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能有今天的如此地位,可以说多亏了郭德纲多年如一日的执着与付出。现在无论是电视选秀节目、亦或是短视频APP上都有德云社的才子们的身影,相声的发展可谓如日中天。
背靠着郭德纲这颗大树,德云社弟子们的名气也是与日俱增。但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成功后的辉煌,很难想象以前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德云社经历了从最初大家长制度的原始传统相声向公司制的发展转型后,曹云金的例子让郭德纲不得不重新思考现有的发展模式。
德云社台柱子:郭德纲与于谦郭德纲是如何成名的?
郭德纲,1995年就成为了北漂。早些年也就是在现在北京大兴租住在农家院里的,在剧组当路人甲,用郭德纲的话说,那你几年尽找饭折了。最穷的时候,把自己的BB机也当了。
后来郭德纲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张文顺老先生,成立北京相声大会,组织业内好友一起在茶馆、小剧场里演出。也就开始有了德云社的雏形。
说实话,德云社在开始的时候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没有名气,也就很难拉来观众,甚至不得不跑到街上去唱快板吸引人流。跑堂端茶送水也没个彼此,也算给相声在民间开拓一席之地了。
郭德纲的人生转折就从这开始了。小有名气后,社会上主流相声演员都说郭德纲太俗了,这也就是为何后来郭德纲有个节目叫做“反三俗”的原因。郭德纲当然也知道俗,但观众喜欢呀。“俗”对于市场来说很有效,但是仅仅是“俗”,又是不耐看的。新鲜感过后,很容易就被市场抛弃。郭德纲的敏锐也就在于此地。郭德纲在同行的谩骂中,开始整理挖掘那些濒于失传的传统经典,充分吸取他们的精华。这就是郭德纲从民间走向庙堂的根本所在。
名气有了,段子也有了,但是师出无名,而相声就是一门传统艺术,其中的辈分尤为重要。意识到危机潜伏的郭德纲,及时的拜了码头,入了侯耀文的铁路文工团,此后就再没人敢给他穿小鞋了,郭德纲自此也算是成名门正派了!
郭德纲中国第一网红相声搭上互联网列车
中国第一个网红,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谁,但是郭德纲可以算是其中之一了。2005年春天,中国第一家在线视频网站土豆网出现了,钢丝们将郭德纲的相声视频放到网上,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如野火一样蔓延开来,由此,郭德纲火了!
郭德纲雅俗共赏的作品风格,俘获了全国的相声迷们。所以说,一个人的命运,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德云社从此也进入了正轨,郭德纲顺其自然的成为了德云社的班主。
德云社至此,在北京就有德云书馆、天桥茶馆、三里屯剧场、广德楼戏园、湖广会馆五个场地,另外在南京、西安、黑龙江、墨尔本都有分舵,可谓枝繁叶茂,但仍旧是独木难成林。
何云伟、李菁、曹云金先后离开德云社郭德纲众叛亲离
事事不可一帆风顺,有点坎坷也未必事件坏事。从商业的角度来说,郭德纲就是一个“IP”,他的成名在相声,根也在相声。但说白了,德云社火,火在郭德纲。没有郭德纲怎么办?观众讲究的也是个新鲜感,过去怎么办?昙花一现,还是百年基业,至此,德云社就要面临向公司制转型的问题。
要进步就得求革新,有变革就会有阻力。 继徐德亮、王文林退出德云社后,郭德纲爱徒和师弟何云伟、李菁搭档也发表声明退出德云社。德云社面临的不再是个人利益问题,而是利益再分配的问题。
紧随其后,郭德纲的大徒弟曹云金和郭德纲公开对撕,可见德云社向公司化转型后的利益分配问题非常严重。
为了成本就放弃已经走红的老人,用廉价的新人代替,像韩国的偶像剧,每年的主角小鲜肉都是新面孔,就是因为新面孔便宜。曹云金和德云社之间的问题,其实也是同样道理,毕竟连续登上春晚的曹云金已然身价倍增。
德云社的四大流量IP打造众多IP,让其互相制衡
IP经济也称粉丝经济,其核心是通过粉丝来进行商业变现。看如今德云社成员的走红速度,跟赵本山的赵家班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岳云鹏和孙悦、烧饼和曹鹤阳、郭麒麟和闫鹤翔、现在的张云雷和杨九郎等等,对于郭德纲来说,就是为了避免发生原来的事件,捧红一个离开一个,打造众多围绕在郭德纲这个大IP下的众多小IP,有个对比也就有了制衡。
郭德纲就像是产品经理一样,每一个产品的诞生都无处不体现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德云社,是典型的“郭德纲式”产品:专注于相声技艺的传承,希望自己的徒弟能够把德云社接手并发扬光大,尽量避免优秀徒弟去自立门户的情况发生。
最后,期望德云社未来能够蓬勃发展,有一番新作为,同时给相声界带来新时代的新气象!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更多创业相关问题欢迎添加微信:shiehxxd咨询!
道人,【鸿蒙创业圈】创始人,【鸿蒙创业圈】社群,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社群,依托于知识星球建立,分享领导力、团队管理、网络营销、互联网创业等干货内容,社群成员可以自由联接,一起联系友情、拓展资源、发展事业,致力于打造一个学习、交流、合作平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