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岁月再沧桑,养育之恩必报;无论生活再艰难,明天一样有太阳
一个靠乞讨维生的人将自己破碗里的饭到给你一半与一个家财万贯的人请你去酒店饕鬄大餐,孰轻孰重?

铜生觉得自己由里而外透心凉,身体几乎僵硬得失去知觉。
这种感觉消失了好多年。自从走出学校大门自己开始谋生,这种感觉就深埋在梦里。有衣穿有饭吃晚上有被盖,铜生一直温暖着。
当然,给予自己温暖的人首先是自己,然后是妻子、儿女,后来,铜生知道还有父母,还有另外几位兄弟姊妹:大哥金生、二姐银生、四弟铁生、幺妹锡生。
不过,今晚突然而至的寒冷也是自己的兄弟姊妹带来的。
父亲按照“金银铜铁锡”给自己兄妹取名,不知是父亲读过书还是想在子女中培养有用人才,排行老三的铜生就不得而知。
铜生兄妹之中大哥金生和四弟铁生都做了医生,二姐银生和幺妹锡生都嫁了当官的,唯有自己在农村挖泥巴,后来进城搬砖块。论说家财地位,做医院院长的大哥和医院主任的四弟,以及官太太的二姐、幺妹,不是他们要比自己强多少倍,而是自己和他们相比,几乎就是靠乞讨维生的乞丐和家财万贯的富翁的模式。
也许大家都顺应父亲当年取名字的意图,按照金属的特性各自生长,坚强而独立,成家立业之后更加顽固地各做各事,各行各路。
虽然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钱当然也是各挣各的,但赡养父母的钱却是每个人都必须一样。
大哥金生是医院院长,在外是领导,在家也是领导,大哥的话在外是指示,在家就是圣旨,从来说一不二。嫁出去的二姐幺妹,包括她们的老公,虽然官位比大哥高得多,但都是大哥的妹夫,大哥的话也不得违背。五个兄弟姊妹每季度必须按时给父母赡养费3000元,只能多不能少。逢年过节包括父母生日,在此基础上要另外表示。当然,“表示的心意”就没有规定,而是“随自己心意”。不过,原则上是兄弟姊妹间不能差距太大,这个要靠自己自觉。
今年的中秋快来了,除了应该给父母的基本赡养费3000块外,按照往年的惯例,还要另外给父母再加过节费,并且和父母吃一顿饭。
吃饭的事不用铜生考虑,数十年来都是金生招呼大家,铁生出钱。以前大哥要挨着打电话确定时间,现在只需在微信群吼一声,大家就乖乖按时去。
但自从大哥会使用微信之后,铜生的尴尬就开始了。
所有兄弟姊妹给父母的赡养费包括逢年过节包括父母生日给父母表示的“心意”,以前都是散居在各个城市的兄弟姊妹通过汇款或者回家探望父母的时候给现金的方式给父母,先在大哥以父母年龄渐大不方便去银行存取款为由,让大家都微信转账给他,再由他给父母或存或现金。
父母就在大哥当院长的城市生活,如此这般这倒让大家放心。但铜生除了赡养费之外,要给父母“表示的心意”就让自己感觉到很为难。
铜生在城市里打临时工,用几十年辛苦积蓄终于在城里买了房,孩子也结婚成家,自己收入却实在不高,虽然没有外债,但生活实在不宽裕。在外打工的很多时候,为了吃一碗面多一块钱还是少一块钱,铜生会选择走到一二里之外的偏街小巷;坐公交车用一元纸币包住三两个一角的硬币“蒙混过关”被司机识破当面斥责的事几乎是出门就要发生。
但铜生还是要坚持。毕竟在城里站稳脚跟不容易,要再想回老家 去挖泥巴种庄稼似乎更不容易,毕竟父母都走出农村在城市里生活了十多年,老家唯一要算是牵挂的,只是埋在地下自己都没有见过面的祖宗。
还有,大哥金生“耳提面命”常常对大家说的话有三句,第一句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敬父母要趁早;第二句是“父母生养了我们很辛苦”,孝敬父母人人有责;第三句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让你不出赡养父母的钱你就不知道去努力挣钱。铜生心里一直认为大哥这三句话是专门给自己听的,因为其余的兄弟姊妹给父母“表示的心意”都比自己多。
每逢节日包括父母生日前夕,铜生就开始忐忑。
这种忐忑已经在最近一两年变成一种焦虑。以前或迟或早或多或少,都还被一张汇款单隔着,兄弟姊妹们面子上都还过得去。
已经是中秋前的倒数第五日,铜生今年中秋给父母“表示心意”的钱还没有着落。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铜生几乎有一半日子没有班上,缴纳社保和给付物业费用的钱都是老婆在出,给父母的赡养费也是老婆在出。大哥已经在“金银铜铁锡”兄弟姊妹群公布了今年大家给父母“表示心意”的金额:银生锡生每人5000,铁生6000,金生7000,。按照排行,银生和铁生之间空了一行,虽然没有写字,但铜生知道那里是自己的名字和等着填上的数字。
又有大半个月没有班上,老婆的工资除了帮自己缴纳社保和应付家里的开支,结余的钱已经给了父母赡养费。家里除了水卡电卡煤气卡上有一长串数字,银行卡几年都没有再用过。微信支付宝上的余额,也只有三位数。看兄弟姊妹群里一直没有信息更新,铜生像看见四双八只眼睛一直盯着自己。幸好当初拉群的时候没有让女婿媳妇加入,要不然铜生真要马上去实施卖血的计划。
知道大哥是坚持原则而不是故意让自己难堪,并且大哥说的第二句话“父母生养了我们很辛苦”,本意其实就是“父母又不是只生养了我”,那么下面“孝敬父母人人有责”就顺理成章:每个人都必须给付赡养费。所以,大哥对这句话有更充足的理论支撑“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大哥不是在逼迫打大家给父母拿钱,而是在鼓励鞭策大家要努力挣钱。
给父母打了电话问候中秋节快乐,铜生又絮絮叨叨说了今年的工作不好找、孩子们都在加紧上班,还特别说了一句父亲以前说给孩子们的“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的话,意思是强调大家经济情况不好,但实在没有勇气向父亲请求今年过中秋自己“表示心意”的钱是不是减少甚至“减免”。
父亲一句“现在是科技时代我都搞不懂,你自己多动动脑筋”,让铜生终于偃旗息鼓。读书时自己就没有老大老四聪明,长大成人自己也不可能像老二老五那样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能改变自己的,只有比其他人多吃苦多拼命,甚至,多流泪。但如今自己已经年过半百,哪能再流泪?虽然力气没有从前,本就不聪明的脑袋更没有年轻时灵光,但中年人的生活只有落伍没有落魄。因为再艰难的日子都要继续。明天无论风雨烈日,总要迈出双脚抬头才有希望看见天空和太阳。
躺倒在床上辗转反侧,铜生裹在身上的棉被像是浸透了冰水,沉重而寒冷。
掀开被子,窗外的秋风灌进来,铜生浑身一阵哆嗦,像在寒冷的冬天失足落进了冰河,心都凉透了。
中年的铜生不可能再像年轻时那样意气风发,更没有功成名就的趾高气扬,只知道时光流逝、父母老去、自己衰老是自然规律,穷不光荣,但穷也不是耻辱,因为仅凭财富不能评判一个人是否伟大。
人的才能有大有小,但做人的格局不能太小。
“办法总是会有的,再艰难的日子也会过去!”铜生站起身走出门去,天上那个太阳一直照着大地。
网友评论