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WHAT】这个片段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改变自己消极想法的方法,叫做ABCDE法则。
A是activating event的首字母,代表的是激发性事件,也就是引发大家有情绪的那些事件。比如考试不及格,从睡眠中被吵醒,或者工作出现差错等。
B是belief的首字母,代表的是非理性的信念。
C是consequence的首字母,代表的是消极行为结果。这个结果是由自己非理性信念所导致的。例如,我必须要今日事今日毕,结果凌晨2点才睡觉,导致自己第二天精神很差劲。这里的“今日事今日毕”就是一种非理性信念,“凌晨两点才睡,第二天精神差”就是消极行为结果。
D是dispute的首字母,代表的是挑战我们所持有的非理性信念。比如对于“今日事今日毕”的信念进行挑战,修改为“如果时间充裕,可以今日事今日毕。但是现在已经12点了,还是先睡觉,明天早起再来做吧!”
E是exchange的首字母,代表的是积极的新行为结果。比如早点睡觉后,第二天早点起床,完成头天没有做完的计划,同时精神也挺好的。
以上的ABCDE法则是用来改变我们消极想法的一种心理疗法。消极想法就是B,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将B改变为D。可以从我们的消极行为结果出发,去察觉这些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消极行为。
【HOW】所以这个片段的方法可以梳理如下:
1.察觉自己的消极行为结果。
2.回溯结果背后的激发性事件。
3.确定导致消极行为的非理性信念。
4.转化非理性信念为理性信念。
5.检查是否能够得出积极行为结果。
【WHY】如果没有得出积极性行为结果,可能是因为第四步没有做好或者做的还不够,继续实践第四步和第五步,直到有一个积极行为结果出现,则成功。
【适用边界】这个片段适合我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进行反思,确认更加理性的信念。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以反思日志的形式来做自己的消极想法转化吧。
A1
类似的情景我想了想好像真没有诶(丧),突然想起自己去年刚刚进入演讲培训行业时遇到的问题。
一直以来觉得自己的个性是比较内收的,而这样的的性格与演讲要求的张扬直接相冲突,故而骨子里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样一个行业。怀着这样的心态,结果在后来的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对课件吹毛求疵,在整个华南区教学会会议上公然吐槽教材的合理性,当然结果自然就很惨。
培训完成回到校区,第一期课第一次课学员就表示体验感非常好,再第二期第三期基本上学员反馈也不错。但是总是感觉领导不买账,在教研会议上说需要找到自己的教学风格。
以至于在将近三个月的教学过程中,课上很嗨,课下很丧的状态。
A2
检视自己的限制性信念,不执著于外界的评判,尝试建立独立的自我评价体系。
以ABCDE为例。
D:
1、演讲风格有不同,演讲老师的风格自然也有差异,从来就没有人说演讲的老师必须是外张的。很多老师,在台上和台下是两个模样,但是并不影响学员喜欢。
2、外界或者说领导的评价是基于他自己的认识,但是并不一定正确,评判自己的能力,应该更综合的看待。
E:
1、如果不囿于自己的性格,对课程内容抱持一种先吸纳接收,有辨别的整合的态度,相信会赢得更多老师的支持与帮助。
2、对学员的好的评价和领导的不好的评价,兼而听之,相信会更显客观中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