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点就起点了,早起真的很爽,一早起来把面试书籍的内容都整理了一遍,很有成就的感觉。
思维导图非常好用,把所有已有的文章,待出的文章都罗列一下,再把框架一弄,整张图片就一目了然了。然后版块之间的东挪西挪都很方便,我估计面试辅导的全部章节内容,2个月时间是肯定可以搞出来了。
搞完这一本,雪飞聊美高估计也可以加速了,找到写作的工具和方法,输出就很快了。现在看别人的东西,脑子里很会学习,比如最近在跟着趁早写作100天,每天看王潇老师介绍的内容,里面就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一是例子。她的文章内很多世界著名人物的故事,其实这一点在卡耐基的书里也是,在一个要说明的道理之后,一定会有一个世界性名人的例子。那在我的书里,多半是学生的故事,缺乏特别生动的例子。那怎么办呢?可能得继续深挖,其实也不见得是真没故事,也很可能和我们整体缺乏叙事能力有关。我们学生,能够把一件事情描写得很生动的,能够出现丰富场景感的,还真不多,可能是我们的作文教育太死板了,也有可能是因为从小的教育里,就缺少创意的部分,所以脑子比较受到局限。这个局怎么破呢,我想还得从阅读和模仿做起来。这周末帮学生安排了创意写作课,希望老师能够带领着他们一步步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个人一定要擅于学习,而且要有问题解决思路,比如这几天我在想我们的业务问题,我们的演讲课特别好,一次次上下来,学生们明显地在变化,但为什么报名的人并不多呢?而报名的人不多,直接的源头便是微信公号里招生介绍文章的阅读量就不大,那覆盖面本来就很有限,都没有人看到,人家怎么可能报名呢?
循着这条思路,要增加报名量,无非这几点考量。
一是扩大信息传递量,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有英文演讲课,每周才一次,一期10次,学生坚持下来后,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学生妹妹,4年级的M同学,第一次开讲的时候,真的只讲了二三句话,结结巴巴的,紧张得要命,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这M怎么坚持下去啊,恐怕她得退课吧?没想到课后的2分钟课堂收获,她第一个完成了。而且,她一次比一次讲得好,有一次讲Colour,又简单,又充满想象力,我还以为是她妈妈帮助了的,结果没有想到她妈妈最近特别忙,根本无暇顾及。每一次课程,从内容整理、到练习,再到课堂演讲,她都是自己独立完成,到昨天,已是第7次了,两次录相对比,那真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才4年级,是我们学员当中年龄最小的,这么小的孩子,独立地坚持得这么好,真的令人敬佩啊!
再看5年级的S同学,他昨天的演讲主题是Future,他竟然说没有Future, 只有今天,现在和明天,而能够感知到的现在这么短暂,一晃就没有了,怎么会有将来呢?将来在哪里呢?简单太令人吃惊了,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有哲学思维能力。而且昨天他的讲话明显慢了下来,整个演讲就特别中气十足的样子。他原来语速很快,声音里就还有稚气,但昨天慢下来后,声音的稚气减少了,中气出来了,整个演讲就更有力量了。老师昨天又在教他利用停顿,使自己的观点清晰地呈现出来。
这么好的效果,当然应该让更多人看到,我相信这几乎是父母最值得为孩子投资的一次学习机会。那我们如何扩大信息传递范围呢?我准备今天试试微信群发。我为什么会这么厚脸皮地群发微信呢?因为这课真的好,这么好的课,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听到、学到!而且昨天还有一个妈妈告诉我,这样的课值得坚持!我们准备把这课做成特色课程之一,让我们的孩子们在演讲(说话)水平上前进一步!
除了扩大信息量以外,还要做什么呢?就是解释清楚,让人看到效果,那我们要怎么做吗?要对比,我们可以制作一组对比视频,让大家看到效果,进而让他们有兴趣来学!
当然,课堂里也可以植入各种方法,目前老师的理念是要简单化,越简单越有效。其实我觉得这应该是真理,有的东西就得反复练习的,不能求快。
25分钟时间写了这么多,够了。明天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