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老妈通力合作,解决孩子们挑食的问题,简直卓有成效。
平时两个小朋友都只吃桌上自己相对喜欢的菜,不喜欢或者一般喜欢的,都不会吃。所以,一般三四个菜里他们都只吃一两样,大部分菜不爱吃。每天我看见我妈炒的菜就很忧心,小朋友们没啥可吃的。
那天照例如此,但是我就突然开始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吃桌上的茄子,不然就不能吃别的。小侄女不干了,边哭边喊不要不要。我妈立马就发火了,附和我,不吃就出去。小侄女哭了半天,被我妈拎到门外。此时我安然的吃着饭,小侄子看见这种情况,不知道什么时候默默的把茄子吃了。就剩下大的还在门外大声的哭,搞的邻居大妈都过来问什么情况……
过了一会儿,我妈也是有点不忍心,让我出去看看,我打开门,她哭着说:“不要把我关在门外。”看着很可怜,我就把门打开,陪她一起蹲在门口,跟她聊天,说:“你把茄子吃了就可以继续吃饭,也不要求你吃很多就吃一块,行不行?”问了很多遍,这位同学真的是宁死不从啊,态度之坚决,我都快招架不住了。
继续讲道理:“不可能总是有你爱吃的菜,比如去别人家吃饭的话如果都是不爱吃的菜怎么办呢,总不能不吃吧。”这个时候她还是不答应,但是稍微缓和了一点,没有一直重复说不要不要。还偶尔能说点除了”不要不要“以外的话。比如“我就是不想吃,茄子太难吃了”……
我又说,“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两个不爱吃的食物,但是不能太多了,老师也教育你不能偏食,是不是?”她还是坚持除了茄子不吃其他食物都吃。还跟我保证,今天只要不吃茄子,其他菜都吃。我不相信,问她,“冬瓜你吃吗?黄瓜你吃吗,是不是还有很多其他食物不爱吃?不光是茄子吧?!”列举了这些以后她就开始有些动摇了,可能意识到自己确实不对,好多菜不爱吃,这饭真的没法吃。
继续说服她,“你奶奶每天做饭,家里这么多人,如果每个人都跟你一样那么多不爱吃的,那你奶奶怎么做饭?每个人可以有一两个食物不爱吃,但是不能太多不吃(这句话重复说了好几遍),我也不爱吃茄子,但是我也在吃,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接受那些不喜欢的食物,因为不可能全是我们喜欢的。”
以上这些对话,我都是反复说,不停的征求她的意见,让她自己来评判自己的行为。
最后她答应,吃完一块茄子,桌上的其他菜都吃。
然后就真的如她自己所说的去做了,而且后面也没有不高兴,反而吃的很开心。大概战胜了自己,小孩子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接下来几天,就已经很好了,偶尔有开始挑食的苗头出现,我就开始重复她自己说过的话。现在每顿饭都能正常的像大人一样吃了。
其实小朋友们其实可塑性很强,他们属于空杯状态,容易接受外界的思想,只要能获得他们的认同,他们接受起来比大人更容易。打和骂不行,还是应该以交流为主。交流的过程中,做到多重复,取得她的信任,让她自己参与进来,不要一味的大人讲道理给她听,要平等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