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生活不幸福,是因为加法太多。内容的加法,学制的加法,还有文凭的加法,让今天的学生不堪重负,严重内卷。——朱永新
“以减法思维践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荧光绿封皮上赫然印刷这样一行话语,扉页是朱永新教授的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读了将近百页,我恍然大悟,封皮其实暗含着“回归自然和田野”的寓意,难怪装帧的时候用绿色!
临近期末冲刺,最近我的教育生活被做试卷、总结考点、讲试卷所充盈,除了手头资料,我们找来各地市真题,试卷印刷机“哐咚哐咚”开足马力,铺天盖地的补充、扩展、延伸,我和学生俱累,这是不是在给教育做“加法”呢?
孩子3岁上幼儿园,7岁上小学,13岁上初中,顺顺利利的话,19岁能上个大学,若考个研,读个博,30岁,20多年的教育生活中,父母关注最多的,是成绩,而不是孩子的幸福。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常写作业到9点多,他举着大拇指磨出来的红茧,问我这是什么?我苦笑着举起同样的手指,“你看,妈妈的手指也有,这是你好好学习的见证。”
我的老茧,伴随我度过漫长的求学生涯,工作初手写教案时间长,它会善意提醒我该歇歇了,该出去转转给生活做减法,迈出校门,爬上小山丘,我在狂野间呼吸一丝自由的空气,山间的野风,头顶掠过的飞鸟,这大概就是自然带来的幸福吧!
孩子多忙啊!平时上课,周末赶培训班,全家累!渐渐地,我试着抽出一点时间陪他们逛逛公园,看看城市的景色,教会一点洗衣做饭技能,养猫养狗养仓鼠。老盯着成绩和升学,这不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体验,是生活,亦是幸福和完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