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近一段时间,喜欢上了做饭。
原因很简单,70%的爱好+30%的被迫。
果断裸辞以后,如愿临幸我的锅、碗、瓢、盆。每天三顿,周而复始。
工作忙的时候总向往着下班后做一段可口的饭菜,看着老公孩子一脸满足的边吃边说:这厨艺,无敌了。
老公、儿子像往常一样按时出门上班、上学。强迫症的我,开始了每天的打扫、洗涮,不容一丝丝的灰尘和不完美。放点喜欢的轻音乐,和着清香扑鼻的清茶,当阳光透过阳台窗户照进房间,暖暖的,很惬意,很舒心。
这样的日子让我享受,有一种久违了的放空感觉,不再考虑会议中要准备的材料是否齐全,不用再想营业额不达标了的补救措施,也不用再顾虑甲方突击检查时的仓皇不安。唯一要考虑的是家和家里的两个男人,现在他们是我的客户,客户满意是我的宗旨。
两个星期过去了,当老公不用加班,准时回家吃饭时,如以前夸奖:“今天的红烧肉做得真棒!”看到儿子忙不迭的大快朵颐时,我的内心是满足的。
“你可以退休了,以后就在家照顾孩子吧,别再考虑出去工作了,又累又无法照顾孩子”老公很自然的说道,不知是不是心里话。
退休,可我才35岁啊。仿佛带刺的玫瑰,狠狠地扎了我一针,刺向我脆弱的神经。孩子的成长过程的陪伴你不付出就得我付出,对你公平了自然对我不公平。
也仿佛点醒了我,我正在一步步滑向中年油腻,不久以后,我也会不修边幅,带着满身的葱、姜、蒜陪孩子做功课,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带孩子上课外兴趣班。
也许有一天,孩子会告诉我,妈妈,我只想让爸爸陪我听讲座。
也许有一天,想带孩子出去吃大餐也要伸手请求老公的赏赐。
就像罗子君说的:好比你把一条鱼扔进沙漠,你说鱼怕不怕!这个家就是我的角斗场,要不胜者为王,要不血溅当场。到那时候,我也可以导演并主演属于自己的真人版《我的前半生》,想到此,不禁不寒而栗。
说到底,我愿意为家付出我的爱,源源不断的付出。但我绝不愿做那个满身带着葱、姜、蒜的味道,也不愿意围着孩子、老公等待他们有心无心的一句恩赐,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
贰
然,这不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吗?
短短两个星期,我竟然有点怀疑了,并不是心不定,是由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的焦虑。
这种焦虑感在每天老公、孩子外出后显得愈发沉重。望着路面上熙熙攘攘的车流,想象着车里坐着的创业者、白领、打工者,他们或许是坐着、或许是站在拥挤的公交车过道,直到下车时腿也无法弯曲放松一下。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别迟到,等待他们的或许是工资被扣,但都是心向工作的。
这时候我是羡慕他们的,有点为自己的辞职后悔了。
如果不是因为儿子小学后的陪伴和辅导,而自己又苦于每天4个小时的通勤,我是无论如何不会选在这样早做家庭主妇的。
生活中总有些被迫的成分。
不可否认,辞职后的付出得到了儿子更为依赖性的肯定,回家来的第一声“妈妈、妈妈”让我有点感动。于是母子之间的情分越显得浓厚。
上周一中午外出,儿子回来后第一时间找妈妈,并打电话给我:“妈妈你今天回来吗?我好想你!”
我告诉自己:孩子需要我,需要放学后第一时间看到的是妈妈。
可再过一年、两年,他不再是稚气未脱的一年级小朋友,也会有自己逐渐成熟的发小和朋友圈,将会逐渐远离我,不再依赖我,我又该怎么办?
而老公,周内白天、晚上忙于工作和应酬,周末也要安排自己的加班,做计划、安排实验、总结报告、各种会议。他说唯有这样,他带领的团队才会迅速成长,不断获得肯定,自己也会快速进步。
这种感觉还源自于去超市买菜,满眼的老头老太太在挑剔的掰着一颗颗白菜叶、翻来覆去挑着一颗又嫩又翠绿的芹菜,我更是快速拿好自己想要的水果和菜品排队打码,然后迅速付钱离开。偶尔碰到一位年轻女性,无论外貌长相,都会有一点点的欣慰,因为这个关键的上午,她和我一样是不工作的。
焦虑着、矛盾着。去他的家庭工作两不误。
头一次感觉不踏实,隐藏于抹布下的灰尘擦了还会再来一层,再擦,再来;厨房的煎、炸、烹、煮、洗、涮无一不等待着我这个主人的临幸。
那样的寡淡,不可一提,也不值一提。
真的有点烦了。
叁
来北京整整10年零两个月,记得刚来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亦庄,当每天不到6点起床、洗漱妥当、出门坐头班公交,通往公交站的路上路灯还没有亮起来,黑乎乎、冰凉凉的冬天,我总会把包抱得紧紧的,因为偶尔总会神经质的感觉有人在跟来。两趟几乎起点到终点的公交车坐完后,几乎跑完最后的1公里,尚未迟到的话可以幸福的吃上带来的面包、饼干充当早餐。
短短半年时间,在第二年四月份体检时,意外地医生告诉我胆囊结石,当时就懵了,带着体检报告回到家就感觉喘气困难,这种感觉持续了几个月。
那时候的通勤时间是每天5小时左右。
后来,很幸运的凭借自己的经验经过了国企的面试并顺利进入。最值得庆幸的是每天可以站一趟长途公交车后乘地铁到达公司,通勤时间缩短到了4小时左右。
这就很让人欣慰了。
然而好景不长,每年的九月份,瞬间可感觉到公交、地铁上人流的急剧增加,于是坐车是需要努力的,努力挤上去,到站再努力挤出来。体力上的消耗总是让人无奈的,这种消耗往往需要在打卡、放下包后做足够的恢复才可以投入到工作中。
那时候不敢加班、不敢参加聚会、也不敢娱乐。
就这样一挤就是10年,烦了、累了的时候常常抱怨,想要离开这座又爱又恨的城市。也会向老公抱怨,抱怨离家远的不公平。
后来买房子、买车、生孩子,连着就发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生孩子,离家远,便在牡丹园附近租住了一间卧室,租期半年,每天大着肚子上班、下班、做饭、买菜以及孕期检查,下班后还会在元大都遗址公园旁听着二胡、小提琴。然而随着肚子越来越大,加之一天的工作,感觉有些吃不消,晚餐就无法保证,于是小情绪加上抱怨。
一直工作到生。也抱怨到生。
那时候的日子是无奈的,以至于总结起北京的工作生活,记忆最为深刻的便是黑暗的清晨、上下班匆忙到跑的脚步、和夜晚加班后拼车的惶恐。
不愿回忆,也不想回忆。
肆
好在,在北京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窝,有了一个可以包容自己抱怨的老公和一个可爱的儿子。回首起来,好像从前也没有很糟,至少越来越好。
孩子总需要人抚养、家总需要付出、爱情也总需要经营。
抱怨有什么用,焦虑有什么用?
就像自己的经历,不用再挤公交、挤地铁、不用再加班、不用再应酬。
有的是家人和朋友,爱他们,无所谓公平不公平,更无所谓谁成就了谁。
彼此相爱是我们的义务,我们有着永不枯竭的爱,放点在每道菜里、每件衣服上、每次温暖的嘱托里。
以后的日子里,焦虑会有,抱怨会有,但要更多的接纳爱里的不公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