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作者: 雪小凝 | 来源:发表于2018-04-04 09:54 被阅读33次

    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一片振奋人心的讲话,众多金句迭出,令人心潮澎湃。讲话的最大亮点,也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对“人民”二字的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总书记的这次重要讲话里,深厚的人民情怀一以贯之。不到5000字的讲话,80多次提及“人民”。这是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热情礼赞,也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人民”一词的词义经历了从古义到今义的流变。“人民”的古义为“人类、百姓”或“糊涂无知的人”,19世纪末至20世纪,经过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人的阐释,“人民”一词的词义有了新的拓展,它包含了“权利、参政、当家作主”等新内容,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纵观我国思想史,无论积极入世的儒家,还是崇尚无为的道家,尽管其思想核心各有侧重,但在政治主张方面,有一点达成了共识:以民心向背为本。孔子提出了“仁政”“爱人”等颇具人道主义关怀的口号,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说,荀子则以“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来比喻人民对国对君的重要性。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推崇拥有至高境界的“圣人”,而“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也高度重视人的主体地位,高扬人的创造性和本质力量。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讴歌我们伟大的人民、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传递着人民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光荣属于人民、感情系于人民、力量源于人民、奋斗归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尊崇和热爱,宣示的是人民政党根本的政治立场,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最大的政治优势,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高原则。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国体和政体的根本上回答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这是我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的力量之源;“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这是从行动上明确“人民为中心”的具体措施和最终目标,也是对每一位党员的具体要求。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这是铿锵的宣示,更是坚定的行动。今年全国两会上,修改宪法,目的是使我国宪法更好体现党和人民意志;机构改革,目的是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成立监察委,目的是确保权力真正为人民谋利益。这些重大政治议题、顶层制度设计,无不把人民利益作为最终价值指向。由此回溯党的十八大以来,普通人与日俱增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新时代写下温暖注脚,更兑现了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承诺。

    中华民族是饱经忧患的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多少朝代更迭,政权兴衰,野心家们争夺他们眼中的江山,而其中不为人知的是众多百姓的苦难,人民的冷暖。自战国时代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深沉哀思,到唐代诗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旷古诘问;从元代诗人张养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悠长叹息,到清代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人间疾苦声”的忧民心声,再到近代诗人艾青饱含深情的倾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些作品深刻反映出人民心声,那就是渴望安定和平的生活,免受颠沛流离之苦。平凡百姓最大的愿望也不过是平平安安过日子,而纵观古今,许多政权甚至连这最基础的愿望都无法保证,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封建王朝始终逃不过兴衰轮回的原因。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建立之初就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革命征程栉风沐雨,无数先辈前仆后继,不变的是那颗为人民服务的闪闪红心。有这样为人民着想,始终记挂人民冷暖的政党,是百姓的心声,是百姓的福气,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福气。在这样的政党带领下,我们一定可以披荆斩棘,无往而不利,在新的时代书写新的传奇。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从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到承载着13亿多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轮,我们鲜红的党旗上始终铭刻着“人民”二字。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在这样饱含人民情怀与人民心连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国人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书写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篇章。

相关文章

  • 每日一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典出:于谦《咏煤炭》 原典: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

  •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一片振奋人...

  • 薛老师语文问题诊断第七【庚午】天

    【学生原文】 这样做值得 博才学校 初一 李爽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为什么不辞辛苦?是因为他觉...

  •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咏煤炭 明代: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

  • 《敬民_2》2018-09-12

    个人备考学习积累 选自《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出版社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含义:...

  • 诗词大会第三季

    更吹落,星如雨。 (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

  • 剑神 袁克三世家

    郑重承诺,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袁克三,末法时代成道,堪称张三丰以后第一人...

  • 积累不在突发,在平时

    敬民篇 3/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否。 5/ 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7/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

  • 但愿苍生皆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但愿苍生皆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一直以来,著名食用菌专家、劳动模范丁伦保教授心系贫困群众,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工作...

  • 风寒路上调研人

    同志们: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是武屯街道刘副主任终生奋斗目标。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oh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