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春节的众多习俗中,个人感觉发红包是最复杂的一个。
80年代早期去舅舅家拜年,离开的时候能收到5角或1元的红包,这样的红包能让自己高兴大半年。由于当时条件限制,收到的红包自己不能保存,要将红包交给父母。这样做一方面显示自己懂事,另一方面也是家庭条件不好,需要将红包钱充为公用。另外,不是每年都可以收到红包。
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了90年代初期,春节后再去舅舅家拜年就能收到10元红包。这时,收到的红包一般情况下可以不用上交给父母,红包钱可以留着自己花。
有工作以后,我的角色就由收红包变为发红包了。时间坐标来到了2000年的春节,接受红包的对象就成了哥哥姐姐的孩子。由于刚开始参加工作,工资不高,因此能给每人20元的红包。
当我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有长辈或同学给我孩子红包,此时的红包最低以100元起。如今,至亲之间的红包已经到了600元一个了。
红包是亲情与友情的传承。回顾我自己的收、发红包的历史,从接受红包的少年,到分发红包的中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色的变迁,红包呈现给自己有不同的意义。小时候舅舅的红包,不但拉近了我与舅舅的距离,也能让我感受到与舅舅间浓浓的亲情。当我年长成人和为人父亲后,红包成了我与晚辈交流的一种方式。在给红包时往往会说上几句祝福的话语。
红包让春节更有仪式感。前几天,偶然听到我女儿和一朋友的女儿交流,她们说到了红包的话题。她们说到春节红包是压岁钱,是要将红包压在枕头下面,示意平安吉祥。因此春节红包就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于是,我决定以后我孩子的春节红包由她自己保管。不再由我们代为保管了。前几年,微信红包非常流行,但现在,网络红包似乎不再那么流行了,个人感觉就是网络红包仅仅是经济往来,缺少人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仪式感。
红包是金钱游戏。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不同时代的春节,单个红包的金钱价值是不一样的。从80年代初的不到1元钱,到如今的几百元,红包里面的金钱数量由小到大的变化反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通货膨胀的现实。
红包是社交也是累赘。毫无疑问,通过发红包的方式可以拉近陌生人间的距离和增加友谊。发红包也可以让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此外,我们不能忽略发红包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对方今年给你孩子发了200元的红包,今年你给对方孩子200元红包,年年如此下去,有一天你会觉得200元是否太少了,而这些琐碎小事逐渐把发红包当作例行公事,或把发红包当作心理负担。
红包作为一种春节习俗,在增加节日氛围和增进人际礼尚往来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对待红包的行为方式,也是社会活动的一面镜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