看了两遍,我不看。别人眼中的悲壮,在我这里依然是悲剧。儿子怕妈妈不够爱国,将老母亲强行拉进电影院的A1区,逼妈妈看那些冻饿而死的,穿军装的孩子们。
在他唏嘘感慨的时候,我不能拒绝他的倔强和激情,但我在黑暗里闭上了眼睛,戴上了耳机。
从此娃不再勉强妈妈去看那些爱国大片,大概是心疼他自己手里为数不多的私房钱。
综上,所以严歌苓这个名字我多半不会记错,为什么换人了呢。我打开了百度,打算解一下惑。
这一看可不得了,我发现《金陵十三钗》电影的里面,也没了严歌苓的名字。作家的名字没了,这可真是……无言以对。
我决定不再寻根究底,否则肯定要锁文了,我们要懂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别看,不该追究的,也请把你不值钱的好奇心收拾起来。
我决定去看看新《金陵十三钗》的作者,他都写了些什么,他写的,是一十三个青楼女子:柳如是,董小宛,马湘兰,陈园园,顾横波,李香君,寇白门,卞玉京,苏小小,赵彩云(赛金花),杜秋娘,梁红玉,杜十娘。
这里头,有我以前就知道的,也有从未听说过的。凑这么个数出来,也是13个,说十三钗不算错,只是牵强又好笑,茶余饭后打发时间,倒可以充一充数。
以上种种感慨,均由一支烟引发起来,因此这篇就叫做“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