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昨天带着俩宝去老家镇上买东西,在一家文具摊位前萱宝买了喜欢的文具盒和铅笔,看到摊位上摆了一摞书,我就问老板“有没有绘本?”
“有啊,绘画本嘛,给,这么多,随便挑”说着递给我一摞,我一看果然是绘画本,可是并不是我想要的绘本。
“是绘本,不是绘画本”我急忙解释。
“嗯,还有这些,娃子们都可喜欢这”说着,老板又递给我一摞。
“奥,我是说故事书” 我咋才想起来说人话,什么绘本不绘本的,故事书,小人书,人家那么可爱的小名,你非整的那么“洋气”。
“那没有”。
好,一句话结束博弈,这多干脆利索。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不是拽着说你略微读书识字,就高人一等,要跩专业,秀见识,而是说话行为要合适宜,眼中有他人,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在生活经验方面,人家比我们能玩转生活。在我们不知道的领域里,我们也是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贰
我们以为我们知道的别人也知道,哪怕不知道,我们表达的很清晰很准确,对方应该听的清楚明白。
就像我们带着耳机听着歌曲,在不发出声音的情况下打着节拍让对面的人猜歌名,我们以为我们演绎的“精彩绝伦””显而易见”,而事实上对面的他“莫名其妙”“毫无头绪”,内心知乎你表演的是“毛线”。
事实上,我们被我们已有的知识(信息,经验,专业技能)诅咒了。
知识的诅咒,就是人一旦掌握了某种知识和经验,就很难体会到没有它的感觉了。
就像刚刚带着耳机听着旋律得你,在你已经听到节奏得同时,你想象不到没有拥有同样资源的只靠看的人的感觉了。
所以,对于别人的难过,伤心,愤怒,我们很难做到感同身受,因为我们对同一件事情得认知本就来自于我们本身已经拥有的不同的经验和判断,我们看到的理解的仅仅是我们以为的。
叁
一节数学课,不是分为学生能听懂的和听不懂的。而是老师愿意让学生听懂的和不想让学生听懂的。
这样的观点似不似很震撼,很新颖。
当然不是我原创的,我是被原创惊艳的。
当学生在钉钉里问问题时我内心的声音是,切,这都讲过很多遍了,这么浅显易懂,为什么还要问,还一个接一个,还有宏志班得娃?
在一遍遍重复解答完之后除了质疑自己的教学效果,徒增焦虑外,别无他法,直到遇到知识的诅咒这个概念。
修炼到现在对常规知识框架和高频题型的掌握的熟练程度,我花了九年时间,我曾经付出的努力都化成了我现在觉得“一目了然”的背景,以目前我的经验认知去衡量学生新接受知识的理解的能力有失公允,本就站在信息不对等得状态。
我们常常忘记我们也曾“无知过”。在讲课的过程中要以“新老师”得姿态出现,因为那时的我是差不多和学生一个“层次”,更低得姿态才能看到更多的真相,才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提供可理解操作实施的方案,才能达到到让受众接受的结果,这也是我本来想要得结果。
肆
之前读过很多的育儿书籍,都说要无条件的爱,还要常常表达爱,和孩子做爱的链接。
我深表同意,也赞同好的亲子关系是有效教育得前提。
但今天竟然也可以用知识的诅咒也解释一番其中的原由。
当家长常说“你怎么不像人家隔壁谁谁谁听话”“就你考这成绩还想要着要那?!”“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等等诸如此类。
是因为这也是有一个我们知道但孩子不知道的认知前提,就是不管孩子是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事情,我们都会爱她超过爱别人家得孩子,都不会抛弃他,放弃他。
但是我们的孩子没有这样的前提,他接收的可能就是他听到的,“我不如谁谁谁”“我妈妈更喜欢考好成绩的我”“只有我乖巧听话我爸妈才会爱我”“我再犯错就会被扫地出门”。。。。
所以我们大人的脱口而出得威胁恐吓打骂是可以做到“有底气”的,那底气就是我深爱我的孩子。而孩子在不确定被爱的时候接收这些,无疑会出现各种“问题”。
最后,似乎对自己有了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不再质问自己为什么别人可以和其他人相处的如鱼得水而自己却战战兢兢?
对,对自己就很难,是,因为你还没有别人的经验认知和脑回路。
也对别人有了更多的宽容和接纳,不管他人做出怎样的行为,都是因为他有和我们不一样的经历和不一样的认知。
愿我们心中有大爱,眼中有他人,脑中有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