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I:
使用ABCDE方法来改变消极想法
1、记录事件A
2、记录信念B
3、记录结果C
4、对不当之处进行驳斥D
5、完成最终转换E
这样做的好处:消除不快乐、使得更健康、积极、理性。
不这样做的坏处:容易丧失理性、容易陷入消极情绪、容易意识不到自己思维中的盲点。
适用边界:适合已经发生的事件,在不当的消极情绪方面转换的时候使用,对于有益的消极情绪则不适用。不适合于陌生人。
A1:
去年的时候,跟母亲关系很好的叔叔去世了,这使得我很想回到母亲身边。有时候在梦里面也能感觉到她的孤独和伤心,结果我变得很消极,不再相信朋友和同事,突然感觉只有亲情值得相信。其实,我过于绝望了,毕竟没有朋友陪伴和帮助的路实在太痛苦了,叔叔的死其实恰恰告诉了我得更认真的面对人生,今后我也会死、父母依然、亲朋好友依然。我应当更加珍惜每一天,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一个真正有爱的人不应当是那么偏激的,关心和爱周边的人,这样的人生才是积极的适合我的,相反活在生命的倒数、无力感中对我是不好的,我应当从错误和消极的人生中出来。
在这里面运用ABCDE方法对整个过程进行整理:
A事件:叔叔去世
B看法:母亲一定不好过,我应当在这个时候陪伴在母亲身边;同事朋友不如亲人重要,应当减少甚至不与朋友来往
C结果:消极、伤感
D驳斥:叔叔去世后母亲不一定会一直陷在悲伤之中;每个人都有他的特定问题,我将父母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是不可行的
E转变:决定去做一个更加珍惜每一天,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关心和爱周边的人,积极的生活。
A2:
最近在工作中的内容学习我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我准备用ABCDE方法来进行分析。计划在今天补充上D和E,实现转换。
A事件:工作学习中发现有些知识点不具有,考试考的不好。
B看法:我不能允许自己任何一次考试不好,这次考不好下次也会不好的。
C结果:失望、焦虑,讨厌考试。
A4
what:
我们其实对自己的许多信念、看法都不清晰,除了新的方法可以了解自己的信念、看法是什么,通过事件和结果找到自己表现出来的看法、信念则更为关键。
使用ABCDE方法来改变消极想法
vs
通过攻击信念三步法尽快获取新生
how:
1、找到信念。通过事实与结果的关系找到中间潜藏信念
2、反驳信念。不断反驳自己的信念,攻击自己的信念。
3、获取新生。既然导致错误结果的信念已经被纠正回来了,那么可以关注于新的想要的结果了,这里没有提行动是因为,行动很多时候与结果是一体的,行动长久改变,而结果只要一直期待和规划着就终会发生。专注于最薄弱的信念,只要信念对了,行动自然会不断产生。就像一个人真的想减肥之后,减肥是会发生的。所以信念之后应当关注的是生命的不同。
A5
这个方法有趣的地方是他发现了人是不理性的,只要专注在修正错误的信念上,结果就会有所不同,同样的人之所以犯错,或许也与错误或不牢固的信念有直接关系。
从poa的角度要有更多人参加才是,去了解他们的信念,尤其成功、幸福、自己渴望成为的人他们的信念。
目标还是得聚焦才行。足够小的一个目标足够成功。
从需求工具的角度。相比于关注需求从自己是错出发更为有效。毕竟,即使知道了需求也还得规划新的行动,这个方法更快一些。他不是从种子开始生长,反而是从杀害虫开始。不好的地方是容易错过其他需求,容易忽视真正的需求。但是这个方法的好处是执行力高,改变速度快。就像现实工作中我们很难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对于怎样做是错的却很容易了解到,就像试错一样,知道正确很难,知道什么是错的却比较容易也更容易执行。
从时间管理角度,我们应当把自己错误的信念写下来,而且这也是当务之急。就像战场上,我们得先保证自己的生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