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心理读书
自验预言与软糖实验

自验预言与软糖实验

作者: 咸鱼ing | 来源:发表于2024-03-01 22:18 被阅读0次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软糖实验:

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软糖,但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了两颗软糖。

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次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的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来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软糖实验说明了延迟满足的能力对个人成功的重要性。实验中,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1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软糖实验给我们的家庭教育以很好的启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善于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即平时我们所说的“耐力”,让孩子学会坚持与等待。这种等待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ヾ(≧∇≦谢谢≧∇≦)ノ

相关文章

  • 荟萃分析简介

    进行线上ab实验时,为了确认结果可信,用户常常会复验前一阶段的实验。此时经常遇到复验与原实验结果不完全统一,如何综...

  • 十大心理效应

    木桶效应、羊群效应、鲶鱼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近因效应、自验预言(皮格马利翁效应)、马太效应、...

  • 预言家如何纵横全场

    狼人杀中,预言家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预言家的验人和发言给好人很多信息!同时,狼人也会悍跳预言家。那么,作...

  • 能够迟延满足的人,更易成功

    曾经看过一个心理学研究的经典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

  • Day79 0710 思维的十个误区(上)

    分两天分享一下思维的十个误区,很有意思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思考。前五个是:赌徒谬论、霍桑效应、臆想、自验预言、...

  • 802聊爆的真预言家

    前置位茫茫多人上警,瞎JB诈身份。 11号认真起跳预言家,发言诚恳表水清楚。我12号自信跳预言家,金6,大谈「验人...

  • 狼人杀的语术

    金水:特指“预言家”验证了某位玩家是好人。 例:“7号发言,7号亮身份预言家,昨晚验了1号是好人,1号是我的金水。...

  • 迟延满足效应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 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

  • 迟延满足效应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 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

  • 心理现象1:延迟满足效应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延迟满足"实验。 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验预言与软糖实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ac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