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的一生只能说一万句话,我们会怎么分配这仅有的一万句话呢?
最近看了沈腾和刘涛演的一个小品,说的是男主得了一种奇怪的病,话癌,意思即是每多说一个字,距离自己的死亡就会越近。
虽然这只是一个虚构的小品,可是自己也问了自己这样的一个问题。
如果我一生只有一定数量的字,我该怎么说,我该说给谁听呢。
当我自己开始这样思考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反思有些话该不该说,有些话是不是说多了,有些话是不是说的不够。
小时候,总是喜欢不停的说。
在家里不停的和父母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反对,以期望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自由,不接受父母对自己任何的批评,有时候父母说一句,我会用十句来反驳,好像自己说的越多,就会越显得自己多么厉害似的。
在学校里不停的对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期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和称赞,迟到的时候,还没等老师发问,就已经想好了一万个理由等着,考试成绩好的时候,还没等老师公布,自己都会主动的去找老师。
在外面和小伙伴玩耍的时候,更是不停的说不停的发表自己的意见,玩游戏都恨不得能够自己来制定规则,似乎自己说的越多,在伙伴中的地位就会越重一样。
如果一生中只能说一万句话,那我想小时候会是说的最多的吧。
长大了,毕业了,开始工作恋爱生活,突然觉得自己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喜欢安静,休息的时候宁愿自己宅在家里都不想出去看看,有时候会想起小时候立下的梦想,长大以后要到处走走,可是到头来,哪儿也没有去。
如果一生中只能说一万句话。
我想我们会在小时候说完四千句,剩余的六千句,会怎么分配呢。
如果是我,我会拿出一千句说给自己的同事,工作中有时候不一定要一直不停的讲,有时候反而安静下来多听别人说的,反而会对自己的成长更有益处。
然后拿出四千字给自己爱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爱人以及孩子,人之所以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由,有人会说是为了成功,有人会说是为了享受,也有人会说是为了看越来越多的风景,可是在我心里,“家”才是一切温暖的来源。
人世间最真的情和最真的爱,都是来自家庭,家庭的温暖给了我们生活的动力。
父母的养育之恩哺育着我们慢慢长大成人,虽然小时候会和父母说很多的话,可是更多的都是对他们的反驳,所以长大后,真的该多和他们说说话聊聊天,多花点时间陪陪他们,对于父母而言,心里并不是期盼着儿女必须大富大贵,更多的只是希望子女能够有时间多陪陪他们。
爱人的相互扶持是一份礼物,是一份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拥有的礼物,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讲的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究其一生就是为了寻找那个能够和自己携手并进的另一半,只是有些人足够幸运找到了,有些人没有那么幸运所以就没有找到。
我很同意这种看法,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完全不一样的生长环境,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三观,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个和自己能够同频率的人,真的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所以我愿意花很多的时间来陪伴着她,感谢对方能够愿意和自己不离不弃,相守白头是难得的浪漫,可是最让我感动的是,和我相守白头的那个人,是你。
而孩子,更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每次朋友有了孩子都会在朋友圈发一下动态,表达自己的喜悦。
这何止是喜悦,应该说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吧。
每次看着身边的朋友的孩子,总是会想自己以后的孩子会怎么样,会不会长得很好看,会不会很优秀,会不会很调皮,会多高会多胖会有怎样的性格爱好呢。
光是这样想想,都觉得自己莫名的开心幸福。
我愿意花时间,耐心的和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将自己懂得的道理全部教给他,虽然不一定全是正确的,但是会尽量保证只向他传递好的信息,让他健康快乐的长大。
最后,剩余的一千句话,我希望留到自己老了的时候,走不动的时候,那时候会偶尔和自己的老板聊聊青春时代说的那些甜蜜的话,做的那些幸福的事情,或者会和自己的子孙炫耀一下自己年轻时代所取得的一些成就。
坐在摇椅上,慢慢摇着,慢慢聊着,直到最后剩下三个字的时候的,转身告诉自己的爱人,“我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